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新聞論文 > 正文

《撞死了一只羊》:一場關于救贖的夢

作者:李子璇來源:《視聽》日期:2020-05-13人氣:3069

《撞死了一只羊》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以往我們看到的公路片,是《心花路放》和《人在囧途》系列中不斷拋向觀眾的驚喜和無厘頭,也是《綠皮書》中兩位性格迥異的主人公的嬉笑怒罵,而《撞死了一只羊》卻截然不同。電影并沒有曲折復雜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叫做金巴的司機,在荒無人煙的公路上突然撞死了一只羊,便決定超度此羊;一位同樣叫做金巴的殺手,經歷了十幾年的苦苦追尋,即將找到殺父仇人,準備報仇雪恨。在這蒼涼的無人區(qū)中,殺手金巴搭上了司機金巴的卡車,于是,兩人的命運也神秘地交錯在了一起。

基于影片的整體氣質,導演選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的冬天進行拍攝,專門避開了藏羚羊、野牦牛等活物。卡車司機在空蕩的公路上撞死了一只羊,導演從一開始便營造出一種荒涼、荒誕的氣氛,確定了影片的基調,這也是本片最別出心裁的地方。在荒涼的無人區(qū)公路上,戴著墨鏡、不時唱起藏語版《我的太陽》的貨車司機和形如乞丐卻手握藏刀的康巴殺手,兩位原本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意外相遇,卻有著相同的姓名、類似的命運,讓這部在海拔5500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拍攝的影片充滿了荒誕的戲劇色彩。正是這樣的荒誕氣氛,才使得故事內容仿佛不真實、陷入夢境一般。影片的結尾將司機金巴的夢境變成了故事的一部分,不僅把影片推向了高潮,更是增添了許多神秘感。

一、電影中夢境的體現(xiàn)

(一)電影是導演與觀眾之間的夢

麥茨通過探討電影與夢的關系,闡述了電影的狀態(tài),提出電影具有夢一樣的性質。麥茨認為電影和夢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們的關系是一種“部分是親屬”和“部分是差異”的關系。把電影當成白日夢是一種簡單化的看待電影的方法,然而,將電影與夢境進行比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類比。他認為電影與夢的關系是“半夢關系”。這種觀點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電影的特性。

導演萬瑪才旦深受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的影響,并在《撞死了一只羊》這部作品中首次詮釋了他對于夢境的熱愛。在視聽方面,這部電影采用了4:3的畫幅比例,這種“學院比例”深受藝術片的喜愛。影片中有個特別鮮明的鏡頭,就是在卡車中兩位金巴的臉在4:3比例下各自呈現(xiàn)出一半,這種畫面也正是導演的有意為之,兩個一半的臉組成一個人,正是寓意著電影中兩位金巴命運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含義。整部電影的畫面采用了復古沉郁的色調,背景音樂緩慢悠揚,加上影院昏暗的氣氛,更使得觀眾沉浸在導演創(chuàng)作的夢境中。在影片的結尾,司機金巴的夢呈現(xiàn)出了紅色與藍色強烈對比的色調,這與影片的海報進行了呼應,導演通過出一場夢境,帶領著觀眾進入了自己構造的夢境。

(二)《撞死了一只羊》是關于夢的電影

影片從一開始就貫穿了一句藏族諺語“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這也暗示了兩位主人公金巴命運的交織?!蹲菜懒艘恢谎颉犯木幾匀柿_布的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的短篇小說《撞死了一只羊》,電影其實上講述了兩個故事,“撞死了一只羊”是整起事件的開端,兩個故事互相影響和穿插。在無人區(qū)的路上,一個司機偏偏“撞死了一只羊”,緊接著遇見了一個徒步去復仇的殺手,更為巧合的是這位殺手竟然與司機同名……這一系列荒誕的事件正是一場夢境。

拉康認為,意識的確立發(fā)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一個神秘瞬間,此即為“鏡像階段”,之后才進入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階段。兒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識由此開始出現(xiàn)。其對鏡像階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實上的。電影正是這樣一種鏡像原理,一方面是導演或者說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通過電影來表達自己,另一方面是觀眾通過電影來尋找自我。影片《撞死了一只羊》在也是利用這種鏡像理論實現(xiàn)了“夢境”。當兩位主人公同時出現(xiàn)在畫面上是,總是出現(xiàn)一左一右的情況,就像兩人在照鏡子。而司機金巴在小酒館聽老板娘追憶殺手金巴時,司機金巴所坐的位置,所處的場景與殺手金巴是一樣的,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景,就是一場夢境??梢哉f,司機金巴與殺手金巴互為陰暗面。而導演也是通過電影和兩位金巴,來表現(xiàn)出鏡像中的自己,傳達自己的另一面。

二、電影的“救贖”主題

(一)兩位主人公的人格結構分析

一部公路片自然會有兩位在性格、經歷等方面相互碰撞的主人公,《撞死了一只羊》也是如此。兩位同名為金巴的主人公,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也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卻因為一次偶遇使兩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弗洛伊德認為,個體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從個體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存在。“本我”產生需求時,個體必須立即滿足,所以“本我”支配著個體的人性,堅持的是唯樂原則。 “自我”是個體出生后,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由“本我”分化發(fā)展而產生的各種需求,如不能在現(xiàn)實中獲得滿足,則會順從現(xiàn)實的限制,并通過后天的不斷學習來滿足自我的需求,所以,“自我”堅持的是現(xiàn)實原則。“自我”介于“本我”與“超我”之間,對“本我”的沖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沖與調節(jié)的作用?!俺摇笔侨烁窠Y構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guī)范而逐漸形成的?!俺摇庇袃蓚€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是規(guī)定自己的行為免于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堅持的是完美原則。

司機金巴是一個集現(xiàn)實與理想于一身的人,他的處境是孤獨的,行為也非常世俗,而內心卻充滿慈悲。對于司機金巴而言,他本身是一個諳熟于世俗的人,他為了生活疲于奔命,還因為殺手金巴不懂人情世故而一路調侃他。他買了一只羊作為禮物討好情人,還在小酒館跟老板娘打情罵俏,都充滿了世俗感。甚至是在請僧人超度死羊后硬是要給其報酬,這也是司機金巴世俗的表現(xiàn),他認為有勞有得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給僧人報酬也是應該的。這些都是司機金巴人格上“自我”的一面。然而,這位充滿世俗感的司機也有著“浪漫主義”的一面,他在途中撞死了一只羊,沒有吃掉它,也沒有去賣掉它,而是特地去寺廟為其超度,還為其舉辦了天葬儀式,來平息自己的負罪感。面對乞丐,司機金巴也總是伸出援手:他主動讓誤以為是乞丐的殺手金巴搭車,在寺廟遇到饑餓的乞丐甚至給他一筆錢讓他去買肉吃。在與殺手金巴分別后,司機金巴也一直惦念著他,甚至去追尋殺手的足跡,在夢里為殺手完成了復仇。這些都體現(xiàn)了司機金巴心存慈悲,是他人格中“超我”的層面。司機金巴反反復復地聽著一首歌《我的太陽》,每當這首歌響起時,鏡頭都會出現(xiàn)司機金巴車窗前掛的那副照片——司機的女兒,這是他最在乎的事情,也是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在他的心中,女兒就是他的太陽。這是在本片中司機金巴唯一的“本我”層面的人格體現(xiàn)。

影片中的殺手金巴話語不多,甚至很大一部分是通過他人的回憶來完善了他的故事。殺手金巴是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在他身上體現(xiàn)的是信仰力量與傳統(tǒng)力量的較量。影片并沒有表現(xiàn)出殺手金巴“本我”層面的人格,而是充分表現(xiàn)了其人格在“自我”與“超我”的較量中的矛盾掙扎。在康巴藏人的傳統(tǒng)思想里認為人應該“有仇必報”,所以殺手金巴在這種傳統(tǒng)力量的束縛下,十幾年中唯有為父報仇這一件事支撐往前走,這是殺手金巴人格中“自我”的體現(xiàn)。然而,這種傳統(tǒng)力量與殺手金巴本人的信仰是不符的,就造成了其人格中“自我”與“超我”的掙扎。在佛教中認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殺手金巴終于找到殺父仇人時,他看到那個人早已年邁,頭發(fā)花白,還有了妻兒,這時的殺手卻無法下手了,這是信仰的力量,是殺手金巴人格中“超我”的層面??墒?,殺手金巴卻哭著離開,他很痛苦,這種痛苦正是其人格中“自我”與“超我”的較量,便造成了殺手金巴的矛盾人格。

(二)“超我”人格下的救贖體現(xiàn)

司機金巴因為撞死了一只羊,所以他需要一個救贖的過程;而殺手金巴因為要復仇,所以他也需要一個了卻多年心結的過程。這樣的兩位金巴,他們有這共同的執(zhí)念,也就有了類似的命運?!敖鸢汀边@個詞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施舍”,兩位名字寓意,決定了二者的動機,也決定他們命運的碰撞。而“施舍”的進行,正是出于仁慈與慈悲,是人格上升到“超我”的體現(xiàn),可見兩個金巴,他們都是仁慈的,最終都使自己的人格上升到了“超我”的層面。

影片中的司機金巴全程戴著墨鏡,在這里,墨鏡代表了司機金巴的世俗感。司機全程帶著墨鏡,說明他無時無刻都在世俗的沼澤里,始終都不能擺脫。他為羊超度,實現(xiàn)了自身的救贖,是“超我”的體現(xiàn)。而在最后,司機金巴正是因為“撞死了一只羊”,才在夢中為殺手完成了復仇,替殺手擺脫了一直束縛著他的傳統(tǒng)力量。這是司機金巴對殺手金巴的施舍,施舍給殺手金巴一次救贖。當他在夢里面完成那樣大的慈悲行為后,他走出夢境取下了墨鏡,那一刻是司機金巴實現(xiàn)了自己人格上“超我”的升華。殺手金巴最后自身的信仰戰(zhàn)勝了傳統(tǒng)力量,他施舍給仇人一條性命,也完成了救贖,達到了人格上了的“超我”層次。

《撞死了一只羊》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建立在這種慈悲與救贖上的,冤冤相報只會陷入無限的惡性循環(huán),只有這種大的慈悲和愛,才會終結錯誤的傳統(tǒng)力量,才會使人達到 “超我”的境界。 

三、總結

電影《撞死了一只羊》是一場關于救贖的夢,司機金巴不僅救贖了自己,也在夢里救贖了殺手金巴;殺手金巴最后選擇放下仇恨,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仇人,施舍給其一條性命。司機金巴在夢里完成了他的“使命”后,他望著天空,空中飛過的不是禿鷲而是飛機,這里表現(xiàn)著人物從傳統(tǒng)向文明邁出的一大步,也是從感性到理性邁出的一大步,更是從“本我”到“超我”的升華。救贖自己是不容易的,而救贖他人則更為艱難,也只有克服傳統(tǒng)壓力的束縛,社會才能看到希望。


本文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xf/950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