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信息時代環(huán)境下網絡文化對學生思想的影響研究-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作者:石家莊學院—張建學來源:《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日期:2013-03-19人氣:901

網絡時代的悄然而至,為現(xiàn)代生活增添了一抹精彩,隨著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人們已經離不開互聯(lián)網這個第四媒體。而網絡也就在這個特定的人文環(huán)境下,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媒介文化,即網絡文化,它愈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學生,學生是推動時代發(fā)展的未來攻堅力量,也是當前上網的主要群體。在網絡文化的浸透中,他們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網絡文化豐富了他們的視野和思想的同時,也使部分學生深受網絡心理疾病的折磨。網絡文化如何成為可能,這對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信息時代環(huán)境下的網絡文化

信息時代,網絡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尤為突出的文化現(xiàn)象,它有別于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化。網絡強調了虛構的力量,并把這種虛構的力量放大到極致,它以自始至終的疑問方式和虛擬的魔幻世界召喚著人們的參與,網絡也只因為虛構而顯得變幻莫測。網絡文化作為一個新事物的出現(xiàn),總會引起人們褒貶不一的爭論和看法。網絡文化范疇沒有界限,可以涉及經濟、政治、軍事、體育、生活、娛樂等各個領域,深入到千家萬戶,成為人類的伙伴。

二、網絡文化對學生思想的影響

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和網絡文化對中學生的思想影響表現(xiàn)在積極的和消極兩方面。

(一)對學生思想的積極影響

1.促進道德情感的發(fā)展

道德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道德觀念的發(fā)展變化,與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同樣會產生和形成與其時代特點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網絡世界讓世界成為一點,沒有了距離感和陌生感。不同地區(qū)文化交流和融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友好意識,以及民主平等意識,網絡道德觀念和信息道德觀念等許多新的道德觀念。通過網絡,很多中學生發(fā)起助人為樂的事情,讓學生網絡的作用,來發(fā)揮獻愛心的主動性。這種道德實踐,有利于學生形成責任感、正義感、是非感、良心感、義務感、榮辱感、尊嚴感等道德情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養(yǎng)成樂于助人、合作、與他人分享等親社會行為,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水平。

2.促進道德創(chuàng)新和德性成長

學生的社會化成長過程,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教育而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準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往往只有被塑造的義務而沒有發(fā)揮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和權利,顯然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正確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人的德性不完全是天生的,也不完全是外部灌輸?shù)慕Y果,它是先天的遺傳資質和后天文化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異常豐富、多元的網絡信息世界,無疑開闊了學生的價值視野和寬廣的眼界,并進一步作用于他們的道德層面,使其認識到價值的多元性以及道德生活的豐富性、相對性和境遇性。學生看到的多了,自然內心世界也變得寬闊和明朗起來。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世界中的種種思想道德問題和種種道德境遇,來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地編織屬于自身的道德體系,促進其道德認知發(fā)展,提高其道德判斷和評價能力。并在這種開拓性的建構過程中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道德得以形成和發(fā)展。因此,網絡文化可以促進道德創(chuàng)新和德行成長。

3.緩解心理壓力

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使學生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競爭意識強烈,學習壓力過大,隨之而來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十分明顯。尤其中學生成長年齡段是一個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面對升學、人際交往和學習成績等等困惑,難免會有很多心理問題困擾著學生尚未成熟的身心。而網絡的出現(xiàn),為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進行了革新,也讓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拓展和發(fā)散。網絡其實也是一面鏡子,在鏡子中,我們就能看到自己的所做作為,正確處理身邊的人與事,緩解壓力,開放自我心智,在愉悅中,健康成長。

(二)對學生思想的消極影響

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虛擬性,讓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變得有些枯燥和單一。中學生正是全身心接受成長和脫變的時期。豐富的網絡文化,在對他們有積極影響的一面的同時,也給這些容易被誘惑的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理想與信念的正確形成,都會產生一定的侵蝕不良影響。

1. 致使學生思想麻木不仁

網絡是一個沒有邊界的開放、虛擬的世界。其匿名上網發(fā)帖子、QQ聊天、評價留言,登陸和注冊網站,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思想上的麻木不仁,隨意性較強,忽視自我誠信,漠視法制意識和道德意識,缺乏社會責任感,自我規(guī)范意識明顯下降。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有的學生在網上隨便發(fā)布謠言,造成人心惶惶;有的同學網上詐騙,自稱為別人募捐;有的同學整夜泡在網吧,為自己勞苦的雙親拋之腦后;有的同學與網友約會,忽視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古訓”。有些中學生,由于網絡而失去了教育真諦所賦予做人的首要問題。做不好人便無德。儒家思想在我國上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的長河中,其影響力可謂非同小可。無德之士,即使有才,也是不受人重用之“才”。學生在網絡世界的自由度和隨意性,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對周圍人的冷漠。據(jù)有關調查表明,有的同學一學期和班上不到10個同學才說過話,和老師的交流肯定少的更加可憐。學校教育中的“談笑風生”、“教學相長”、“討論紛紛”都似乎在漸漸遠去。學習幾乎便是了“啞巴”課堂和“啞巴學生”,課堂上的多媒體教學,大半時間是多媒體在說話,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可創(chuàng)造性。除此之外,有些住校的學生,遠離父母親,周末全泡在網吧,甚至每天晚上,徹夜在網吧露宿,對父母親的承諾在發(fā)生著持續(xù)的負增長,對家庭承擔的責任幾乎為零。花花綠綠的網絡世界讓學生的思想逐漸變得麻木不仁,缺乏對社會的誠信和責任感,沒有學習的興趣,浪費了大好青春年華。崢嶸歲月,恰同學少年,才是當代中學生所應該追求的。正如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是終究還是你們的”,祖國未來就要靠這些正在成長的“中華少年”去實現(xiàn)。

2. 導致學生心理性格出現(xiàn)扭曲

網絡變化多樣、包羅萬象, 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的中學生,是最為看好去處。神奇的電腦盒子像個魔術師,走進了家家戶戶,吸引著孩子們充滿童趣的心靈。網絡在為我們提供大量豐富的信息時,往往會不自覺的把有關黃色色情、暴力、迷信等不健康的信息上傳于網絡而公開化,對學生身心留下莫大的傷害和陰影,有的甚至因此而滑坡于道德邊緣,有的陷入困惑的泥潭,無法清醒,不能自拔。他們大多性格孤立內向,寧可在網上去聊聊天,也不愿和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更不愿和同伴和同學去交往,孤獨無時不在困擾著他們的身心,但是也不愿關注身邊的真人真事。 

新課改理念下,對學生的實踐性教育和開放性教育的同時,還要積極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誠信合作教育,盡力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社會主義理想,培養(yǎng)正確地分析和評判是非的能力。網絡文化視角下的中學生思想教育正受到嚴重的挑戰(zhàn), 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去判斷和分析網絡信息的好與壞,還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具有辨別能力和自我防范。中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非常有必要去幫助和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網絡文化對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認識和研究也才剛剛開始,面對新事物,我們要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問題,不能只關注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的影響。正視變化著的客觀世界, 針對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新特點, 教師就要轉變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教學觀念,在教育教過程中,采取多種方法來不斷提高學生對網絡文化的認識,這樣才能讓消極作用化為積極影響,讓網絡文化為我們學生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更多發(fā)展和提高的空間。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