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語文教學意境初探-教育論文

作者: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第一中學王玉榮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2-19人氣:1133
意境”本是我國文藝批評和文藝欣賞中的一個術語、一個范疇。在藝術創(chuàng)造、欣賞和批評中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藝術的一個標準。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地能誘發(fā)和開拓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的藝術形象;或言之,客觀的人事物景與主觀的情思意念相熔鑄的藝術產物。而意境與語文教學又有何關系?不妨考察一下語文教學內容的“廬山面目”。
語文教學中有美言美文、達詞雅字、詩情畫境、奇趣妙語,有曲折情節(jié)、多色人物、婉約豪放、典雅淡泊,有精深思辨、至理切道、人生感悟、世事經緯,這就是語文教學的內容。教師傳達、傳遞、傳解這些內容、這些信息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正確、規(guī)范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yǎng)起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就在此種“傳達”、“傳遞”、“傳解”的過程中,教師又焉能不會為此“內容”、“信息”,為此“廬山真面目”而“動情”、“動思”、“動意”、“動念”?語文教師一般是能夠對語句、語段的精妙把握、精到理悟的;是能夠對篇文、辭章的細微體察、涵詠感味的;是能夠對義理、底蘊的深刻詮釋、共鳴感應的。如此,能否把語文教學的“廬山面目”、這“內容”和“信息”稱之為“境”,而把語文教師對之應該產生的“情、思、意、念”稱之為“意”?如果可以,在此可以進一步地說,語文教學其實包括著兩個“元質”:具有情意色彩的字、詞、句、文等,且稱之為“境”;講授者即教師應該對之產生的情、思、意、境等,且稱之為“意”。而客觀層面即教學內容的“境”和主觀層面即教師情思在具體的特定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完美結合,就可稱為“語文教學意境”。
這里,進一步探討一下,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本已有之的“境”和教師應該產生的“意”如何實現完美的結合,完美的統(tǒng)一,即“語文教學意境”該如何創(chuàng)設?并進而使之“外化”、“外顯"。
“教學意境”中的“意”和“境”可以通過一定的物質中介來實現結合和統(tǒng)一;可以通過準確、形象、生動、富有感情的講授語言;可以借助恰切、自然的態(tài)勢語;可以合理、優(yōu)化地運用電教載體;可以設置和諧、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等。
具體講,可以有以下一些方式和思路。
留白。留白,留下空白。教師在講授內容、分析篇章時,有時不一定要把自己所理解到的都說盡、道絕;有時倒可以“引而不發(fā)”,可以留下疑問,可以“淺釋輒止”。這樣,給學生留下想象、思考和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如講解李清照的《聲聲慢》的結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就不必深究這“愁”是何愁,是“愁”到了何種程度,既已言“愁”,由學生自行思悟罷了。再如講《孔乙己》,也不必非得給學生講出個“孔乙己到底最后死了沒有”。如此“留白”,并非“空白”,而是正如宋人梅堯臣所言“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或曰“言有盡,而意無窮”。
使用一定的語言技巧。包括對諸如停連、重音、語勢、節(jié)奏等技巧的恰當使用。舉一例:在對《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死的情景”作講解時,若要創(chuàng)設出“教學意境”,便可以在講讀時運用“停連”法。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角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丨凍“死了。(斜豎線的多少表示停連時間的長短)此處的幾次停頓,既向學生呈現出了“小女孩”可憐命運的結局,又表露了對黑暗不平等社會的強烈憤恨及對小女孩的同情和愛憐,有點“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意味。
合理、優(yōu)化地運用電教載體。語文教學中有時出現的一些“只可意會、難于言傳”的“教學意境”,單靠說,顯然是乏力的,這時,可以運用一些電教載體以助“意境”的“外顯”。如講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可以放一些象《大浪淘沙》等古箏或琵琶曲,學生或教師配曲或吟誦或模擬原作情韻即興抒懷,如此,“教學意境”興許會濃厚而真切地顯溢出來。
設計“教學蒙太奇”。教學“蒙太奇”是指把一項特定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的總體構思,分列為若干個教學片斷,再按照學生接收信息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這些教學片斷予以連續(xù)、組合〔類似于電影蒙太奇手法〕,進而完成整個教學任務的一種傳授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試舉《難老泉》一文,來看如何通過設計“教學蒙太奇”來表現“教學意境”?!峨y老泉》中,有對“難老泉”泉水細膩而飽含深情的描寫,即為“境”;教師在解讀這些含情透意的文句時,亦為之“情之勃勃而生”,即為“意”。可以通過設計一組“教學蒙太奇”來把這里的“意”和“境”統(tǒng)一起來,表現出來??墒紫认驅W生展示一幅描繪“難老泉”的繪畫,再接以配樂朗誦詩人公木寫的《難老泉》(“我仿佛感到碧玉泛清涼,難老泉淙淙向山下流淌;我仿佛聽見翠玉相擊響,綠莎萍輕輕在水底搖晃……”),最后接以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中對難老泉的具體描寫(“……那噴涌的水源,那長流的碧波,永遠是活潑的,青春常在的……”)。
有意境的語文課堂教學如同一幅形神兼?zhèn)涞牧Ⅲw圖畫,它是一個極富于多重組的藝術體,產生出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學生在教學意境中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施教者恰似一位趣諧博識的導游,把旅游者帶到神奇美妙的風景,使其種種妙思巧語隨手指次第而至,而旅游者于意趣盎然之中將那諸多妙處逐一接受,化為己有,或如入寶山,俯拾各種珍貴佳麗,能取之而為我所用的話,那么教學之境,乃是教的藝術與學的藝術乃至與之相關種種關系和方面合二為一后所產生的強烈共鳴,一切傳導和接受都顯得自然而然,從而共同形成的一種最理想化的教學境界。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