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關于身體美學的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作者:孫一鳴來源:《美與時代》日期:2014-04-01人氣:2207
一、關于身體美學的研究 中國學者對身體美學真正的注意和興趣,是在2002年北京大學彭鋒對于舒斯特曼的代表作《實用主義美學》譯著的出版。并且國內學者對“身體美學”的關注和研究一般是從現象入手,遵循的是從現象到理論的研究路徑。到目前為止,哲學、美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者關于身體研究的文章發(fā)表了很多,對關于身體的某些問題的研究探討也比較深入。 我國研究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尼采、梅洛-龐蒂、??隆⒌吕掌?、理查德·舒斯特曼等著名身體研究學者的思想理論上。研究從最初的翻譯、介紹逐漸發(fā)展起來,對國外有關身體研究的專著的主要譯介作品有:《知覺現象學》([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2001)、《權利意志》(尼采著,孫周興譯,2007)、《規(guī)訓與懲罰》(米歇爾·??轮?,劉北成譯,1999)、《權利的眼睛——福柯訪談錄》(米歇爾·??轮?,嚴鋒譯,1997)、《主體解釋學》(米歇爾·福柯著,余碧平譯,2010)、《實用主義美學》([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 彭鋒譯,2002)、《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譯,2011)、《身體形態(tài)——現代社會中的五種身體》([美]奧尼爾著,張旭春譯,1999)、《身體與社會》([英]布萊恩·特納著,馬海良,趙國新譯,2000)等。這些譯著的出版,為我國學者借鑒國外身體觀念思想理論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對上述著名學者理論引進的同時,中國學者還對國外學者的各種理論展開了較為深刻的獨立研究及對比研究、批判,并將身體結合各個學科方面展開獨特的論述研究。 楊大春所著的《感性的詩學: 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這本書, 對“現象的身體”作了全面的闡析,論述了梅洛·龐蒂對于知覺和意識與身體的解析[1]。姜宇輝出版的專著《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2007),以“身體”這個概念為出發(fā)點,對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進行了系統(tǒng)的概述。彭富春在《身體與身體美學》一文中,對中西哲學思想上關于身體的各個時期的不同理論進行了梳理,并認為任何一個身體都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游戲之所。同時他還從美學問題的角度對身體進行思考,并試圖提出身體美學的基本問題。彭富春在他的《身體美學的基本問題》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何為身體美學以及身體的表現,并將身體美學區(qū)分為兩種,一種是關于身體的美學,另一種是從身體出發(fā)的美學,由此出發(fā),分析了身體在生活和藝術領域的表現,最后指出,身體的審美化是欲望、技術和大道三者游戲的顯現。劉成紀在他的文章《身體美學的一個當代案例》一文中分析了人造美女現象,認為這種對身體的自由權利“既具有美學層面的合法性, 又極易引起人審美和倫理的雙重恐懼”[2]。但是這篇文章也揭示了美學研究的尷尬:美學研究者對蔓延為文化問題的人造美女現象的保持沉默,說明了相關理論資源的不足。 二、與時尚藝術相關的身體研究 國內的相關于時尚的教育起步較晚,因此關于時尚的理論研究也比較缺乏;但是,目前關于與時尚相關的消費文化的研究較多,而“身體”在這種研究的影響下成為當前的學術話語中較為突出的話題。特別是在在關于消費社會和審美文化的研究中,更受關注。國內有眾多的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學者都對消費主義的審美文化進行了探討,諸如張玉能、毛崇杰、金丹元、陶東風等,而他們也大都是從大眾審美文化的角度對消費時代身體的價值進行審視與批判。 而身體、哲學、時尚相結合的主要譯介作品有:《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英]喬安妮·恩特維斯特爾著,郜元寶譯,2005)、《 時尚的哲學》,([德]西美爾著,費勇等譯,2001)、《人體美麗史》(喬治·維加萊洛著,關虹譯,2007)等。 北京服裝學院蘇怡欣的碩士學位論文《后現代語境中的身體時尚》(2007)對歷史上人們的身體觀念和身體時尚進行了簡單的回顧,通過對后現代語境中的突出的身體時尚現象的研究,揭示當代身體已經成為人們表達自我,身份認同的中心。但只是關于從時尚中看待身體的研究,并沒有深入到身體自身。這篇文章的理論研究應該縱向的進一步挖掘,才可以對于時尚中的身體用于指導實踐。天津師范大學吳娜的學位論文《開放的“身體”與多元服裝設計》(2008)主要列舉了中國與西方在原始社會、中世紀、近現代三個歷史不同時期服裝所呈現出的不同樣式、結構及其變化對“身體”領域的從屬關系的轉化,由此發(fā)掘出“身體”所呈現的開放性,以及在服裝設計領域與審美風格中角色的不斷變換和多元的表現。這篇碩士學位論文雖然闡述了不同時期服裝風格中“身體”的變化,但只是表層的談論了服裝設計與身體的相互審美關系,具有一定的實踐性,但并沒有深入到美學理論角度談論身體本身的自由和審美。胡波蓮的文章《消費文化語境中的女性身體》闡述了消費社會中,女性身體既有被凝視被消費的一面,也有比以往女性擁有更多自我身體空間的一面。齊志家在《時尚、衣著與身體》中指出時尚在當代的發(fā)展不能只當作“社會的”與“交流的”現象來對待,而還應當作一種身體現象來認識。由此,“時尚”、“衣著”與“身體”處在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中,作者分為三點來闡述,首先,是時尚與衣著的關系,其次是現實給予的衣著,最后是時尚與衣著中的“身體”。時尚是一種特殊的衣著,而衣著則是一種身體的具體社會實踐。在當代消費文化里,時尚就是以身體為中心的身體消費。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對時尚衣著“身體化”的揭示,并且試圖進行一種從身體出發(fā)對時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劉成紀.身體美學的一個當代案例[J].中州學刊,2005(03)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