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情感意向,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核心。由于小學生特別好動、注意力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往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利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的學科,繁瑣的數學公式,枯燥乏味的數學概念,常常使學生看了就害怕,從而喪失學習興趣。然而,數學的知識又是來源于生活的,是有源可尋的,例如我在執(zhí)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軟小棒折一折,折兩次成為三段,要求無論如何都不能圍成三角形。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折好后,老師叫學生在學生前示范,但是很多同學看不清楚或者圍的過程不夠形象??墒抢矛F代信息技術就可以克服這個缺點,在教學中我通過應用展示平臺把學生的一舉一動都通過大屏幕展示給全體同學看,學生看的很認真也很仔細,教學效果也很好。接著老師再通過電腦動畫演示,再給學生看一遍。孩子們的情緒和表現的欲望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從而順利的引入本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重點。多媒體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形式上,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加上教師的講解和啟發(fā),結合學生的疑問、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從而有助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探索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得出結論,改變了過去那種光靠教師不停的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形式,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
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為了讓學生理解算理,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我讓學生在充分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大屏幕先出示3捆零4根小棒表示34,再出示4捆零8根小棒表示48,整捆與整捆對齊,單根與單根對齊,接下來演示把10根單根的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學生明白滿十進一的道理。通過電腦操作演示把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經歷了算理的形成過程,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又例如:“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運用傳統(tǒng)教具很難講清楚并且花的時間也較多。學生利用提前準備好的學具充分操作、剪拼后,我再利用多媒體演示:把一個圓兩等分,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兩個相等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個從圓中通過動畫演示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十六等分、三十二等分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的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這樣,讓學生經歷了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豐富了教學形式,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播過程,更重要的是能力培養(yǎng)過程?,F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而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特別是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法則、公式及應用題中敘述的情節(jié)等等,學生無法親身體驗,必須借助表象進行想象,體會語言文字描述的內涵與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精心設計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充分運用教具、學具、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新知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變“學會知識”為“會學知識”,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這一重難點,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化圓為方,變曲為直和平移、拼圖準確、方便的獨特功能,多層次地把圓等分成若干等份,然后通過動畫演示把分成的若干等份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從視覺上體會到把一個圓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再讓學生自己親手剪拼,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怎樣才能使這個圓轉化成最近似的長方形呢?誘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隨著等分份數的增加,每一份越少,拼成的形狀就越接近,它們的長(底)寬(高)由曲變直的過程就能充分展示出來。再問學生還發(fā)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及時地溝通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指出:“我們教給學生的東西不是什么與人截然分開的東西,它們是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币虼耍饬恳还?jié)數學課是不是優(yōu)質課堂取決于教師的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再通過有效的教學媒體手段、方法來表現的。總之,合理地運用電教媒體,不僅可以化繁為簡,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終達到我們所希望的優(yōu)質課堂。
參考文獻:
1.《數學新課程標準》
2.《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欄目分類
- 高校網球選修課教學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 基于“學、練、賽”一體化視角的高中網球模塊教學設計探究
- “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高中網球實踐課堂的構建思考
- “陽光體育”環(huán)境下小學短式網球校本課程的構建研究
-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初中網球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 “學、練、賽”一體化視角下高中網球教學策略
- 課程思政背景下在線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 ——以職業(yè)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圖形創(chuàng)意》為例
- 基于環(huán)境育人的高職院校教學環(huán)境設計提升的路徑探索 ——以設計專業(yè)教學樓空間改造為例
- 技術與藝術的交融——虛擬現實技術走進數字媒體藝術課堂的教學研究
- 基于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為核心的高校美育教學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