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采訪技巧
目前社會上的所有的行業(yè),都有自己所獨有的特征,以及對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方面獨特的要求。新聞業(yè)作為其中之一,也有其特殊的要求。從事新聞業(yè)的工作者們也就無疑都具有其與其他職業(yè)不同的特殊性,以及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好地位。新聞采訪其實就是新聞素材的采訪收集以及對采訪的對象的訪談的合稱,指的是記者或者是其他的相關工作者,為了了解事件的發(fā)展發(fā)生過程、基本情況或是為了完成采訪的報道工作,圍繞著采訪收集所得的新聞素材進行更深入一步的調查、分析,研究等相對比較特殊的行為。
一、制定出全面深入、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
采訪前的準備是從事新聞采訪活動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的新聞工作記者在這條類似生命線的環(huán)節(jié)上是寸步都不會讓的。甚至于不顧自己的人身安全去查清事件的真實情況,如果記者在整件事件的過程中跟著別人的觀點走,自己不做更深入一步的調查,很可能會造成錯誤的報道,扭曲了真相。常言說的好,沒有準備的戰(zhàn)爭不能打。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采訪跟采訪前所進行的準備是分不開的。不管采訪的是事件還是人物,作為一名記者都要盡自己的能力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最大量的資料,并且通過自己的整理和思考研究,從而能夠思考出全方面的,深入的提問。從而能夠做到人們常說的有的放矢。只有這樣記者才能在采訪的過程中始終處于引導和主導的位置。與此同時被記者觀察到的細節(jié)也可以成為采訪時候的提問問題,而且這樣的問題更能夠讓受訪者認同。
二、重視采訪過程中的細節(jié)
要想使電視新聞專題片變得生動形象,在新聞專題片采訪過程中,記者非常有必要對新聞中,很多閃光細節(jié)的進行挖掘。一篇好的新聞專題片,除了要具備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外,還應該具備一些細節(jié)性的東西,如細節(jié)的真相、數據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吸引觀眾的視線。因此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記者應該有針對性、具體地進行提問,避免那種盲目沒有目標的提問,因為這種問題會使被采訪者產生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只能采用一種敷衍式的回答。 比方說在進行一些民生類的新聞報道采訪時,記者應該更多地從普通百姓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從基層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新聞,從而得到一些看似普通,但卻反映出特定意義和思想的新聞,從而得到一篇受到普通觀眾所喜愛的電視新聞報道。
三、新聞采訪要總結新聞采寫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
從事記者這行工作的人,大多數都是對新聞業(yè)的工作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人,有著無限的工作熱情。縱然記者對于自己所報道出來的事件不能夠做出自己的評論和不客觀的觀點,但是在各種各樣的事件中,為何只報道這件事情而不報到其他的事情,這個當中其實就隱隱的暗藏著記者的主題思想。寫出的文章是對獲得的材料進行選擇和舍棄之后產生的,但是寫的新聞業(yè)不是簡簡單單的把整件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果平平坦坦的直接寫出來,而是要有側重點的突出新聞中的若干點來作為新聞報道的主要目的和中心,我們在這里所提到的框架不是新聞的結構,是新聞在寫作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全部的范圍,絕不能夠做出與事實相悖的新聞。新聞是需要報道最新發(fā)生的事情,需要全面而且要客觀,不能夠有任何偏頗,這些不但要了然于心,更要在新聞的采訪,收集和寫作新聞的工作過程中,把改點當做重要的理念依據。
四、 電視新聞采訪要有針對性
在進行電視新聞采訪時,記者應該根據被采訪者的性格、修養(yǎng)等特點采取靈活的采訪方式,比方說開門見山、迂回接近等方式,對于那些性格較為豪爽的對象而言,記者應該利用坦白直率的語言進行采訪,而那些禮節(jié)性的采訪則比較適合利用婉轉含蓄的方式進行表達。 那些性格較為急躁的被采訪者,利用旁敲側擊的采訪方式可能更容易得到需要的回答,而那些性格較為內向,不善表達的被采訪者,利用直接和強硬的采訪方式可能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問題就是要針對不同的人進行針對性的采訪。另外,在采訪過程中遇到一些特殊對象時,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采訪方式進行采訪。
五、采訪時要合理分配提問
為了搞清一個事實,有許多必不可少的提問,但記者應當搞清楚問題,妥當地分配給不同的采訪對象,說明采訪目的,爭取對方協肋。與采訪對象第一次見面時,記者應當盡快出示介紹信并說明采訪目的,以求得到對方的信任。在采訪中,被采訪者應注意回答問題時盡可能言簡意賅,提供準備信息,便于記者抓住重點。同時應真誠作答,無需弄虛作假。同時,被采訪者要注意禮節(jié),體現良好的素質。除了在回答問題時的語言能反映被采訪者的個性特征外,體態(tài)風貌也是記者關注的方面。這個時候,被采訪者應注意,著裝、姿態(tài)、動作等要得體,不宜帶過隨意或做作。
提出的問題要是具體的,經驗不夠的記者,可能提出的問題過于寬泛和籠統(tǒng),甚至目的不明,讓人摸不著頭腦,譬如說:您是怎么想的,您有什么感想?等等類似的問題,都是讓人很難以回答的問題,而且也只能得到對方同樣非常寬泛和普通的答案,所以提問必須要有特征性和具體性,只有做到這點才能夠得到有意義的答案作為材料。
要把采訪的單純的問答,變成一問一答節(jié)奏的交流,這樣的采訪更容易讓采訪的氣氛緊張,問一些你的讀者最想知道的,最想問的問題,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問題,這樣才能讓你的讀者和普通大眾們對你的新聞采訪感興趣,而且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問題要直接,簡單,易懂,不要犯籠統(tǒng)模糊,寬泛的錯誤。
六、采訪時要見機行事,直拉主題法
新聞在進行采訪中,會出現接受采訪的人沒有按照記者提出的問題回答,而且聯想出了一些不太相關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的打斷對方的談話會顯得自己沒有禮貌,但是又不能讓受訪者隨意的發(fā)揮,在這樣的兩難的狀況下,作為記者就要臨機應變,委婉但是確有效的把話題拉回到自己的問題上來。要做到這一點,記者必須身心投入。記者身心投入了,就能走進人民群眾中間,同人民群眾保持零距離接觸。就能感染對方,使對方有感而發(fā),真情流露。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吃苦也是技巧。
結語
總而言之,新聞的采訪工作是最能夠把新聞工作的工作特點體現出來的一項工作,也是作為新聞記者的一項最基本需要熟悉掌握的能力。而采訪技巧就是記者在新聞采訪活動的過程中運用的一種新奇巧妙而又靈活多變的訪問方法,它是采集真實材料、打開真相之門的一把金鑰匙,也是許許多多新聞記者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匯集起來,加以概括、提煉的結果。新聞采編人員肩負著“輿論先行”的社會責任,應該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樹立以民為本的價值取向,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來要求自己,同時在實踐中樹立自己獨特的風格。
參考文獻
[1]沈艷玲.淺析如何提高電視新聞采訪技巧[J].中國科技博覽, 2011 (27)
[2]曹莉.提問是記者的天職,電視新聞采訪技巧探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11,28 (4)
[3]穆婷婷.論電視新聞采訪的技巧[J].安徽文學 (下半月), 2012 (11)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