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新課改背景下“特殊學生”的轉(zhuǎn)化-教育論文

作者: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橫梁鎮(zhèn)中心小學—徐連川來源:《教育教學論壇》日期:2012-08-01人氣:1402

內(nèi)容摘要:調(diào)查顯示:“63﹒5℅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很復雜、很特殊,不好教”。所謂“特殊學生”其實就是指學習成績差、品德行為不良,或者在學習上存在障礙、缺陷的學生。這一學生群體,是教育教學中不可避免、普遍存在的,舊稱后進生,也稱問題生。筆者認為,新課改背景、新形勢下,要想轉(zhuǎn)化“特殊學生”可通過下列三個途經(jīng):一、全面了解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二、正確掌握特殊學生轉(zhuǎn)化的科學方法;三、將轉(zhuǎn)化特殊學生作為課題來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下、特殊學生、轉(zhuǎn)化

正文:《南京市青年教師心理問題的現(xiàn)狀研究》課題組和南京秦淮教師心理援助中心對南京市40歲以下的教師抽樣調(diào)查顯示:“63﹒5℅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很復雜、很特殊,不好教”。所謂“特殊學生”其實就是指學習成績差、品德行為不良,或者在學習上存在障礙、缺陷的學生。這一學生群體,是教育教學中不可避免出現(xiàn)、普遍存在的,舊稱后進生,也稱問題生。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質(zhì)性啟動和漸趨深化,勢必會引發(fā)一場作為具體實踐者的教師與最大受益者的學生之間的權利再分配的革命,舊的教師作為“教材的執(zhí)行者”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專制式”的管理方式、“指令式”的教學方式以及“評判式”的評價將逐漸被“平等”、“民主”、“對話”、以及“促進”所代替,教師“教材的執(zhí)行者”角色也將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所替換,學生的“平等權”、“身心自由權”、“自主建構權”、“體驗權”以及“發(fā)展的權利”將充分得到尊重和保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學生尤其是特殊學生的權利將被充分重視。但是“普通”和“特殊”永遠是一對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體,學校必須面對特殊學生。那么在教育懲戒權漸趨喪失的今天,我們該怎樣轉(zhuǎn)化特殊學生呢?

一、 全面了解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

俗話說:“十根手指有長短’。特殊學生在情緒、情感和意志上的心理特點顯著不同于一般學生,的確,特殊學生是客觀、必然存在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無需報怨。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存在,產(chǎn)生反感、厭惡的情緒,而應當全面了解他們的心理,走進他們的心靈。

1、 自尊又自卑

來自學業(yè)成績的失敗,使特殊學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別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學、老師和家長面前總覺低人一等,處處表現(xiàn)出自卑感,同時,他們也害怕別人的嘲諷和羞辱,極力維護著自己的尊嚴,常常用封閉內(nèi)心、拒絕交往來保護自己。

2、 重感情又易偏激

由于長期處于被冷淡和受歧視的環(huán)境,特殊學生一旦獲得別人的關心就會十分感激,表現(xiàn)出俠義心腸和感恩行為,同時又容易產(chǎn)生偏激,往往按照個人好惡論人論事,會不顧后果莽撞行動。

3、 多疑慮又易對立

特殊學生總覺得遭受不公,對周圍的人抱有戒心和敵意,與老師、家長、同學有嚴重的心理隔閡,對一般人的幫助采取抵觸和回避態(tài)度。教師和家長的指責和批判,往往造成進一步的僵持和對立。班主任要靠真誠和耐心獲得他們的信任,才能消除特殊學生的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

4、 可感化又易反復

特殊學生一樣有上進的愿望,也一樣在努力,只是由于他們自制能力較差、意志不頑強而影響了轉(zhuǎn)化,或者說他們前進中各方面的困難更多一些,更容易知難而退或停滯不前,更顯得曲曲折折和反反復復。

二、 正確掌握特殊學生轉(zhuǎn)化的科學方法

1、 學會尊重特殊學生

尊重學生,是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的前提,馬卡連柯說過:“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尊重一個人”。曾經(jīng)聽說過《釘子》的故事: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父親給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fā)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后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根釘子。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shù)目在逐漸減少,他把自己的轉(zhuǎn)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fā)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那么多的小孔,柵欄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fā)過脾氣之后,你的言語就像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上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人的身體。其實,口頭上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么兩樣。故事告訴我們,那怕是口頭上輕微的傷害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愛基蘭德說:“心靈施暴可以使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毀滅?!彼裕覀円獙W會尊重學生,對于學生的自尊,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對待新生的嬰兒那樣小心翼翼地加以保護。

2、 平等對待特殊學生

霸權主義的師生交往已窒息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新課改指出: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這表明: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心靈的溝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追求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關系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特殊學生所形成的自卑心理、懷疑心理、戒備心理、逆反心理與他們長期處于被冷淡和受歧視的環(huán)境是不無關系的。因此,班主任應主動地關心和愛護特殊學生,平等地尊重和維護他們的人格,平等地尊重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見。只有通過班主任的關愛和信任,才能啟發(fā)特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才能鼓勵他們告別昨天,振作起來,面向明天。

3、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

由于特殊學生在學習、行為上有不良的習慣反復出現(xiàn),對他們的教育管理更要嚴格要求,絕不能放任縱容。嚴格的管理是根本的工作原則,在日常工作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懲罰與教育的發(fā)展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教育,使學生與教師間形成更大的對立情緒,使學生與教師間產(chǎn)生更強的逆反心理,對學生的教育收效甚微,往往適得其反。學生的默許認可也是被動的、暫時的、不自覺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應堅持正面教育,給學生擺事實,講道德,多鼓勵,少批評,耐心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對教師這樣的教育方法更能自覺接受。我們必須加強對特殊學生的教育管理,開展“鼓勵性”的批評教育,循循善誘,避免空洞無效的嚴厲說教、惡意訓斥??傊?,在實際工作中,對特殊學生的教育轉(zhuǎn)化要嚴而有格、嚴而有度。

4、勤于與特殊學生溝通

如果說“平等對話”為師生交往構筑了存在的平臺,那么師生溝通尤其是與特殊學生的溝通,則為教師的成人空間和學生的兒童空間聯(lián)起了一條紐帶,使師生擁有共同的世界。據(jù)筆者不完全調(diào)查顯示:有65%的教師不能在一學期內(nèi)與所任的每一位學生進行一次談心,有68%的教師認為“沒有時間和精力”是他們不能找生談心的原因,只有10%的學生“會與班主任無所不談”,只有14%的學生“經(jīng)常找班主任談心”。師生的溝通是如此的貧乏,又怎能夠轉(zhuǎn)化特殊學生呢?我們提倡除了面對面地與特殊學生多談心外,班主任還可以指導學生定期書寫《心理周記》與學生進行筆談式談心。這樣既走進了特殊學生的心理世界,了解了特殊學生,又疏導了特殊學生的心理問題,更是轉(zhuǎn)化了特殊學生。

5、善于等待特殊學生的轉(zhuǎn)變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裁杰克﹒威爾士將自己的成功,歸納于母親小時候?qū)λ墓膭钯澷p和耐心等待。杰克小時候因為口吃,常受人嘲笑,過度的自卑讓他變得萎靡不振,他母親對他說:“這并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的比嘴巴說得快而已。別急,慢慢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我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的嘴巴將說得和你心里想的一樣快!”多么精妙的事例!它讓我們看到了美妙而又珍貴的人生贊賞,更讓我們明白了教育不能拒絕等待!由于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特殊學生轉(zhuǎn)變的曲折和反復,我們應多給特殊學生一些機會,不要急于求成,要多作一些“冷處理”,讓特殊學生多一點自我反省的機會;要多設一些臺階,讓特殊學生多一點循序漸進的機會?!叭瞬皇且患|西,他是一個置身于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的生命體,在生命的每一時刻,他都正在成為卻永遠尚未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人。”我想,馬克思的這句話足以讓我們品味到等待在轉(zhuǎn)化特殊學生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三、將轉(zhuǎn)化特殊學生作為課題來研究

a) 時刻反思

反思教育行為,既包括對教師日常教育行為本身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反思,也包括以觀察、分析行為表現(xiàn)為起點來反思和揭示教師教育行為背后的那些深入骨髓的思想的特定的決定機智。當我們沉迷于“提優(yōu)班”的巨大成績時,我們不能不為“特殊學生隊伍的壯大”而反思,當我們感嘆特殊學生越來越難以轉(zhuǎn)化時,我們又不能不對我們一以慣之,習以為常的對特殊學生的罰抄、罰站,以至人格的 侮辱而反思。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后進生的靈魂深處,都有學好的愿望?!蹦敲次覀儩M足了他們的這種愿望了嗎?我們真的需要反思!反思我們的言語、神態(tài),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在反思中尋找教育的成功,更要尋找教育的遺憾,并改進之。持之以恒的教育反思,必將促進特殊學生的轉(zhuǎn)化。

b) 開展敘事研究

敘事就是陳述人、動物、宇宙空間各種事物身上已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它是人們將各種經(jīng)驗組織成有現(xiàn)實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這種方式向我們提供了了解世界和向別人講述我們對世界的了解的途經(jīng)。莎士比亞告訴我們“世界就是一個舞臺。”在教育這個舞臺上發(fā)生著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故事――尤其在轉(zhuǎn)化特殊學生過程中更是如此。這些在轉(zhuǎn)化特殊學生過程中所發(fā)生、出現(xiàn)、遭遇、處理過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無足輕重、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地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生活,從這些事件中,我們能夠?qū)W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啟發(fā),甚至會產(chǎn)生心靈的震撼。在轉(zhuǎn)化特殊學生領域開展敘事研究,無論對學生、教師,還是對社會來說,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特殊學生”是全體學生中的一部分,我們沒有理由遺棄他們,甚至鄙棄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走進他們的心靈,尊重他們、感化他們,耐心細致地轉(zhuǎn)化他們,多一份鼓勵、少一點批評,多一絲微笑、少一點嘲笑,多一份欣賞、少一點訓斥。

讓“特殊學生”不再“特殊” !

參考文獻:

1、《專家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資料匯編》(南京市教育局編)蘇出準印JSE-0004133

2、程劍鳴:《將心血化春雨,催開桃李滿庭芳》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03年第1期

3、李彬:《父親、釘子、兒子》    《江蘇教育研究》  2003年第5期

4、桂祁榮、張琳:《6成老師認為現(xiàn)在學生“很復雜” 》  《揚子晚報》 2006年9月10日A3版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