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的中國形象演變過程
從美國自身的歷史文化語境來考察對中國形象進行考察,有其片面性,但同時也有真實性一面的反映。總之作為一個“他者”形象出現(xiàn)在美國文的學作品中,并通過文學作品將這一“他者”形象廣泛傳播,這種理解加深了讀者對中國形象的認識。
首先,美國文學中的中國形象的認識渠道是多方面的。美國主流文學建構的海外中國形象深受歐洲人的影響。早期歐洲人是懷著無限的向往與欽佩的眼光來看待當時的中國,對中國當時的政治制度、手工業(yè)制造、哲學思想等佩服不已,贊不絕口,這也影響了美國主流社會對中國的看法。早期美國主流社會對中國形象的印象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形成的。此后在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社會的軟弱無能,使早期在歐洲人眼里建構的中國形象逐漸瓦解,與此同時,深受歐洲觀念影響下的美國也在逐漸轉(zhuǎn)變早期腦海中形成的中國形象,此時的中國成為嘲笑的對象,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在。美國主流社會對中國形象的了解除了通過歐洲以外,還有兩個渠道:一是來到美國謀生或?qū)W習的中國人;二是美國傳教士關于中國的描述。這些共同構成了美國主流文學中的海外中國形象的來源渠道??偟膩碚f,美國人對于中國形象的認識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不盡相同,存在著差異。
其次,美國文學的中國形象的演變過程是一個復雜、動態(tài)的演變過程。從歷史來看,在逐漸了解中國的過程中,美國作家關于中國形象的書寫也在變化,可以說美國視野里的中國形象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長期以來,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東方國度。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加深了人們對中國的這種想象。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義和團英勇抵抗外國入侵的背景下,美國看待中國的觀念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一種中國威脅論的觀念在美國主流社會話語體系中彌散開來。狡詐、陰險的傅滿洲形象成為這個時期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主流。20世紀初,這種情況有所緩和,但是一種拯救中國的心態(tài)深深在美國文學中扎根,如《被摧毀的大地》、《中國女孩》等作品就是這種思想的代表?!瓣惒槔怼边@一人物形象的出現(xiàn)是美國文學自身對中國形象的轉(zhuǎn)變的典型標志。畢格斯發(fā)表的一系列以陳查理為正面形象的人物,聰明、謙恭是這個人物給人的印象??梢哉f,美國文學對于中國形象的演變經(jīng)歷了從崇拜到憐憫、失望,同情再到仇視的復雜演變過程。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文學才能百花齊放,姿態(tài)萬千。盡管在美國文學中,中國形象或是天堂或是地獄的描寫方式很是片面,但這種在一定歷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國形象為我們了解歷史、了解文學下的隱含觀念是十分有益的。
欄目分類
- 壯族非遺文化融入高職美術教育的路徑探索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計中的應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與當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的視角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