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陽明的“心體意用”論及其困頓

作者:張錦枝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4-02-10人氣:1171
 程朱學派認為“誠意即敬”,誠意是主張為善去惡的心。陽明則認為:“正謂以誠意為主,即不須添敬字,所以提出個誠意來說,正是學問的大頭腦處?!盵8]42在陽明看來,《大學》提“誠意”已經(jīng)包含敬的意思,而不須再提敬;誠意即是為善去惡,但未明確提出意即主張為善去惡的心,雖然我們可以推衍出這個結(jié)論。不過,前賢關(guān)于“意”的雙重涵義仍然體現(xiàn)在陽明的學說中,并發(fā)展為更深層的矛盾。陽明學說以致良知為大頭腦,良知即心,即本體。陽明四句教所謂“有善有惡意之動”,即意是心之發(fā)動,有善有惡。同時,陽明在《大學問》中要解釋《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一句,表明正心工夫的關(guān)鍵取決于“誠意”工夫的實現(xiàn),那么,陽明致良知體系中致知工夫為本,誠意工夫為末的結(jié)構(gòu)便與此生捍格。對于陽明而言,何者為第一義工夫便成為問題。要深入了解這一問題,首先要辨明陽明“意”的涵義。
表面上,陽明對于誠意之“意”的理解與朱子相近:(1)意是心之發(fā)動,(2)意非心之主宰,(3)意有善有惡。具體而言,陽明之“意”是意欲、動機之義。唐君毅曾揭示陽明意說的模糊性 [9] ,認為陽明的意說,從“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來看,良知超越善惡,高于普通的意,但從“為善去惡是格物”來看,為善去惡的意愿就是意,而且是絕對的善意,和良知在同一層面。因此,他得出陽明意論中潛在蘊含著“意恒有善”的性質(zhì)的觀點。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純善的心是形上層,有惡的意是形下層,二者本不對應。就理想層的心而言,純善的心只能發(fā)而為善意。
以下擬從工夫論的角度闡明陽明“意”兩重涵義之間的矛盾。誠意的工夫在陽明學說中的地位,是需要辨析的。陽明說:“凡學問之功,一則誠,二則偽。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欠誠一真切之故?!盵10]145可見,致良知之意欠誠,則擴充有難事,致知首先要誠意。致良知須知之為良,心正意誠,而正心在誠意,所以誠意為第一義工夫。此外,他說:“若誠意之説,自是圣門教人用功第一義?!盵10]97明確說,誠意是第一義的工夫,但吾人并不可就此下結(jié)論說:陽明將誠意看做最重要的工夫。他又說:“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則謂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則謂之心,以其主宰之發(fā)動而言則謂之意,以其發(fā)動之明覺而言則謂之知,以其明覺之感應而言則謂之物?!盵10]149既然心性為一,則純善無惡之心的發(fā)動只能是善的,可推意為善的。但他說“有善有惡意之動”,且就“有善有惡意之動”和“心之發(fā)動處謂之意”而言,意是不具備主宰自我的能力,意的方向、動機都是由心來決定的。陽明尊奉的《大學》所謂“正心在誠意”沒有實義,不是說正心的工夫關(guān)鍵在于誠意工夫的實現(xiàn),而是說正心的表現(xiàn)在誠意,誠意需正心。所謂“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變成了實質(zhì)上“欲誠其意者,先正其心”。
如果以誠意為第一義工夫,則意必有對心的主宰力,否則,意沒有本來自誠的特質(zhì),或者誠之的主動性,誠意反過來還是要依靠正心的主宰力來保證,正心在誠意,誠意在正心,形成工夫論上的循環(huán)。由此看來,不承認意為心之主宰和純善無惡的性質(zhì),陽明在自身的思想系統(tǒng)和詮釋經(jīng)典之間便存在著無法圓通的問題。一方面,要堅持《大學》文本中“誠意是圣門教人用功第一義”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要堅持他思想系統(tǒng)以致良知和正心為第一義的工夫。此外,如果沒有一個恒常的善意,誠意的工夫誰去做?所以,意之恒善與形上的地位本可以從陽明的思想中推衍出來。《傳習錄》中記錄:
守衡問:“《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齊治平,只誠意盡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則知未發(fā)之中矣?!笔睾庠偃?,曰:“為學工夫有淺深。初時若不著實用意去好善惡惡,如何能為善去惡?這著實用意,便是誠意。然不知心之本體原無一物,一向著意去好善惡惡,便又多了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稌匪^‘無有作好作惡’,方是本體。所以說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誠意工夫里面。體當自家心體,常要鑒空衡平,這便是未發(fā)之中?!盵10]8384
這段話和程頤說“其始安得不用意?若能不用意,卻是都無事了”一句相似。陽明說“正心只是誠意工夫里面”,正是解釋《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將正心、誠意統(tǒng)攝在一個工夫中。陽明所說包含兩層意思:首先,其始用意之“意”必是誠意,此意應自然生發(fā),源源不斷;其次,一向著意之“意”,又過刻意,是于本體之意有多余。這兩層意思,既有意又無意,成為陽明后學提出感應之意和無意之意的思想淵源。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