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時代環(huán)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論文

作者:李紅欽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6-09人氣:939
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利益和個人的獨立自主的新特點,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大挑戰(zhàn)。第一,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作用受到沖擊。經濟上的獨立和自主,使人發(fā)展個性、追求個人利益的愿望日益強烈,如果對此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調節(jié),就可能導致整體和全局觀念淡化,甚至導致極端個人主義、個人利益至上,沖擊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不利于正確處理唇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第二,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受到沖擊。在多樣化社會,個體選擇性的增強與市場經濟的唯利性相結合,容易導致在利益選擇上偏重物質利益而忽視政治、道德利益,在思想道德目標和內容選擇上注重個體目標而忽視社會目標。這勢必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內容帶來沖擊。有挑戰(zhàn)就有機遇,迎接挑戰(zhàn),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機遇。第一,社會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必須具有層次性。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片面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高、大、全,隨著市場經濟和社會多樣化的發(fā)展,這樣的目標已不適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隨著利益主體的分化和人的思想道德的多樣化,產生了先進思想、滯后思想和中間思想的層次差異。大學生也是如此,生長在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也是多元化的。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在先進的大學生中培養(yǎng)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把一般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愛國、能夠認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良好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的好青年。第二,社會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必須堅持主導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指導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否則。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就會發(fā)生改變,并進而危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另一方面,在多樣化社會,人們選擇的領域越來越廣,必然帶來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多元化。我們要研究吸收和借鑒其它意識形態(tài)中積極的、普適性的思想文化成果,鼓勵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抑制假惡丑、弘揚正氣的思想道德。
二、經濟及社會和文化全球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和機遇。
經濟及社會和文化全球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第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冷戰(zhàn)結束后,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韻矛盾和沖突相對緩和,進入了一個以經濟、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全面競爭的時期。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的“西化”、“分化”國謀一刻也未停止。這既使我國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面臨著強大的國際干擾.又彰顯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主導地位的空前重要性。第二,經濟利益強化對思想政治的沖擊。經濟全球化必然使經濟利益和經濟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突顯出來。這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就表現為人們對思想道德的作用越來越輕視。但這并不是說經濟因素重要,思想政治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政治文化作為國家的軟實力,越來越彰顯它的重要性。意識形態(tài)的特點是你不占領它,就有別人來占領它。因此,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經濟的要求,提升和發(fā)展政治的內容和方式。當前,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利用經濟全球化的借口和途徑,加緊對我進行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滲透和實施“西化”、“分化”戰(zhàn)略,對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堅持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全球化具有“雙刃性”,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沖擊,也具有推動作用。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要求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和有效性之所在,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良好機遇。這集中表現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幾種思想道德觀念:一是開放觀念。人們的開放觀念是參加經濟全球化的思想基礎。二是全球觀念。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對公民進行全球意識和全球倫理的教育,使人們學會從全球利益角度去考慮問題。三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總處于中心地位,我們要避免成為邊緣性國家,就不能僅僅強調與世界“接軌”,而要積極參與制訂經濟全球化運行的規(guī)則,盡力維護本國的利益。所以,必須強化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另外,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學習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經驗。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思想道德和文化遺產內容以及成功的經驗和有效方法。比如,美國的政治社會化、日本的民族精神教育、新加坡的“國家意識”教育等經驗以及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注重隱性、滲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等。
三、時代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
網絡和信息化時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一是網絡的開放性嚴重沖擊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二是網絡運行的方便快捷、多向平等交流方式嚴峻挑戰(zhàn)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學生學習接受中的權威地位;三是網絡信息的多元性與不確定性導致部分大學生在行為選擇上無所適從,大學生自主判斷與選擇的難度增加;四是網絡的虛擬性弱化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另外。大學生對網絡的極度迷戀,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有的大學生因過分投入而染上“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有挑戰(zhàn)就有機遇,網絡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第一,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新內容。網絡教育信息量大、信息資源共享,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料。第二,網絡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界限。網絡的開放性和綜合性使學生可以在網上自由地和老師探討問題,與同學和他人進行交流,拓展了獲取信息和與外部世界聯系的手段,為思想政治工作廣泛深入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有利條件。第三,網絡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由于網絡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影響力大大超過了其他傳播手段。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意味著其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更加普及。
四、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上大學收費和就業(yè)制度的改革,使得大學生經濟壓力和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導致心態(tài)變化,即學習的功利性增強,忽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也輕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同時,收費制度的改革還帶來了一個新問題:貧困大學生問題,貧困大學生在生活中的窘迫常常導致他們心理的巨大壓力甚至心理疾病。二是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實施,使高校學生住宿管理、后勤服務走向產業(yè)化、社會化,大學生有了更多的生活自主權,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隨著弱化。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高等教育從原來的精英教育發(fā)展到了今天的大眾教育新階段。這一新階段最重要的變化是大學生的數量很大,思想的多樣性和層次性非常明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徹底改變過去教育目標單一、要求過高的不切實際的做法,實現教育要求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這一新階段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跟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面貌更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青年人普遍感到這個世界非常的偉大,中華民族正在和平崛起,他們自己有難得的人生機遇,渴望成才.報效國家。精英教育發(fā)展到今天的大眾教育階段后,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思想政治教育顯得更為重要。
從國家的決策和領導層到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通工作者,大家都認識到了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改革與實踐創(chuàng)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解決問題,以適應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成長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