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音樂有效教學探討

作者:張彥寧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3-10人氣:1275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音樂教學中,因受歷史音樂教學遺風和師資教學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音樂這一學科的教學模式還相對落后,大都還停留在一個“灌溉式”教學基礎上,課堂氣氛僵化呆板,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層面上,壓抑了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為上課而上課,而非喜歡上這一學科。特別是初中這一重要階段,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這一代未成年的當代初中生,也就是所謂的“90后”,他們的思維更為活躍、反應更快捷、活潑好動且極具個性,需要我們老師更為用心的引導和規(guī)范。

二、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的有效策略

    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完成,而并非是一人獨呤便能達到的。

1. 靈活滲透,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可以看出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讓他們“愛”音樂,才能將他們的心抓住,才能使他們在學生中產生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新意念,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

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入手,受現(xiàn)在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能接處音樂時候多得多如:電腦、手機、電視機、MP3、商店等等,這就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絕佳機會。例如:教學中有關基本音符和拍子的知識,如果只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是遠遠不夠的,一是,學時短,‘課上會,課下忘’的可能性很大,二是教學內容學生不一定喜歡,過于老套這些都影響教學質量。這時我們就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外作業(yè)”。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可以聽到不同的歌曲、音樂,但你們都知道這些歌曲的音符和拍子嗎?你們真正了解它們嗎?能真正意義上了解你們所喜愛的哪些曲子嗎?”,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老師布置作業(yè),可命題為“我最喜歡的音符和拍子”,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并在下節(jié)課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進行邊劃拍邊演唱。本身就是基于自己喜歡的作品基礎上,這樣學生的記憶就會更深刻,也會在日后生活中不自覺得注意自己喜歡自的樂曲的音符和節(jié)拍特點,也愛學。在生活中引導學生學習音樂語言,有利于學生認識、理解新知識,還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

2. 聽、唱、動結合的情境式教學。

堅持體驗性音樂教學,使音樂審美教育始終具有獨特的感情色彩,讓學生融入其中,在音樂中體驗情感,并能有所領悟,也是音樂有效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如:在教《國歌》、《七子之歌-澳門》這二課時,首先,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關我國歷史和政治的事件或小故事,以引為教學做好情感鋪墊;其次,讓學生聽,讓學生在聽后說出自己對歌詞的理解及感受,讓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最后,老師可以根據(jù)節(jié)奏以及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性演唱安排,可以半對半分組、男生,女生各一組,也可以分小組,讓不同的小組負責演唱不同的部分,讓整首歌曲中情感的高、低、強、弱都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如《國歌》在唱到“起來!起來!起來!”歌曲中用了附點音符和漸強記號充分地表達了中國人民不屈不饒,英勇頑強的精神。通過此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作品的內涵有更深切的體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3. 運用多媒體,進行視聽同步教學

    如果單純對音樂而言,哪我們需要的是聆聽,音樂作品是聽覺藝術,我們要做的是在聽的過程中感知、聯(lián)想、想象。但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的是一群心智尚不成熟的少年,如果讓他們靜下來,自主的去品一首音樂作品還是不太現(xiàn)實。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現(xiàn)在的教學“核武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可以集視、聽、唱、賞于一體,能全方位地滿足學生的感官刺激,實現(xiàn)高標準的視聽同步。例如,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音樂之聲》、《貓》等一些高質量的藝術作品??梢酝貙捚渌囆g視野,豐富其聽覺感受,加強其審美情趣,在觀看畫面,聆聽音樂之中學生就會充分理解和認識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其中。當然,并非只有多媒體才可實現(xiàn)“視聽同步”,錄像、投影儀、音響,只要組合得好,效果同樣不錯。

4. 同步互動緊跟學生思想

    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教材歌曲學生都不太喜歡唱,這也是目前音樂教學的難點之一。教學中如果老師的思想不能與學生產生共鳴也很難有好的教學效果。這時,教師們就將流行歌曲作為一個可以深深挖掘的大寶庫吧、對于這些學生喜歡、充滿時代氣息、歌詞新鮮、旋律變化豐富的歌曲,教師只要善于鑒別、分析和正面引導,對于音樂教育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如:羅大佑的《童年》和羽泉的《彩虹》等等。將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教學中,可以不僅增加師生感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促進教師再學習。

總之,科學、合理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推動力,音樂教師要學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要與時俱進的開發(fā)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熱愛音樂,推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整體提高。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