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在影片中的抒情與達意
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決定著整個影片的成敗。一首恰當的電影音樂能夠讓觀眾在若干年之后仍然能夠回憶起電影的情節(jié)。電影從無聲發(fā)展到有聲的過程,就是電影音樂不斷繁榮與成熟的過程。早期的電影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很難做到聲音與畫面的同步。那么為了渲染影片的氛圍,調動觀眾的情緒,只能由音樂家在現場演奏與影片風格相似的音樂來達到這種效果。在電影發(fā)展的初期階段音樂就扮演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發(fā)展至今,音樂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功能也更成熟。電影中的音樂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按照聲源不同可以分為畫內音樂和畫外音樂;按照音樂出現位置的差異可以劃分為片頭曲、片尾曲、插曲和主題曲等。但是無論按照哪一種標準進行劃分,音樂都在影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音樂本身所表現出來的音樂形象也是不同的,即使是現成的音樂也承載著特定歷史年代的內涵,表現了作者特定時空下的態(tài)度,放置影片中,通過音樂本身所形成的約定俗成的音樂形象來感染觀眾。如果是專門為電影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那就必須符合電影片段和整體風格的要求。綜上,音樂在影片中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承載著抒情與達意的重要功能。
一、歌曲的抒情與達意功能
電影是一種視聽結合的藝術形式,人的視覺和聽覺是最為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能夠在第一時間接受電影傳遞出來的信息。它存在的形式更直觀、更直接,能夠迅速引起觀眾的注意力。
首先,主題歌曲的的抒情作用。主題歌對影片內容起著高度概括作用,它揭示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利用歌詞、旋律等主題歌一般與影片的整體氛圍是相契合的。比如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音樂具有象征和暗示的作用。影片講述了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阿甘一生的傳奇經歷,他雖然智力不如別人,卻具有誠實、勇敢和拼搏的品質,最終克服了身體上的缺陷,取得了正常人都無法獲得的成就,創(chuàng)造了奇跡。影片的配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的阿甘經歷了美國50年代到90年代的歷史時期,為了渲染不同歷史時期的氛圍,配樂選取了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作為背景,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音樂,爵士樂、搖滾樂、鄉(xiāng)村音樂等,也有很多諸如貓王和約翰·列儂的經典老歌。這對于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些旋律毫無疑問會勾起他們對那個年代的美好回憶。再如美國動畫影片《獅子王》講述了小獅子辛巴經生、死、愛、責任等生命中種種的考驗,最后終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寶座的故事。曾榮獲1994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主題曲兩項大獎,影片中充滿了多種多樣的音樂元素和音樂風格?!稑s耀大地》作為影片的主題音樂在片中多次出現,貫穿全篇,在不同的場合先后出現,承上啟下,抒情達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演奏方式來表達特定的內涵。比如通過旋律的高潮和急轉來暗示小辛巴日后所要承受的磨難和大起大落的命運。
其次,插曲的抒情作用。插曲是插入在影片中的歌曲,它的出現一般是為了表現特定的插曲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要遵循音畫統(tǒng)一的原則,插曲所表達的情緒要與畫面所傳遞的情緒相同,渲染畫面的氣氛,進而強化畫面的感染力。比如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影片中的插曲《酒神歌》,這是在釀酒之前祭祀酒神所倡的歌曲。歌詞很簡單,只有幾句,曲調完全符合陜西音樂的特點,一群釀酒伙計用粗狂的嗓音演唱出來,曲調高昂,充滿激情,既顯現了高粱酒的醇烈,也表現出了伙計們們的喜悅心情。通過歌詞我們也可以看出西北人民的樸實與善良,為影片中體現的熱血沸騰的氣氛增色不少。
二、配樂的抒情與達意功能
配樂與歌曲同為電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之處在于配樂是沒有歌詞的,一般表現為樂器演奏的形式或者是無歌詞的人聲哼唱。歌詞能夠準確的抒情達意,將音樂所承載的情感通過文字直觀的呈現出來,這種方式更加清晰、明了。但這也是其弊端,過于的直白就缺少了幾分含蓄、朦朧的意味,而配樂的功能恰恰在于彌補這種“缺陷”。
首先,主題音樂的功能。主題音樂通過旋律來對電影的內容進行高度概括。一般而言,主題音樂會在影片發(fā)展的過程中多次出現,即貫穿劇情發(fā)展始終。這種音樂形式能夠深入到劇情發(fā)展的核心部分,推動者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主題音樂最常出現的一種類型是用來表達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命運,或與性格相關的音樂,它能夠集中體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再現了二戰(zhàn)期間納粹黨對猶太人所犯下的殘酷的殺戮罪行。電影配樂中有許多小提琴獨奏的樂段,小提琴的哀婉動人的旋律貫穿影片始終。小提琴的音高很高,特別適合表現充滿戲劇性的強烈情感,將戰(zhàn)爭背景下猶太人的凄涼、無助的心境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泣如訴的刻畫出了這個民族所承受的無盡災難。
其次,場景音樂的功能。場景音樂是為影片的具體場景或某個片段專門設計的,它只與該片段的情緒相吻合。出現的范圍受到具體的限制,一般會在影片中的高潮點或是重要情節(jié)出現,幫助觀眾理解影片所蘊含的主題寓意和深層內涵?!队赂业男摹分v述的一場發(fā)生在蘇格蘭的古代戰(zhàn)爭,蘇格蘭的音樂是極具異域風情的。影片的開始觀眾就被高高的山嶺、青山綠水的田園以及生活樸實載歌載舞的蘇格蘭人民所深深吸引,伴隨著蘇格蘭的悠揚的風笛聲,畫面與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毫無違和感。在這種情境下,音樂不再作為音樂的附屬品而出現,音樂與畫面處于同一個審美系統(tǒng)內,是地位平等的兩個審美元素,如果去掉音樂就會嚴重損害畫面的感染力。同時,影片中和音樂顯示出了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音樂客觀上交代了影片發(fā)生的年代和背景。
三、音樂表情達意的途徑
無論是電影音樂還是普通音樂,它們都不是簡單的音符和旋律的疊加,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耗費作曲者的無數心血和精力,音樂之中凝聚的是藝術家濃濃的感情。放置于電影之中,它存在的意義依然沒有改變,仍然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只是對象有所改變,從表現藝術家的心境轉向表現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那么,音樂是如何在電影中發(fā)揮著表情達意的作用,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這一功能呢?
首先,通過營造氛圍來表達特定的感情。影片音樂是對影片內容的一種精確而濃縮的闡釋,恰當的音樂能夠為影片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氛圍,為影片營造出意境,傳達出導演的思想、人物的感情,強化影片的審美效果。比如電影《泰坦尼克號》。這是一部經典的愛情影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觀眾。隨著電影的流傳,影片的主題曲《我心永恒》也成為傳唱的經典。這首歌曲由好萊塢著名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納精心打造而出,具有濃郁的愛爾蘭民族特色,曲調婉轉悠揚、凄美動人。旋律起伏跌宕而又變化多端,開始的部分平緩激昂,然后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變得纏綿悱惻,結尾的地方又蕩氣回腸。雖然歌曲只有短短的四分鐘,但著實讓觀眾感受了情緒的起伏波動。當杰克和瓊斯在船頭伸開雙臂展翅飛翔時,影片的發(fā)展進入了高潮,這時主題曲也進入了纏綿悱惻的部分,聲音和畫面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動了觀眾的心。這是影片的經典鏡頭,通過這個鏡頭觀眾可以感受到杰克和露絲濃濃的愛意,音樂在此情境下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觀眾透過大熒幕感受到了影片中所傳遞出來的濃濃的愛的氛圍,感受著主人公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是音樂讓這個電影片段變得更加蕩氣回腸。
其次,通過深化主題來傳遞影片的主題意蘊。電影音樂既具有普通音樂的性質,同時作為一種專門性質的音樂,它是傳達導演意圖的重要手段能夠通過深化影片的主題來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電影中的所有元素比如燈光、道具、服裝等都是為了烘托影片的主題而存在的,音樂存在的意義亦是如此。《流浪者》我國較早引進的幾部外國電影之一,電影諷刺了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影片一經引入就獲得了中國觀眾的喜歡,尤其是影片中的歌曲更是成為那個年代傳唱的經典?!独澲琛贰尔愡_之歌》《愛情來到了我的心間》等等極具印度民族色彩的音樂深深的打動了中國觀眾的心。尤其是《拉茲之歌》,這是影片的主題曲,影片從始至終這首歌曲無數次響起,描述了流浪者的悲慘生活,唱出了像拉茲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被邊緣化的窮苦人民的心聲,歌聲每一次響起不禁使觀眾潸然淚下。拉茲每次以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唱起這首歌時,都進步加深了觀眾對影片主題的理解,極具有諷刺意味?!肮驴嗔尕辏端藿诸^,”拉茲唱響了屬于自己的命運之歌,也無情的給了這個殘酷的社會一記響亮的耳光,使觀眾認識到了等級懸殊的印度社會狀態(tài)。
綜上,抒情達意是電影音樂最重要的審美功能。本分別選取了不同類型的電影音樂進行分析,而且詳細闡釋了音樂抒情達意的途徑,以期能夠對電影音樂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