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三浦綾子與遠藤周作的基督教文學之比較——以《冰點》《續(xù)冰點》與《沉默》為中心

作者:葛亦鳴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4-18人氣:2285

三浦綾子(以下簡稱“三浦”)在一九六四年憑借小說《冰點》贏得朝日新聞懸賞小說大獎,從而蜚聲文壇。三浦忠實地信仰神,其從庶民的試點出發(fā),圍繞“罪”、“赦”、“生存”、“自私”等問題,將人性的丑陋及神的愛深刻地描述了出來。遠藤周作(以下簡稱“遠藤”)在一九五五年憑借小說《白種人》獲得芥川文學獎。遠藤創(chuàng)作了大量基督教作品,其作品中滲透著對人生、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沉重拷問,為戰(zhàn)后“第三新人派”作家。雖然兩者都是基督教作家,但兩人在創(chuàng)作目的、神學思考及對罪的理解方面各有特點。因此本文將從以上三點來對比分析三浦與遠藤的基督教文學的不同。

 

首先,就兩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進行分析。三浦與疾病抗爭多年,受到基督教的感化而入教,自此三浦一生忠實地信仰神,并從信仰中得到愛與生存的勇氣?!安还苁菍懯裁矗灰獙⑸竦膼蹅鬟_出去就好了”,由此可見,三浦一生是為向世人傳播基督教的福音而創(chuàng)作基督教文學。而遠藤是受了用宗教來消除離婚痛苦的母親的影響,在小學時就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禮,盡管成年后領悟了基督教的精神,但遠藤并非是為傳道而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其在〈布教的意志〉中,闡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的:

 

 ——你是為布教而寫的小說嗎?

不是。讀我的小說,有的讀者會認為我是為讓大家成為基督徒,而將耶穌寫成非常寬容的神靈,為基督教在日本傳播而寫的小說。實際上我完全沒有這樣的目的。我和普通的小說家一樣,之所以將背景定位為基督教時代,是因為這個時代能最好地反映我自己。我從小是作為基督徒而長大的,從基督教中取材,能更容易地反映自己的煩惱與苦悶。這與左翼思想家取材于農(nóng)民與勞動者寫小說是一個道理。這就是為什么我的小說中很多都是以基督教時代為背景的原因。

 

    由此可見遠藤之所以創(chuàng)作很多基督教文學作品,是由于其更易于反映作為基督徒的自己的思想和煩惱。同時,遠藤也一直在努力探尋適合日本土壤的基督教,對此遠藤如下表示:

 

    我想把母親給我的西服改成合身的和服?;浇虒τ谖襾碚f就像不合身的西服一樣。我想吃醬湯和咸蘿卜,但是對方卻給了我有黃油味兒的食物,真想將其扔掉。

 

  遠藤認為基督教就像不合日本人身材的西服一樣,為使其能在日本扎根傳播,必須將西服改成和服。由于一神論的基督教只信仰耶穌及強調神的超越性等性質與日本多神、現(xiàn)世、融合的宗教傳統(tǒng)不甚合拍,因此很難將西方的基督教原本地植入泛神論的日本,因此需要尋找一種適合日本歷史與傳統(tǒng)的基督教。對此,遠藤在《沉默》中通過棄教的教父費雷拉之口表達了此觀點:

 

    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那時候信奉的并不是我們的神,是他們的神。

    日本人把經(jīng)過美化、渲染的人稱為神。把跟人同樣存在的東西叫做神,但是,那不是基督教的神。

 

    如上所述,三浦是為了向世人傳達耶穌的愛及確認自己的信仰而創(chuàng)作基督教小說;而遠藤的創(chuàng)作目的在于基督教更易于反映身為基督徒的自己的思想與苦惱,以及試圖探尋一種適合日本的基督教形式。

 

  其次,三浦與遠藤的神學思考也不一樣。三浦對神的思考是一種“偶像崇拜”,

其將神看作是全知全能的偉大神靈,對神的愛與救贖深信不疑,且在作品中宣揚了如能接受神的教誨與感化,最后都能獲得救贖的觀點。在代表作《冰點》《續(xù)冰點》中,辻口啟造最后從基督教中得到自我救贖,相沢順子最后因基督教的感化原諒了殺人犯父親,尤其是主人公陽子在目擊燃燒的流水后,獲得了純宗教的告示:

 

  到剛才還難以相信的神的存在,現(xiàn)在竟毫不抗拒地相信了。(中略)望著鮮麗的火焰,陽子覺得有真正原諒人之罪的神的存在。順子曾告訴她,唯有神的兒子神圣的生命才能贖罪,這話現(xiàn)在陽子已相信了。有人能夠原諒無情的我,默默接受我。這事為什么過去一直不相信。 

 

  關于遠藤的神學思考,日本宗教家井上洋治明確指出“同伴者耶穌”就是遠藤的耶穌觀點,且據(jù)說遠藤非常喜歡一副外國畫家的畫:一條道路伸向遠方,夕陽下,基督與一個人步履艱難地走著,人們仿佛聽到基督對那人說,你累了吧,我也累,但我愿意與你同行。 由于遠藤將耶穌視為“同伴者”看待,因此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摒棄了頂禮膜拜的信仰,更多的是以懷疑與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耶穌?!冻聊分兴炯缆逄氐男睦肀憩F(xiàn)了遠藤的疑惑:

 

 (萬一沒有神的話)這是可怕的念頭,他要是不存在,這是多滑稽的問題。如果真是這樣,那被釘在木樁上,被海浪拍打的茂吉和一藏的人生不就是一出鬧劇嗎。橫渡大海,費了三年時間才到達這國家的教士們,不就是一直看著滑稽的幻影嗎,而現(xiàn)在的自己在這杳無人跡的山中流浪,也是多么滑稽的行為啊。

 

 (神)為什么你還沉默著,你應該知道那個獨眼的百姓是為了你死了,可是一切為什么還這么靜呢,你和這正午的寂靜、蒼蠅聲、愚劣而殘忍的事情好像全無關系,不加理睬,我無法忍受這一點。

 

  因此,三浦對神的信仰是一種“偶像崇拜”行為;而遠藤則是將現(xiàn)世情況與自己的思考結合起來具體分析,并用懷疑和批判的視點來看待神,且遠藤并不將神作為偶像來崇拜,反而將其視為普羅大眾觸手可及、接地氣的“同伴者”。同時與三浦的主人公最后得到神靈感化的“救贖”不一樣,遠藤沒有刻意描寫神的感化,反而是神的沉默與主人公最后棄教的結局。

 

最后,三浦與遠藤對罪的理解也有差別。在《冰點》《續(xù)冰點》中,辻口啟造為報復妻子外遇而將殺人犯的女兒陽子作為養(yǎng)女來撫養(yǎng);妻子夏枝在得知這一秘密后,差點將陽子逼上自殺絕境;三井惠子背著丈夫三井彌吉與人偷情;三井彌吉在戰(zhàn)場上的殺戮等一系列的卑劣、自私、虛榮及殘暴等行為都是與普世價值觀“真善美”相反的“罪”的體現(xiàn)。因此三浦認為違反“真善美”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即是罪的體現(xiàn)。

    

而遠藤在《沉默》中則強調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即耶穌并不認為棄教踏繪是有罪的,而認為其是貫徹真信仰的一種特殊形式,并給與支持態(tài)度。對此,可從費雷拉在勸洛特棄教時窺知一斑:

 

你如果說出棄教,那些人就可以從洞里回來,從痛苦中獲救。你還不棄教,因為你覺得為他們背叛教會是很可惜的,像我這樣變成教會的污點是很可怕的。(中略)可是,那是愛的行為嗎?司祭必須學習為基督而生,如果基督在這里的話。(中略)基督一定會為他們棄教的!

  

   (耶穌)踏下去吧,你的腳現(xiàn)在很痛吧!跟以前踏過我的臉的人一樣疼痛吧!光是腳的疼痛就夠了,我分享你們的痛苦,我是為此而存在的。

 

由此可知遠藤對罪的理解與三浦不一樣。三浦對罪的理解主要建立在一般的道德標準上,既與真善美相反的不道德行為即是“罪”的體現(xiàn);而遠藤則沒有按照普世標準去判定是否有罪,反而認為愛可以是殉教也可以是棄教,棄教者有棄教者自己的理由,同時為救他人而迫不得已的棄教踏繪也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形式。

 

綜上所述,以《冰點》《續(xù)冰點》及《沉默》為中心,三浦綾子和遠藤周作的基督教文學在創(chuàng)作目的、神學思考及對罪的理解方面各有不同。三浦為向世人傳播福音而創(chuàng)作基督教文學,而遠藤創(chuàng)作基督教文學在于其更易于表達自身的思想及試圖探尋適合日本人的基督教;三浦的神學思考是一種“偶像崇拜”,接受神的感化將會得到救贖,而遠藤將神視為“同伴者”,信教也未必能得到救贖;最后三浦認為與“真善美”的普世道德觀相反的即是“罪”的體現(xiàn),而遠藤認為棄教踏繪并不構成普世意義的罪,根據(jù)實際情況其反而是貫徹真信仰的一種特殊形式。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