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說對電影改編的影響
不同小說經(jīng)過不同導演的改編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風格和思想內涵。莫言曾申明他的作品任由導演增刪,這不僅極大地激發(fā)了導演的創(chuàng)造欲望和主動性,而且還為導演提供了耐人尋味的故事。但莫言小說作為電影改編的原材料,依然在敘事特征和主題思想等方面對改編后的電影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使影片呈現(xiàn)出獨特的莫言風格。
第一,莫言小說對電影敘事的影響。小說語言與電影語言存在很大的差異,將文字語言翻譯成電影語言是小說電影改編的關鍵性問題。莫言的小說有著鮮明的敘事特色,他的小說在思想、美學容量以及空間張力上達到了最大的極限敘述程度,這使得他的小說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畫面感與鏡頭感,這種先鋒式的敘事方式使得導演在改編他的小說時必須考慮敘事角度、敘事時間和敘事結構的調整。[3]傳統(tǒng)上的視角主要有用于被敘述事件的結構感知角度和通過文字表達流露出來的立場觀點、間接作用于事件的視角,但莫言小說在敘事時常采用敘述者兼轉述人的雙重視角,如《紅高粱》中,莫言以“我爺爺”、“我奶奶”這個獨特的視角成功的將歷史與現(xiàn)在整合在一起,打通了歷史與現(xiàn)代間的障礙。同時,莫言常依托本人經(jīng)驗,在作品中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人稱,這種人稱特別鐘意于對往事的勾陳,有利于作家表達主觀感受,但卻無法深入到作品人物的內心,這時莫言常在第一人稱敘述的內部設置由故事中的人物擔當?shù)霓D述人,向讀者泄露作品中人物的秘密,并預示人物的命運走向,這也是造成改編莫言小說多采用畫外音電影敘事方式的重要原因。如《紅高粱》中的畫外音起著提供欣賞角度、串聯(lián)故事、整合視角的作用;《暖》中的畫外音起著交代故事情節(jié)、提供進入人物內心世界的機會,等等。[4]
第二,莫言小說電影改編的受眾期待。文學名著的電影改編不僅能為影片提供完整而成熟的故事情節(jié)框架,而且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吸引觀眾目光,增加票房收入。莫言擅長寫人寫事,他小說中的人物是丑行與浪漫的結合體,男人粗獷豪邁、野蠻暴戾,女人美麗潑辣,掙扎在倫理道德邊緣;他的故事是飽含飄逸靈氣和幽深鬼魅之氣的鄉(xiāng)間傳奇,角色怪誕,象征意義繁復。莫言小說中遙遠野蠻充滿生命力的鄉(xiāng)間、帶著血性和靈性的對生命力的張揚為現(xiàn)代精血枯竭、靈魂浮躁的現(xiàn)代人提供了一個遐想的跑馬場,而他作品中的感覺體驗、鄉(xiāng)土敘事和傳奇建構既是帶給讀者震撼的因素,也是造成觀眾對改編影片產生期待的重要原因。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為世界讀者熟識莫言小說提供了平臺,同時也展開了對莫言小說影視改編權的爭奪,引發(fā)了文學作品影視改編的熱潮。根據(jù)莫言小說改編的《紅高粱》、《暖》、《白棉花》等都曾獲得多項大獎,執(zhí)導的都是國內知名導演,而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更使莫言小說電影改編攢足了關注度。
莫言小說具有傳奇化的鄉(xiāng)村故事、民間化的歷史視角、強烈的視覺畫面感和鏡頭切換的影像化特征,尤其是他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加重影像因素,使得他的小說產生了一種視覺審美傾向,便于導演的改編和電影拍攝,因而,吸引了張藝謀、霍建起等國內許多知名導演的關注。但并不是所有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適合被改編成電影,如何將小說文本轉化為可視的電影文本是影視界值得深思的問題。因而,在改編莫言小說時,導演們既要以小說文本為根本,又要不斷挖掘文本中的“影視”因素,這樣才能拍攝出高水平的影視藝術作品。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