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之間的張力探討

作者:李靜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3-11人氣:2605

正如“文學和非文學、藝術和非藝術從來就沒有一條明確的界限,沒有一條以sing和symbol標志著的界限”,文學語言和日常語言之間也很難找到一條明確清晰的界限。文學語言不是從來就有的,沒有現(xiàn)成的文學語言,它是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由日常語言轉變而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將日常語言變?yōu)槲膶W語言的過程。日常語言是現(xiàn)實存在的,對日常語言創(chuàng)造的結果促成了文學作品的誕生和文學語言的形成。目前對于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的關系,存在多種誤解:有的只強調(diào)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對立的一面,而忽視其統(tǒng)一的一面;有的將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混為一談,抹煞了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之間的區(qū)別;還有的只看到文學語言的詩意化的審美功能而無視它的其他功能。

“張力”一詞原是指某物體受到拉力后物體內(nèi)部產(chǎn)生的一種牽引力,后來引申為對文章寫作的把握張弛有度,恰到好處。處理好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的關系,創(chuàng)造出一種恰到好處的張力,對文學創(chuàng)作是至關重要的,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往往能夠駕馭得了這樣的張力。

那么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日常語言對文學語言的力作用

(一)日常語言是文學語言的來源

很多研究者糾結于文學語言究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還是語言的一種特殊用法,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文學語言并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既然文學創(chuàng)作是將日常語言變?yōu)槲膶W語言的過程,那日常語言自然成了孕育文學語言的母體。所以文學語言離不開日常語言,日常語言是文學語言的來源。

魯迅指出:“就是《詩經(jīng)》的《國風》里的東西,好許多也是不識字的無名氏作品,因為比較的優(yōu)秀,大家口口相傳的?!瓥|晉到齊陳的《子夜歌》和《讀曲歌》之類,唐朝的《竹枝詞》和《柳枝詞》之類,原都是無名氏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文人的采錄和潤色之后,流傳下來的?!?nbsp;           由此可見,文學語言永遠處在一種生成的活動過程中,在這一生成過程中文學語言始終要以日常語言為源頭活水,保持二者的密切關系。文學語言的發(fā)展有待于作家有意識地、主動地向人民群眾所使用的日常語言學習,只有不斷從日常語言汲取營養(yǎng)成分,文學語言才能創(chuàng)造出原初的新鮮,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二)日常語言溝通文學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

文學語言塑造的文學世界是一個充滿審美價值的世界,這個世界的塑造有賴于文學語言的建構想象。文學世界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反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反映的過程于創(chuàng)作家而言需要尋求溝通這兩個世界的橋梁?,F(xiàn)實世界是抽象名稱的集合體,文學世界是一個充滿想象的大熔爐,文學語言要實現(xiàn)對文學世界的塑造就必須尋找一個中介,這個中介就是日常語言,只有借助日常語言才能把現(xiàn)實世界那些抽象的名稱投進詩的想象的熔爐中。

二、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力作用

(一)文學語言對于日常語言的加工提煉

雖然日常語言是文學語言的源泉,但是日常語言夾雜著大量的方言土語、行幫用語,甚至存在不少不文明的粗俗語言。盡管提倡作家向日常語言學習,但并不意味著對日常語言沒有選擇與舍棄,將日常語言原封不動地搬進文學,這樣不僅對文學語言的發(fā)展無益,而且還破壞了文學的語言規(guī)范和審美內(nèi)涵,敗壞了文學作品的趣味和格調(diào)。所以為了文學語言能夠鮮活生動,永葆活力,對日常語言進行提煉加工和去蕪存菁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超越

文學語言是詩性的語言,是語言的詩意用法?!把趴瞬歼d主張,詩歌是對普通語言的‘有組織的’侵害,是對普通語言的故意破壞”,所以文學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有組織的”侵害和故意破壞。換個角度理解即是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超越,實現(xiàn)日常語言的詩意用法。

關于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超越,對日常語言的詩意運用在學術界引起廣泛討論,影響頗大的要數(shù)“陌生化”理論。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手法的藝術》一文中提出“陌生化”理論,將詩歌語言與散文語言進行比較,指出散文是一種“節(jié)約、易懂、正確的語言”,而詩歌是“一種障礙重重的扭曲的言語”。然而后來的學者卻相繼誤讀了“陌生化”理論,許多學者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為了提高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一味地打破語言規(guī)范,對語言進行扭曲和變形,認為這樣的文學語言實現(xiàn)了對日常語言的超越,才是真正詩意性的語言。在誤讀的影響下,創(chuàng)作者完全為了陌生化而陌生化,導致作品佶屈聱牙,破壞了作品的審美價值,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開始走向象牙塔。殊不知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論的最初目的是要打破日常語言造成的人的感受的自動化,恢復人對事物的原初感受。

卡西爾在《語言與藝術》一文中指出:“一切偉大的詩人都是偉大的創(chuàng)造者,不僅在其藝術領域是如此,而且在語言領域也是如此,他不僅有運用而且有重鑄和更新語言使之形成新的樣式的力量……但詩人不能完全杜撰一種全新的語言。”一方面卡西爾看到了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和超越性對實現(xiàn)文學詩意性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讓人欣慰的是他看到了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詩意改造并不是非要對日常語言進行夸張地扭曲,更不能完全脫離日常語言而自我杜撰。要想真正達到文學語言對日常語言的超越與突破并且構建出詩意化的文學世界,扭曲形式只是一條途徑,關鍵在于創(chuàng)作主體要通過文學語言表現(xiàn)出對事物原初的、真實的感受。

既然文學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那么駕馭好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之間的張力就變得十分必要。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