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從目的論看“兩會”中外記者招待會中口譯員的主體性-思政論文

作者:戴媛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4-28人氣:1557
20世紀70年代,德國的功能派翻譯理論家提出了翻譯行為論與翻譯目的論,并將此確立為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內容。目的論認為,所有的翻譯都要遵循三個準則,即目的準則、連貫準則和忠實準則。
目的準則是翻譯的首要規(guī)則,指翻譯應能在譯語情境和文化中,按譯語接受者期待的方式發(fā)生作用。決定翻譯過程的根本原則是整個翻譯活動的目的。目的準則用來解決意譯與直譯、動態(tài)對等和形式對等、靈活的譯者與保守的譯者等總讓人進退兩難的問題。就是說,特定翻譯任務的目的要求的可能是意譯,可能是直譯,也可能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其他策略,這都是依翻譯所服務的目的而定。
譯者所能做的并且應該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至少對目標語文化接受者可能有意義的文本。用弗米爾的話說,譯文應當符合“篇內一致”,(Nord,2005:41)即連貫準則。連貫原則要求譯者考慮接受者的背景知識和實際情況,譯本必須最大限度地做到語義連貫,以便譯文接受者能夠理解其義。
然而,由于翻譯是將前人所提供的信息再現(xiàn)出來,因此可認為譯文和對應的原文存在某種聯(lián)系。弗米爾把這種聯(lián)系成為“篇際一致”或“忠信”,(Nord,2005:41)這就是第三條準則,忠實準則。這一原則規(guī)定,一旦壓倒一切的目的原則和語內連貫原則實現(xiàn)之后,譯本和原本兩者之間必須仍然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不過對原文忠實的程度和形式取決于翻譯的目的。
2記者招待會口譯及口譯目的論
2.1記者招待會口譯
每年三月,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京召開。在此期間,國家總理都會召開一場中外記者招待會。作為一個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來自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收看招待會的觀眾也來自世界各地,因此,現(xiàn)場口譯員在會上扮演重要角色。
兩會期間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的口譯主要是交替?zhèn)髯g,工作語言為英語和漢語,且以漢譯英居多。在口譯任務中,發(fā)起者和委托人都是政府,譯文接受者包括現(xiàn)場聽眾和通過其他渠道了解招待會情況的中外人群。原語作者通常是召開發(fā)布會的總理、記者或其他政府高層官員。口譯員一般來自中國外交部翻譯室,如2004年口譯員為戴慶利,2005年口譯員為雷寧,2006年到2008年的口譯員均為費勝潮。他們都是國內著名的口譯工作者,代表著最高層次的口譯水平。
總理記者招待會內容和性質的特殊性也使其口譯工作具有其他類型口譯沒有的特點。例如,此類官方記者招待會從來離不開政治??谧g員的翻譯必須格外小心,避免犯些“政治性”錯誤而影響國家形象或國際關系。另外,總理在招待會上的發(fā)言相對一般口語來說,比較正式,且有不少關于國家政策、立場的表述,因此譯文在選詞、結構、文體風格等方面也要相對正式。
2.2口譯目的論
陶友蘭,鮑效英(2008)根據(jù)目的論的三個準則,結合口譯特點,概括出三個口譯目的論準則:
1.口譯活動為了達到目的,可以采取多種策略,殊途同歸。在口譯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達到跨文化交際成功??谧g的“現(xiàn)時”、“現(xiàn)場”、“限時”的特點決定了口譯的標準比筆譯的標準要寬松些,只要保持“準確”和“流利”就可以了。
2.口譯人員可以凸現(xiàn)很強的主體性。口譯員以翻譯綱要為指導,從特殊的翻譯任務中總結出譯語的交際目的,交際目的則使口譯員決定如何完成翻譯任務。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口譯員是個起著積極作用的專家,掌握使用何種翻譯手段達到譯語目的。因此,口譯員無需拘泥于原語的形式約束,而是重在傳意溝通。當然,口譯員也要負責任,在許可的范圍內明確自己的權限,遵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谧g員的主體性是要受到“忠誠”原則制約的,口譯員不能胡譯、亂譯、隨便篡改原語、歪曲說話人的意圖。
3.口譯的首要法則是“準”,不能脫離說話人的宗旨。也就是說,口譯內容與原語是緊密相關的,很大程度上是原說話人的“影子”。(陶友蘭,鮑效英,2008:4-5)
本文將選取口譯目的論的第二個準則為切入點,以歷年兩會期間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的口譯實況記錄為語料,分
析口譯員如何在口譯活動中發(fā)揮主體性。
3口譯員主體性實例分析
功能翻譯理論將翻譯視為一種人際互動。在此過程中,譯者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記者招待會中,口譯員要滿足交流雙方的需求,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協(xié)調發(fā)言者與聽眾之間的關系。
在兩會期間為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口譯的口譯員都是政府工作人員,來自外交部翻譯室,因此他們首先要保障準確清楚地傳達總理的意圖,并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
例1:
溫家寶:我深知這件事情的困難。我曾經(jīng)講過,今年恐怕是中國經(jīng)濟最困難的一年。難在什么地方?難在國際、國內不可測的因素多,因而決策困難。
費勝潮:Iknowfullwellhowdifficultthisjobcanbe.IoncesaidthatI’mafraidthisyearcouldbethemostdifficultyearforChina'seconomy.Why?Itisdifficultbecauseofalotofuncertaintiesbothinsideandoutsidethiscountry.Itmakesitmoredifficulttomakedecisions.(2008年溫家寶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
例2:
ReporterfromCNN:…ThereisturmoilandviolenceinTibet.AndChinaisaccusedofcrackingdownonpeacefuldemonstrationsthere.TheDalaiLamacallsitaculturalgenocide……Taiwanthisweekendwillholdelectionsandreferendum.IftheTaiwanesevotersapproveaproposalinthereferendumthatTaiwanreapplytotheUnitedNationsasTaiwan,willyouconsiderthatadefacto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Andifso,willChinagotowartostopthat?AndnowthatChenShui-bianissteppingdown,doyouthinkthereisanybetterprospectforyoutositdownwiththenewpresidentinTaiwan?費勝潮:……我們知道最近在西藏發(fā)生了騷亂和暴力的事件,而有人指責中國鎮(zhèn)壓了和平的示威游行,而且達賴也指責中國在進行所謂的“文化滅絕”……很快臺灣地區(qū)將舉行選舉和公決,如果公決當中的議案被通過,也就是說選民通過選票認為應該以“臺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lián)合國的話,中方是否會認為這等同于事實上的“臺獨”宣言?那么是否中方會采取行動來制止這一做法?另外,現(xiàn)在陳水扁即將下臺,您認為是否您和未來臺灣新的所謂總統(tǒng)進行對話會出現(xiàn)更為光明的前景?(2008年溫家寶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在例1中,口譯員在翻譯“難在什么地方”時并沒有保留原文的形式,而是將其翻譯成“why”,并與后面的“because”照應。從目的論角度看,盡管這樣翻譯改變了原文形式,但成功達到了交流目的,傳達了原文意圖,并且節(jié)省了現(xiàn)場寶貴的時間。在例2中,外國記者的提問里涉及到許多政治敏感性的詞語,如“culturalgenocide”,“gotowar”,“presidentinTaiwan”等,在翻譯成中文時,口譯員注意到對這些敏感詞匯和表達進行主動“掩飾”,如在“文化滅絕”和“臺灣的新總統(tǒng)”前增譯“所謂的”,把“中國發(fā)動戰(zhàn)爭”轉化成“采取行動來制止”。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譯目的的指導下,譯者可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選擇翻譯策略,而不必拘泥于原語的結構。
充分傳達發(fā)言者意圖并不意味著忽略聽眾的接受程度。事實上,在弗米爾的目的論理論框架里,決定翻譯目的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受眾——譯文的接受者,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以及交際需求。(Nord,2005:15)口譯員在翻譯時,也必須考慮到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為了成功達到翻譯目的,在確?!爸艺\”的前提下適當發(fā)揮主體性,調整翻譯方法。
例4
溫家寶:加強兩岸經(jīng)貿關系,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加強合作、互利共贏”,這是一條根本原則。
費勝潮:IthinkourpolicytodevelopingeconomicandtradetieswithTaiwancanbesummedupasfollows:thatistostepupcooperationandtoseekwin-winandmutuallybenefitcooperation.Thisisafundamentalprinciple.(2008年溫家寶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
例4的譯文省略翻譯“用八個字”,對聽眾理解原文不僅沒有影響,反而有幫助。讓外國聽眾知道這條原則是用八個中文字來表達的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將“忠實”地其翻譯出來,只會增加聽眾的理解負擔。
4結論
21世紀,各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口譯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新聞發(fā)布會口譯,是一項艱巨且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在國家對外交流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以功能翻譯理論的目的論為理論基礎,從歷年兩會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口譯實錄中選取大量實例,研究口譯員主體性在新聞發(fā)布會口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在口譯正式開始前,口譯員可以通過研究翻譯大綱和原文,進行主動的研究和準備工作;在口譯過程中,口譯員在一定的“忠誠”范圍內,可以根據(jù)翻譯目的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而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上的約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