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淺論早期易安詞中梅意象的悲傷情懷

作者:呂睿來源:《文學(xué)教育》日期:2017-02-07人氣:1721

在作者如林,名家輩出的我國古代文壇上,李清照是一位才華出眾成就卓越罕見的女作家。她以詞聞名,但也工詩、善文,并有詞論著作,在文學(xué)史上歷來享有崇高的聲譽。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原籍山東濟南。生于公元一零八四年(宋神宗元豐七年),卒年不詳。父親李格非,是著名的《洛陽名園記》的作者,曾以文章受知于蘇軾,是當(dāng)時著名的學(xué)者兼散文家。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詩名“易安居士,東京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才力華瞻,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夫人,當(dāng)推文采第一。(王灼《碧雞漫志》卷三)”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她論詞,敢于譏彈名家,不稍假借;她論政,主張抗戰(zhàn),反對投降;她填詞,肆意落筆,無所顧忌。這樣一個有才學(xué)、有膽識、有個性、驕傲而美麗的女子,她走過的卻是感傷愁悶的一生。國破、家亡、被誣等等,這些人生航程中的暗礁、險灘,李清照都沒有幸免。時代的悲劇、家庭的不幸、性別的歧視,使李清照的詞浸透了濃厚的悲傷情懷,而她的詠梅詞尤其如此。

     詞是表現(xiàn)詞人情感的一種文學(xué)樣式,但感情并不是詞,從感情過渡到詞,這中間有一個具體的外化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意象的營造過程。唐代詩評家司空圖說:“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焙鷳?yīng)麟也說:“古詩之妙,專求意象?!笨梢娨庀笏囆g(shù)是中國詩歌的傳統(tǒng)與基礎(chǔ)。

     李清照詞中對于梅意象的營造,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而且更多的是賦予梅意象一種新的審美內(nèi)蘊——悲傷情懷。她所營造的梅意象中貫注著一條深切濃厚的感情洪流——悲愁傷感。

早期的詠梅作品抒寫的是作者人生早期的感情生活,在梅花的意象中蘊含著作者對自己美好青春的自豪、自信的陶醉和淡淡的惜花傷春的情懷。

                       漁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dāng)庭際,玉人浴出新狀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此花不與群花比。

梅與霜雪相伴,與苦寒為友,因其不畏嚴(yán)寒、堅貞不屈的品性而贏得了“歲寒三友”、“花中君子”的美譽。因此,梅意象在名族文化心理中便形成了固定的審美意象——報春的使者和貞潔的君子。

這首詞作者一開筆就著眼于梅花的“此花不與群花”的獨特之處:雪里送音信。冰封大地,萬物蕭索,百花沉睡的時候,惟有梅花舞風(fēng)弄雪含香吐蕊。你看他,裊娜乍開,含羞打朵,星星點點地依偎著玉潔冰清的枝干,那含苞半開的香臉,似情竇初開的少女,嬌羞純真的芳臉泛著情韻的光彩和幸福,像剛浴出的清新的美人,亭亭玉立,披著月的清輝柔紗......這位寒潔素顏、真純自然、清麗嬌美的花中仙子,不就是才華橫溢的大家閨秀、豆蔻年華的李清照嗎?作者在此塑造的梅花不事鉛華的自然之態(tài),超塵脫俗的潔美素質(zhì)和不畏霜雪秀拔挺立、獨特堅強的個性,正是她自我形象的寫照。詞的結(jié)尾作者深深地陶醉在梅花的幽香與美酒的醉香里,也陶醉在在自己嬌美的青春里。在對梅花的欣賞和醉人的青春的贊美中,再現(xiàn)了作者擁有青春的自信、滿足的情懷以及對超越群花的美的人格理想的更高層次的追求與期待。這是李清照少女時代生活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她早期的一些作品則表現(xiàn)了她少女時期淡淡的傷春情懷。如: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棉。黃昏疏雨濕秋千。

在這首詞中,作者掙脫了傳統(tǒng)的梅意象所蘊含的審美內(nèi)蘊對自己感情的束縛,讓梅花這一物象寓意了自己特有的情感——傷春之情。梅花這一物象沒變,而它所寓意的情感卻開始發(fā)生變化了。從清晨玉爐沉香的裊裊殘煙里,從依戀“山枕”而久久回味的昨夜夢境中,少女淡淡的憂思隱約可見。春日里,有什么事能令性情活潑歡快、生活自由自在的李清照發(fā)出這種憂傷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待字閨中、到了嫁娶年齡的李清照,由于一份少女思春的情懷,少了一些早年的雀躍,而顯得嫻靜成熟。“在父母的溫馨呵護下,在有著濃郁文化氣息的家庭環(huán)境中及風(fēng)光秀美的湖光山色景致里無憂無慮長大的李清照,對美的事物有一份獨特的敏銳和細(xì)膩的情感,著一切哦那個是也培養(yǎng)了李清照感情的豐富細(xì)膩。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的覺醒,少女李清照少了一些天真爛漫,多了一些難以言說的心事,面對春去秋來的景色,李清照漸漸變得嫻靜而多了一份婉轉(zhuǎn)的深思。閨中生活是自由的,但也不能免除少女內(nèi)心深處的寂寞?!雹? 

(二)清照為詞,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也細(xì)膩體味著生命。在她的心靈深處,萌動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即對青春的無限留戀和惋惜。因此,她為美好事物的消失而悲嘆不已,悲傷難禁: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昨夜驟然來襲的風(fēng)雨,已非杜甫筆下的潤物無聲的和風(fēng)細(xì)雨,而是春夏之交時無情的暴風(fēng)雨,這種風(fēng)雨無疑使女詞人極其敏感、多情的心靈經(jīng)受了一番摧折,她知道春天的腳步已經(jīng)漸漸走遠(yuǎn)了,最嬌艷的花朵也要面臨著凋零的命運了。然而詞人卻無力挽回,難以抗拒春天之逝,春花的凋零。

顯然,傷春的悲傷難禁、深沉哀感正是對生命本質(zhì)的深深體味;人生短暫,生命又有幾何,而人生中最好的時光——青春更加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瞬即逝。女詞人禁不住將這種濃于深情的哀傷與象征青春的嬌紅化而為一。這樣,春花的掉落,嬌紅的飄零怎能不引發(fā)女詞人無限的傷感與愁悶?宗白華說過:“深于情者,不禁對宇宙人生體會到了至深的無名哀感,擴而充之,可以成為耶穌、釋迦的悲天憫人?!雹茈m然,女詞人缺失兩位圣者的悲天憫人的氣魄。但是,很明顯,女詞人對宇宙人生無名哀感的體味又是何其深邃!女詞人深諳:青春易逝,歲月催人老,自己的青春就像這易逝的春天、易凋的嬌紅。

總之,性別的覺醒,閨閣的寂寞,青春的短暫,生命易逝的哀嘆與傷悲,使作者不經(jīng)意間那份對梅花的愁緒蔓延到了己身,為少女時的清愁涂上了重重的一筆,為作者精心營造的梅意象染上了一筆淡淡的悲傷之情。


本文來源:《文學(xué)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