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西方文化以及英漢翻譯
1. 古希臘羅馬神話方面
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學的發(fā)源地,對于西方文明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想要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首先應該深入了解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tǒng)。在整個西方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古希臘羅馬神話是重要的源泉孕育者,因此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者應該不斷學習古希臘羅馬神話的相關資料,多了解一些典故。過去,古希臘羅馬神話是許多西方藝術家的作品思路來源,如霍桑、莎士比亞、哈代、等,并且也是許多文學作品中名言、人名甚至典故的來源。比如,《烏鴉》——埃德加·愛倫·坡在這首詩的第8節(jié)中的“the Nightly shore”(源自Ghastly grim and ancient Raven wandering from the Nightly shore—)和“the Night’s Plutonian shore”(源自Tell me what thy lordly name is on the Night’s Plutonian shore!)想要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中指出地府一共5條河流,其中“shore”主要泛指“地獄”,作者采用暗喻的手法,把冬夜的漆黑寂冷比喻為冥王地府的陰森幽暗。
大多數(shù)中國讀者可能都不了解這些古希臘神話故事,因此在閱讀時也很難理解,無法深入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在翻譯的過程中也會感覺非常艱難,無法準確、形象的將原文蘊含的文化信息完全傳遞出來。又比如有這樣一句話,“He was not Pygmalion, but Frankenstein.”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譯的話,就是說“他是弗蘭肯斯坦因,并非皮各梅良。”這樣翻譯的話相信中國讀者都不懂,因為不了解這兩個人的性格、特征,這樣也就不能深入體會其中的深意。其實“Pygmalion”主要出自于一個古希臘神話:古代有一個名叫塞浦路斯的島,島上有個國王叫Pygmalion,國王用象牙雕刻了一個少女像,并且愛上了她。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往往將“Pygmalion”比喻成“享受自己創(chuàng)造的美”?!癋rankenstein”出自雪萊的一部小說,他在小說中是一個研究者,F(xiàn)rankenstein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怪物但是最后自己又毀滅了。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將Frankenstein比喻成“作繭自縛”。因此,英漢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在了解這些古希臘神話故事的基礎上完全理解原著,采用最恰當?shù)恼Z言進行轉換,使中國讀者能夠更好的品讀英美文學作品。
2.《圣經》故事方面
英美國家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宗教的影響,特別是基督教思想影響非常深遠、廣泛。通常西方人會把《圣經》作為他們的生活道德準則,《圣經》的內容深深的融入到西方文化中。在西方人的文學藝術以及日常語言中也會廣泛應用到《圣經》故事。比如,“God forbid”、“Oh,heavens”、“for God’s sake”等已經成為西方人的口頭常用語。實際上,《圣經》不單單是基督教的一部正式經典,而且也是一部內容、思想的經典文學作品。英美文學家常常為了豐富寫作題材,進而巧妙的引用《圣經》中的詞句、人物或者典故。比如,“Absalom’s hair”,本意是指押沙龍的頭發(fā),潛臺詞是“美麗反而是一種致命傷”;“Manna”在《圣經》中賜給以色列以及摩西人的食物,潛臺詞是代表意外收獲。圣經的典故以及故事也被常常應用于英美文學作品中,其中英國詩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他的《力士參孫》、《復樂園》以及《失樂園》中都采用了《圣經》里的典故。
3.詞匯代表的不同文化內涵
文化和詞匯密切相關,每個民族的語言詞匯中都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的風俗民情、政治制度、經濟、歷史、地理以及文化藝術等,但是如果文化背景不同的話,相同的詞匯代表的涵義也會有所差異。就日常生活稱呼語而言就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比如,我國中國一直以來都贊揚“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漢語中主要用“老”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尊敬,常常會也用“老王”、“李老”或者“老先生”。對于中國文化而言,年長通常代表只智慧、經驗、身份,但是西方文化中,將“Old”這個詞匯表示過時、落后于潮流等意思。并且在西方,年齡是個人的重要隱私信息,尤其是西方的女性非常忌諱他人詢問其年齡。因此,西方人一般不會叫對方“old people”、“grandma”等,通常會直呼其名。其次,中西文化的差異同樣體現(xiàn)在顏色詞匯方面,從而影響顏色詞匯含義大大不同。如,漢語常常會用“眼紅”體現(xiàn)嫉妒的情感,用“走紅”表示非常受歡迎,但是英語會用“be green with envy”表達嫉妒,“red”這個單詞僅代表“負債”、“赤字”的含義,而不帶有感情色彩,采用“black tea”表示紅茶。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