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社科論文 > 正文

以網絡自制綜藝節(jié)目《奇葩說》為例討論大眾藝術中視覺藝術的傳播與認同

作者:段立來源:《視聽》日期:2019-12-17人氣:1331

藝術的門類眾多,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文明在一次次的更疊,藝術越來越有其細致的分類。大眾藝術作為一個分支在今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藝術,它以風格變化快、內容多形式,并且不斷從貴族藝術、民間藝術、外來藝術中吸取養(yǎng)分的特質,在我們之間傳播開來,就視覺藝術而言,電視節(jié)目、美術作品、廣告等等,利用現代科技,讓人們感受到大眾藝術在發(fā)生令人膛目結舌的轉變。并且越來越多的人在親近大眾藝術。

大眾藝術雖然包括低俗藝術和高雅藝術,但是撇開分類方式,究竟什麼是低俗藝術什么是高雅藝術在如今的藝術領域里也越來越模糊,并不是所有的低俗藝術就指向低俗,例如杜尚的《清泉》在發(fā)表展示的時候并沒有人注意到它的精神所在,甚至在展覽的時候都將其放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那不是高雅的,與當時藝術脈絡下的傳統(tǒng)藝術相比,是低俗的。然而在達達主義將杜尚奉為達達之父之后,這件曾經的低俗藝術成為20世紀藝術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現代藝術發(fā)展中標志著重要轉變的作品?;蛟S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杜尚的這件作品連大眾藝術都沒辦法算得上。作品最早的版本也已經丟失,藝術品的價值也是在上個世紀才漸漸顯現出來,那我們?yōu)槭裁淳蜁邮苓@類藝術的存在?它在諷刺當下的同時給人們一種理性的思考,并且鼓勵后代的藝術家在不斷的否定當中尋找藝術的本質,從上個世紀開始這種再現的方式層出不群,可見杜尚藝術的偉大之處。

一.《奇葩說》說服觀眾了嗎?

從大眾藝術的角度看《奇葩說》將觀看者作為上帝,秉持大眾尺度來看待大眾藝術對節(jié)目呈現形式、舞臺表現風格的強調,其積極的意義顯而易見。節(jié)目不僅是內容感性化、生活化,而且新奇化、趣味化,是內容更具有豐富性和生動性。

(一)節(jié)目呈現形式

在節(jié)目的呈現形式上,《奇葩說》在網絡平臺播出而不再電視媒體,以辯論的形式討論尖銳的社會話題,在辯論的過程中敏感的犀利的辯詞被層層剝開,每一期節(jié)目都會將觀看者帶入某種場景,那些發(fā)生在你身邊的,甚至就是你想要解決的問題,被正反方辯友不斷的推敲揉碎,讓你思考,讓你在抽絲剝繭中越來越清晰。在這一過程中網絡媒體傳播速度的時效性、傳播范圍的開放性、創(chuàng)播內容信息的海量性、傳授關系的交互性、傳播環(huán)境的虛擬性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并對大眾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之處。同樣是大眾藝術未來傳播的重要方式,網絡與大眾藝術的結合,更是催生一種大眾新媒體藝術的誕生,在人人平等的網絡平臺,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節(jié)目的呈現是知識分子的社會反思或是藝術家的情感激蕩,或是技術精英的未來暢想,或是嬉皮士的閑暇游戲,在這樣的時代,各個文化層面的廣布將大眾藝術不斷豐富,在同一脈絡下的人們對藝術的直覺也越來越清晰,我們期待藝術的誕生,并將好的東西點贊分享。

(二)舞臺表現風格

根據研究大眾傳媒的專家指出,圖像由于它的差異性結果大大影響了人們。了解宣傳圖像所帶給觀眾的意義,首先必須到觀眾的日常經驗里,當其他信息和活動出現時,才能從容于此背景脈絡下解讀圖像。假設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同因此宣傳者所試圖傳達給觀眾之意,有時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意涵。所以,就觀眾的接受度而言,彩色色塊拼接是否有違背辯論節(jié)目的初衷?搞怪的造型是否叫人在視覺上產生疲憊?

《奇葩說》節(jié)目的名字,我們即可知道,它的舞美風格一定不是中規(guī)中矩的方式,舞美布置中《奇葩說》的logo設置,如獨家冠名廣告"美邦"標志在最上方"奇葩說"在中間,占logo面積最大,最下面的是廣告詞"UcanuBIBI",這句廣告詞是奇葩說和美邦共同的訴求。整體舞臺的美化是一些奇葩的怪獸以及色塊的碰撞,怪獸意味著"奇葩",彩色色塊拼接給節(jié)目和廣告商品定下了第一印象的色調和風格,其節(jié)目基調、廣告和舞美相統(tǒng)一,成為"奇葩說"的場景標志。每一位辯手都會拿著時下比較熱門的流行詞語,例如"瞎說"、"沒文化""天哪魯"等等一些在網絡間瘋傳的詞匯,以一種蒙太奇的方式亂入在整個節(jié)目之中。將嚴肅的辯論節(jié)目打破,呈現出來的節(jié)目效果也同時區(qū)別于以往的真人說話秀。

二.視覺藝術的本質---說服大眾

生活中充實著各色的視覺藝術,在眼見為實日漸不再那么有理有據的情況下,我們是否還可以被說服?誠然,視覺藝術作為大眾藝術的一個分支,我們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但是大眾藝術源于生活,我們看到的樣子就是生活原來的樣子,就好像霧霾不會憑空消失,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議題也在不斷被發(fā)現。新媒體語境下的傳播是高度參與、互動性的傳播,網絡節(jié)目中為受眾營造的環(huán)境,可以是受眾更好的審視實景中的自我,尊重大眾藝術,意味著節(jié)目的制作定位在滿足受眾基本情感的共鳴上,從感性體驗上升為自我認知思考,網絡自制節(jié)目是作為新媒體時代視覺傳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傳播的社會性不容忽視,大眾藝術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代表所有大眾的意識,但是想要說服大眾需要做的是包容性它明確標榜"本能"、"欲望"、"感官"、"快感"對藝術活動的關鍵意義。

視覺作為五感之首,在當代藝術領域比較多的被融合聽覺觸覺的互動,視覺語言不會單一的表現出來,由于科技文化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那些過去偉大的視覺藝術在不斷的拿來再創(chuàng)作,或是出現新的概念的視覺藝術。例如,我們對微笑的認識是一致的,看到微笑的符號也可以馬上明白它的意思。在岳敏君的畫作中,他給了微笑不同的意義,畫作中的微笑似乎是源自焦慮,以痛苦夸張的方式在臉上拉開,內涵有反諷、愚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虛情假意。他作品中人物的微笑就與微笑符號或是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了天壤之別。同樣,《奇葩說》在視覺藝術的部分也做出了與其他感官的完美結合,并倡導:觀點可以中庸但是絕不可以中立,話可以無知,但絕不可以無趣。映射出兩點:"說"得新穎"說"的有趣。四、結論

今日,觀看者除了執(zhí)行選擇權之外,也更喜歡把自己當成媒體的潛在生產者,因為他們每天在日常生活中與這些媒體互動。在大眾藝術的背景上,我們看不到以藝術或以生活為"中心"的情況。生活和藝術之間是連續(xù)的、融合的。當前,大眾藝術的范疇正在激烈地發(fā)生著更替和變化。但無論藝術形式如何更迭變化,大眾藝術的精神將繼續(xù)傳承與發(fā)展,本著對人類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以人類的美好情懷關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民族之間的和諧發(fā)展,以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與設計滿足人類在信息社會的精神與物質需要大眾藝術下的視覺藝術已被接受,所以更多時候可以說服觀眾,在同樣的情感脈絡下,有著共同的情感訴求,我們愿意在實踐中尋找自己,希望有與自己相同喜好的人出現,給自己下個定義,給他人制造定義。


本文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xf/950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