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處理文化因素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影響
在西方文學中,西方文化被良好的體現(xiàn)出來,而翻譯則可以為中國讀者提供一個更方便、準確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和方法,正確合理的翻譯西方文學作品使中國的讀者可以快捷的掌握和學習西方文化知識,掌握西方文化精髓。但是文化差異是英美文化作品翻譯的一個重大阻礙。
如果從譯法的層面分析,可以將翻譯分成意譯、直譯兩種方式,翻譯家的風格也可以概括為“異化”、“歸化”兩種。異化翻譯和歸化翻譯并不是對立的,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無論應用“異化”策略還是“歸化”策略都會有一定的覆蓋、交叉情況,因此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異化、歸化相互融合的方式。如果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差異導致詞句語義空缺,可以采用“并行法”進行翻譯。比如,在影視片名翻譯中,“Waterloo Bridge”是一部非常著名的電影,翻譯者并沒有僅僅采用“異化”翻譯方法直接翻譯成“滑鐵盧橋”,而是翻譯成《魂斷藍橋》。這樣可以更好的表達影片中的一些悲傷情節(jié),也可避免受眾誤以為是拿破侖失敗的滑鐵盧戰(zhàn)場。其實,片名——“Waterloo Bridge”也就是英國倫敦的滑鐵盧橋,為了以防觀眾誤解,因此借用了我國《太平廣記》中描述的“藍橋相會”傳說,把“滑鐵盧橋”翻譯成“藍橋”,這樣不僅點明了愛情主題,也將原名中的“橋”保留了下來,同時也通過“斷橋”暗示了影片的悲劇色彩。由此可見,有機結合“異化”和“歸化”的翻譯方法不僅可以將原名的基本形式保留下來,也可以將影片的主要內容真實的傳達出來,更加合理。反而如果單獨采用異化或者歸化的翻譯方法,都不能完全的傳達出原文的信息,不利于雙方的文化交流。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作品的英漢翻譯者不僅應該擁有扎實、深厚的雙語語言知識,掌握基本的翻譯技巧,同時更重要是應該全面掌握西方文化。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西方文化,翻譯者平時應該多注意學習、積累西方文化知識,選擇一種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翻譯形式,使廣大中國讀者能夠真正的品味英美文學作品的魅力。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