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論《史記》中曹無傷告密及被殺的原因

作者:賈知洵來源:《芒種》日期:2015-09-12人氣:4486

《項羽本紀》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力作,而《鴻門宴》又是《項羽本紀》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從古至今,歷代學(xué)者對有關(guān)《鴻門宴》的情節(jié)、人物、表現(xiàn)手法以及影響等諸多方面都進行過詳細地剖析,尤其是有關(guān)《鴻門宴》中的人物形象,更是受到接受者極大的關(guān)注,不僅主要人物形象,如項羽、劉邦、張良等人,就是一些次要的人物形象,如范增、樊噲、項伯等人,也成為大家研討的對象。在研究項羽這一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塑造時,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似乎還沒有得到大家足夠的重視,那就是曹無傷。是不是項羽愚蠢而又沖動的行為(包括言辭)直接導(dǎo)致曹無傷被劉邦“立誅殺”的呢?曹無傷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曹無傷之死,就離不開曹無傷這個人物形象。在《史記》全書中,“曹無傷”作為人名僅僅出現(xiàn)在《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凡6次,并且均出現(xiàn)在鴻門宴這一歷史事件中?,F(xiàn)將這6次的文本摘錄如下:

《項羽本紀》記載如下:

1.項羽遂入,至于戲西。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橫線為筆者加注,下同)

2.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p>

3.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高祖本紀》記載如下:

4.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guān),關(guān)門閉。聞沛公已定關(guān)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guān)。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庇郧蠓?。

5-6.沛公從百余騎,驅(qū)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從以上文本記載來看,《項羽本紀》里只記載了曹無傷告密的內(nèi)容,而沒有具體記載告密的原因,但是在《高祖本紀》里則把這一點補足了。其原因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而感到恐慌;第二,曹無傷想要自保乃至“欲以求封”。

曹無傷之所以感到恐慌,是因為聞項羽大怒,欲攻沛公。曹無傷的這種恐慌感應(yīng)該主要來自于兩方面的心理壓力:一方面是項劉雙方軍事集團實力的懸殊對比,以及所預(yù)示的項勝劉敗的必然趨勢。心理學(xué)認為,對于恐慌者來說,他會用自己設(shè)計的對未來事件的不利預(yù)測恐嚇自己,引起他對未來的恐懼,使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在其意識中變成現(xiàn)實“可行性”;此外,心理學(xué)還認為恐慌是主體受作為嚴重威脅生命的信號的超強刺激物作用而形成的。這種刺激物的特征是力量超乎尋常、突然、短暫而單一。而項羽對戰(zhàn)敗的敵人所施行的滅絕人性的殘酷打擊正是帶給曹無傷恐慌心理受到嚴重威脅生命的信號的超強刺激物。

對于第一個方面,雙方軍事集團實力的對比,司馬遷在《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進行了精煉的描述。

《項羽本紀》記載如下:“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高祖本紀》記載如下:“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p>

從《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的記載來看,兩者大致相同,但又有著各自的側(cè)重?!俄椨鸨炯o》在陳述完雙方的兵力對比之后,又陳述了雙方的駐兵地點:項羽“在新豐鴻門”,劉邦“在霸上”。這一陳述強調(diào)了劉邦集團在地理位置上距離項羽集團是非常近的,隨時處于項羽集團軍事打擊的勢力范圍之內(nèi),這對于劉邦集團是極其不利而又危險的。之后在鴻門宴劉邦與部下研究逃席的一段情節(jié)中,司馬遷又兩次強調(diào)了新豐鴻門與霸上兩者間的危險距離:第一次是以陳述的方式表述的:“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項羽本紀》)第二次又借劉邦之口加以強調(diào):“從此道(指“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作者注)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保ā俄椨鸨炯o》)可見,在鴻門宴這一情節(jié)中,司馬遷三次強調(diào)項羽集團與劉邦集團近在咫尺,意在表明此時是項羽集團消滅劉邦集團的最佳時機。而在《高祖本紀》中,司馬遷在陳述完雙方兵力后,又引用了當時對雙方兵力夸大的傳聞:項羽“號百萬”,劉邦“號二十萬”,以此突出雙方兵力的巨大懸殊,從而引出劉邦集團“力不敵”的必然結(jié)果。

不僅如此,從雙方的軍隊士氣來說,項羽也占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一方面司馬遷對于剛剛結(jié)束鉅鹿大戰(zhàn)的項羽軍團作如是描述:“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绷硪环矫妫瑢τ趧罹o守的函谷關(guān),項羽使黥布等很輕易地就攻破了。

由此可見,項羽軍團此時實力正大、士氣正盛,劉邦確是“力不敵”的。在這種情況下,曹無傷自然會認為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項勝劉敗是不可避免的事實。而自己作為劉邦集團中的一員,必然要受到戰(zhàn)爭的波及乃至于被殺。這是他感到恐慌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項羽對戰(zhàn)敗的敵人所進行的殘酷打擊。鉅鹿之戰(zhàn)結(jié)束后,項羽一夜坑殺了二十余萬秦軍降卒。雖然,項羽坑殺秦軍降卒的因素很多,如諸侯軍因早年的徭役與秦軍結(jié)下的仇怨,使得軍心不穩(wěn),難以統(tǒng)率;長平之戰(zhàn)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降卒的戰(zhàn)國遺風(fēng)對項羽的影響等。但是項羽心胸狹隘而且多疑殘暴也是導(dǎo)致秦軍降卒被坑殺不爭的事實。對于曹無傷而言,在項羽坑殺二十余萬秦軍之后,他恐怕不會冷靜、理性地分析項羽這一殘暴手段背后的多方面原因,而是更容易看到最表面的結(jié)果——降楚的二十余萬秦軍,除了章邯、董翳做為主將;司馬欣曾有恩于項氏而免遭厄運之外,其余人等一律被集體坑殺。這必然會給曹無傷一種心理暗示:按照新安的坑殺事件來推測,如果劉邦戰(zhàn)敗,任左司馬的曹無傷這樣一個低級軍官,必然在被集體處死的范圍之內(nèi)。這自然也是使曹無傷感到恐慌的另一個原因??傊?,雙方兵力的巨大懸殊以及項羽對敵人的殘暴必然帶給曹無傷心理極大的恐慌感,這是促使曹無傷告密的第一點。

促使曹無傷告密的第二點是曹無傷想要自保,并且希冀進一步借此求封。這一點應(yīng)該也源自鉅鹿之戰(zhàn)的影響。鉅鹿大戰(zhàn)之時,司馬欣曾勸章邯主動降楚,《項羽本紀》記載說:“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于中,下無可為者。今戰(zhàn)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zhàn)不能勝,不免于死。愿將軍孰計之?!倍潞?、司馬欣等降楚后都得到了重用:“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辈⑶覂扇硕家虼硕苊饬嗽谛掳渤悄媳豢託⒌拿\。這無疑也會給曹無傷一種心理暗示:主動降楚,并且立有大功,不僅會免于被坑殺的厄運,也許還會得到豐厚的封賞回報。

因此,鴻門宴與其說是一個劍拔弩張的險地,不如說是項羽為接受劉邦臣服所舉行的儀式,他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才是滅秦的第一功臣,是所有諸侯的上將軍。既然劉邦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項羽的臣服,那么,所謂的“懷王之約”——先入關(guān)者為關(guān)中王之爭也就不存在了。余下的事就是作為諸侯上將軍的項羽引兵進入咸陽,接受子嬰的投降并殺掉子嬰。從后來事情的進展來看,也確實如此?!绊椨鹨魍老剃?,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睆氖虑榈陌l(fā)展,我們再來看曹無傷告密的內(nèi)容,他共說了三點:“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第一,“關(guān)中王”的稱號和利益劉邦已無條件地讓給了項羽;第二,子嬰投降并被立即殺死,項羽的國恨家仇得報;第三,珍寶全都被項羽運往彭城,而且還捎帶著婦女東歸。其中第一和第三點從劉邦欲王關(guān)中的本質(zhì)上來看都比較屬實,但是“使子嬰為相”這一點卻是子虛烏有。在《高祖本紀》中記載:“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艘郧赝鯇倮?,遂西入咸陽?!睆倪@段記載來看,劉邦對待子嬰只是暫且收押,以后再做處理,根本沒有想任子嬰為相的打算。因此,曹無傷所謂的“任子嬰為相”乃是妄言。而曹無傷之所以向項羽夸大乃至歪曲事實,應(yīng)該有兩個目的:第一,曹無傷在向項羽告密之后,背叛劉邦集團已成事實,這件事劉邦早晚會知曉,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集團越早被消滅,自己就越安全。加之項羽仇秦舉世皆知,這里既有國仇——項羽的故國楚國被秦國所滅;又有家恨——項羽的祖父項燕、叔父項梁皆死于秦將之手。所以,項羽是無法容忍任何一代秦王活在世上,更不要說被任命為相。曹無傷就是利用這一點,在“聞項王怒,欲攻沛公”的基礎(chǔ)上,想進一步激怒項羽早日消滅劉邦,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第二,曹無傷告密的內(nèi)容越是重大、越是被項羽重視,立的功勞就越大,之后得到的封賞就會越豐厚,以確保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至于“使子嬰為相”這一事件的真?zhèn)螁栴}上,如果劉邦整個集團被消滅,就會因死無對證而變得無足輕重。所以司馬遷記述曹無傷告密的三點內(nèi)容中,“沛公欲王關(guān)中”是項羽最不能夠接受的,這是等于抹殺了項羽的滅秦功績,奪取項羽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才獲得的政治上的最高權(quán)力。“使子嬰為相”次之,這將使項羽的國仇家恨不能夠獲得最徹底的報復(fù)。而“珍寶盡有之”最次,這使項羽失去了物質(zhì)財富極大滿足的最佳機會。這三點的記述是由重到輕、由急到緩進行過斟酌的,以突顯曹無傷此時的微妙心理。于是,項羽在盛怒之下,做出“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的決定。

但是,由于項伯為了個人恩怨而夜馳沛公軍,加之劉邦與張良的政治智慧,最后促成了劉項在鴻門宴上的和解,而正是這場宴會開始前劉邦的一段鴻門說辭,不僅完全打消了項羽以武力解決劉項爭端的念頭,還讓項羽輕描淡寫地對劉邦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直接導(dǎo)致曹無傷最后被劉邦“立誅殺”。從事情發(fā)展的本質(zhì)上來說,項羽在鴻門宴未開宴之前,已將曹無傷告密的內(nèi)容全部完滿地解決了,實現(xiàn)了自己入關(guān)的目的,只不過是還沒有來得及具體執(zhí)行而已。這樣看來,曹無傷自然沒有再繼續(xù)存在的價值了,被項羽隨意出賣,而后被劉邦立誅殺也就再正常無過了。

本文來源:http://m.xwlcp.cn/w/zw/1534.html芒種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