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近性視閾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的傳播策略分析
文化接近性,又被稱為文化接近理論,是指受眾基于對本地文化、語言、風俗等的熟悉,較傾向于接受與該文化、語言、風俗接近的節(jié)目。該理論是由美國學者J·斯特勞哈爾于1991年在《超越媒介帝國主義:不對稱的相互依賴與文化接近》中首次提出,以此來說明文化距離對節(jié)目成功輸出與輸入的重要性。依據文化接近理論,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國家地區(qū)的傳播也與之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現(xiàn)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文化產業(yè)的出口,電視劇出口額日益增長,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文化接近性的因素,中國電視劇的內容和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更易被在文化上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亞洲國家所接受,而在亞洲國家中,東南亞國家也是始終不可忽視的龐大市場。如今,東南亞地區(qū)僅次于我國臺灣地區(qū),成為我國國產電視劇出口的第二大地區(qū)。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傳播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現(xiàn)狀:
(一)電視劇類型更加多元
隨著我國電視劇的種類更加多樣化,質量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出口于東南亞的電視劇種類也更加多元,除了之前較為傳統(tǒng)的武俠劇、神話劇、戲說歷史劇等,青春偶像劇、家庭倫理劇、宮廷劇也逐漸走進東南亞地區(qū)觀眾的視野之中。近期熱播的宮廷大戲《延禧攻略》不僅在我國掀起了觀看熱潮,并且受到了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qū)觀眾的追捧,一經播出,就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收視率十分可觀?!对浦懈琛?、《陸貞傳奇》、《扶搖》、《媚者無疆》、《歡樂頌》等等許多影片被東南亞國家購買版權翻譯播放,受到了當地觀眾喜愛。
(二)數量呈上升趨勢
隨著我國電視劇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出口電視劇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多,與之同步,東南亞地區(qū)所播出的我國國產電視劇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的播出總量上與我國港臺地區(qū)電視劇相比不相上下,與電視劇出口大國韓國相比數量差距也逐漸縮小,勢均力敵,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與美劇、韓劇、港臺劇相比競爭力不足
中國與東南亞地區(qū)屬于同一文化源,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出口方面漸入佳境。但是在美劇、韓劇為主導的國際市場中仍然處于弱勢地位,競爭力不強。在東南亞地區(qū)引進的電視劇中,相對于老牌電視劇出口大國美國、韓國以及我國港臺地區(qū)的電視劇來說,我國的國產電視劇雖然在數量上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質量、播出時間段以及受眾的接受及喜愛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勢,大部分國產電視劇均在相對冷門的時間段播出,收視率較低,并且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受眾群體,東南亞地區(qū)的受眾對我國國產電視劇所采取的的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不利于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長期穩(wěn)定的傳播,這些仍然需要我們更加改進和完善。
二、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策略
(一)強化文化接近性,實現(xiàn)更有效的傳播
文化接近性是我國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傳播的一個有利條件,由于歷史、地理、語言等因素,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具有文化接近性,這種相同的文化淵源、相近的文化空間、相似的文化經驗和感覺結構能夠有效地減少編碼、解碼之間的文化落差,而相似的“文化能力”,能夠促使這些地區(qū)電視劇交流日益活躍。中國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所遭受的文化折扣程度普遍較低,這就使得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的傳播更為順暢。因此,我們應該牢牢抓住這一優(yōu)勢,并將其重視起來,強化我國國產電視劇于東南亞地區(qū)的文化接近性元素,實現(xiàn)更有效的傳播。與此同時,漢語也在東南亞地區(qū)廣泛使用,我們應該抓住有這一有利因素,在華人之間形成較強的文化親緣性,依托于相同的語言、文化、習俗,生產與出口更多與東南亞地區(qū)文化接近較強的電視劇影視產品,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
(二)凸顯東方文化價值觀,強化共鳴
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都屬于“大中華文化圈”,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可以說是同本同源,這是我們相比于西方電視劇出口大國來說在東南亞的一大優(yōu)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東南亞地區(qū)各國的民族意識也在不斷覺醒,他們迫切希望擺脫西方價值觀的束縛,開始強調東方價值的回歸,并提出了以“東方文化觀”作為指導國民意識的準則,這為中國電視劇作品進入東南亞市場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的參考。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強化“中華大文化圈”的概念,創(chuàng)造出更多符合東方文化價值觀的作品,是我國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優(yōu)勢鞏固、加強。
(三)我國國產電視劇應該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品牌
我國國產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還未形成一個固定的受眾群體,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屬于我們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一方面,我們在題材多樣化的基礎上,著重推出具有我國優(yōu)勢的電視劇產品,例如歷史劇、宮廷劇等,依托于我國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優(yōu)勢。與此同時,我們應站在更高的文化角度,除了著重以歷史劇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品牌之外,我們還要積極地拓展其他題材,滿足東南亞觀眾新的文化消費需求。我們要學習其他電視劇出口大國的長處,對其電視劇制作、服裝、道具、題材、音樂等各方面加以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并加大我國電視劇出口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偶像明星的號召力,采用兩國演員合作等形式加大影響力度。使中國國產電視劇在具有自己文化品牌的特性下也拓展國際視野,獲取東南亞地區(qū)受眾的認可。
(四)樹立明確的受眾意識,優(yōu)化營銷策路
我國國產電視劇需要將市場和受眾做為導向,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通過對東南亞地區(qū)的受眾進行分析,了解他們的收視習慣和觀看需求,在電視劇的表達方式上充分考慮東南亞受眾的收視心理,用相對淺顯易懂的方式表迖和傳達中國文化與特色,從源頭上減少東南亞地區(qū)受眾的接受障礙,減少國產電視劇傳播過程中的“文化折扣”,在題材和內容的選擇上都要一定程度上契合東南亞觀眾的觀看需求,采用“投其所好”的方式,生產一些與東南亞本土電視劇在劇情設置、演員運用、節(jié)奏把握、沖突設置等方面相似的電視劇,適應東南亞地區(qū)受眾觀看電視劇的品味,以期培養(yǎng)他們對中國國產電視劇的收視習慣,形成固定的首飾需求與固定的“粉絲人群”而在營銷階段,我們也需要進一步進行優(yōu)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也應考慮到東南亞觀眾的收視習慣,包括字幕、配音等,提升電視劇的制作質量,加大我國國產電視劇的海外競爭力。并且我們要重視以國家為單位的營銷額策略,舉行大規(guī)模的宣傳活動,擴大中國大陸電視劇的東南亞地區(q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電視劇的銷量,提升市場占有率。
三、結語
在國家逐漸強調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大背景下,國產電視劇在對外傳播中承擔著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通過開拓海外市場來加快國產劇“走出去”理應成為國家文化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我們亟需深入分析中國大陸電視劇在東南亞地區(qū)傳播中的障礙和阻力,改變當前傳播格局,拓寬我國電視劇作品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影響力。
本文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