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葫蘆藝術引入地方初中美術教學的可行性探究
每個國家、民族、地區(qū)都有自己個性特征的文化,正是這些民族文化構成了世界豐富多彩的文化。當前世界美術教育呈現的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關注美術教育的文化屬性,主張通過美術教育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這一追求也充分反映在我國新一輪的基礎美術教育課程改革中,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此做了明確的表述: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文化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民間藝術尤其是地方傳統(tǒng)美術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納入美術教學課堂,融進美術教材里,突顯民間藝術的價值,通過學生主動、積極的建構方式來獲得對民間藝術的重新認識和對民間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我們近年來一直思考與探索的課題。
一、 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必要性
在目前視覺文化沖擊的環(huán)境中,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淡忘,導致優(yōu)秀文化遺產得不到重視,更難以得到繼承。而今,新的課程改革給美術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新編的美術教科書正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主要思想,注重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主動性與探究精神。教師在正常的教學實踐過程外,可以發(fā)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隨著終身教育思想的廣泛普及,課程理念的不斷更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指課堂教學,還可以延伸到課堂外。地方民間美術作為民族傳統(tǒng)美術的組成部分,與現代化并不是截然對立的,他們之間有著本質的相似性。
南通葫蘆藝術是南通地區(qū)歷史積淀的文化載體、是直觀、具體的歷史見證和物質記載。她生動的記錄、證明著南通地區(qū)歷史的發(fā)展和特征。因而將此文化引入初中教學中是必要的
二、南通葫蘆藝術作為就地資源的可行性
1.自然環(huán)境
葫蘆作為遍布世界生長、繁育能力最強的廣生態(tài)物種,從遠古就和人來結下了食用、器用的不解之緣,是人類文化根脈發(fā)生階段的不容忽視的文化元素。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莖稱為“蔓”。“蔓”與“萬”諧音,“蔓帶”與“萬代”諧音?!案5摗薄叭f代”即是“福祿壽”齊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子孫萬代”表意家族人丁興旺、世世榮昌。葫蘆在我國民間素有“寶葫蘆”的美譽,一直被視為吉祥物,與文學、藝術、宗教、神話傳說、民俗等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在葫蘆上賦詩作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
南通非物質遺產葫蘆藝術在種植規(guī)模、種植年限、國家省市級的參展數量、作品的質量在江蘇地區(qū)是唯一的,南通地區(qū)能擁有這一寶貴的民間藝術種類,是難能可貴的。
2.人文環(huán)境
素有“教育之鄉(xiāng)”美譽的南通,師資力量比較雄厚。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璦就是從南通這塊土地上走出去,推行“蘇湖教學法”,開啟了全國一代教育新風。100多年前,清末狀元張謇提出“父教育而母實業(yè)”的主張,把教育事業(yè)放在有關國運盛衰和民族存亡的高度來認識。他畢生辦校400余所,可謂教育大家。南通也因此而誕生了中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中等師范學校及中國近代教育史上諸多個第一。南通擁有一批名校長和名教師,現有特級教師100多人,其中江蘇省首批名校長、名教師6人。
南通市政府很重視,組織拍攝過專題片,全方位向外介紹南通的葫蘆藝術,海門的徐晉庭先生還專門撰寫了《葫蘆王陳寶龍》一書,經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葫蘆藝術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這一文化形式在南通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傳承人的經歷、對藝術的敏感和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促成了精湛的葫蘆藝術,在風格上與其他地區(qū)的有很大的差異性,反映了南通地區(qū)的地域文化。2010年,南通葫蘆藝術正式納入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是入住南通非遺工坊的18種民間藝術之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高速發(fā)展,現代生活方式對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據筆者與傳承人交談得知,葫蘆藝術這一文化由于兩個孫女都無意繼承,已經面臨缺少傳人無以傳承的尷尬境地。筆者渴望將南通的葫蘆藝術引入地方初中教學中,將它的區(qū)域性特點、文化內涵、審美特征、制作工藝、情感表現等多方面串聯起來研究,以此為南通的民間藝術研究添磚加瓦,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貢獻力量。
三、 初中美術教學內容在編制與設計上的針對性
南通葫蘆藝術的教學內容和設計將圍繞這幾點。
1.選擇適合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容
我國的美術教育大約集中在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這三個階段。我國的初中生年齡一般在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之間,稱為少年期。這個時期他們對各種顏色比較敏感,分析與綜合能力,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動性,對抽象材料的使用能力都有所加強。記憶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從無意識記憶到有意識記憶發(fā)展,記憶中情緒來體驗材料的興趣也增強。初中生的抽象思維正在逐漸發(fā)展,這使他們的思維活動也變得空前的廣闊。但在很大程度上,具體形象思維仍起到重要作用。
在南通葫蘆藝術課程資源開發(fā)的校本課程中,本著以采風為基礎,帶領學生們去參觀傳承人的種植,采用雕刻彩繪和鑲嵌,并巧妙利用松針,草,羽毛,植物纖維,藤蔓,樹葉等材料與葫蘆本身結合,分析和比較各個地區(qū)的葫蘆藝術特點。
2.選擇能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內容
通常初中美術開設的教材,看重對美術文化的理解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卻忽視了美術創(chuàng)作與應用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藝術作品不僅局限于形式美法則,還在于技術美及藝術功能性?,F在的教育將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不僅在于加強教學中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內容,還在于課程安排的教學內容。因此,南通葫蘆藝術校本課程的教學在這方面的內容給予加強。
3.選擇能夠拓展文化視野的內容
南通葫蘆藝術的開發(fā)和利用將進一步挖掘,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結合當代的時代特點由學生運用現代的形式和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時代的不同因而孩子們的思想也有所不同,運用葫蘆這個載體,使孩子們發(fā)揮想象,拓展思維,從而使這一民間藝術發(fā)揚光大。
四、小結
南通葫蘆藝術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與鄉(xiāng)土氣息,是與自然和生活融為一體的, 因此將葫蘆藝術引入地方初中美術教育中能增加學生對樸素 ,大自然美感的認識與體驗。對美術資源的建設和開發(fā)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也是提高美術教育的實效性、 提高美術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黃毓任 冒鍵.南通歷史文化概觀[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2]張自強.履痕:南通民間文藝家剪影[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6
[3]徐晉庭.葫蘆王陳寶龍[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5
[4]趙申.中華葫蘆文化談略[[J].中國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6)
[5]周俏紈.試論開發(fā)課程資源的途徑[J]. 現代教育科學. 2004 (06)
[6]嚴抒勤.中小學美術綜合課程建構的理論思考[J]. 中國美術教育. 2003 (02)
[7]王鑒.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 教育評論. 2003 (02)
[8]王文章.《尊重科學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J].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
[9] 錢初熹.《美術鑒賞及其教學》[M].人民美術出版社
[10]潘慧玲.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1] 馬廣海.文化人類學[M].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3.
[12] 鄭金洲.教育文化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3] 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fā)》[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4] 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15] 崔允都.《校本課程開發(fā):理論與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16]鄭海斌.中學教育心理學[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P16
[17] 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 Barrett, D., Kurian, G., & Johnson, T. (2001).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Brown, F. B. (2003). Good taste, bad taste, & Christian taste: Aesthetics in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Bychkov, O. V., & Fodor, J. (2008). Theological aesthetics after Von Balthasar. Burlington, VT: Ashgate.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