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的提問要把握好“度”
首先,在課堂提問時要有一定的“廣度”,不能只局限于個別學生,或只是幾個優(yōu)秀的學生。毋庸置疑,優(yōu)秀學生的回答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的學生并不是出類拔萃的,如果課堂上對他們關注過少,就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致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下降,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來,而不只是部分學生的思考。教師可以抓住青少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問題,因勢利導,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大教育家張伯苓曾說過:“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老師的職責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所發(fā)展,讓他們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他們應該有的激情與活力。
第二,課堂提問要有“梯度”,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例如琦君的《春酒》,文章用細膩的筆觸將她對春酒的喜愛之情表現(xiàn)的淋漓極致,濃濃的春酒里蕩漾著綿綿的親情,流淌著質(zhì)樸的人情,散發(fā)著濃郁的民俗風情。所以在講這篇文章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初識春酒,提出問題:什么是春酒?童年的我對春酒有著怎樣的情感?然后賞讀,品味春酒,提出問題:文中哪些句子能體現(xiàn)出“我”最喜歡喝春酒?結合具體語句作批注,說說喜歡的原因及精彩之處,從而讓學生感受“我”對春酒的喜愛之情;接著精讀,升華春酒,提出問題:光陰荏苒,創(chuàng)作此文時的琦君還能品嘗到這地道的家鄉(xiāng)味嗎?從而感受作者對童年樂趣的懷念和對故鄉(xiāng)、母親的思念。最后,延讀,感受鄉(xiāng)愁,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個臺階把問題引向深入,讓學生由表象(春酒),走進內(nèi)在(對童年樂趣的懷念和對故鄉(xiāng)、母親的思念),既能走進文本世界,同時又跳出文本的束縛,站在文化和國家的高度去考察文本。
第三,課堂提問要有“柔韌度”。語文學科不像數(shù)學,一加一必須等于二,語文重在學生的理解與品悟,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提出問題時,要能夠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缎抡n程標準》強調(diào):教學要構建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我認為這就是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的回答張弛有度。所以我在執(zhí)教《 人生寓言》中《白兔與月亮》時,是這樣設計的: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閱讀文本,然后我在屏幕上出示了教參對《白兔與月亮》寓意的解讀:“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蹦阏J為這樣的解讀是否正確,請你結合文章的語言說明你的觀點。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被點燃,紛紛發(fā)言,有同意正確的,因為作者在寓言結尾讓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賞賜月亮的慷慨決定,意在表明白兔已經(jīng)擺脫了名利枷鎖,回歸到閑適安逸自由的心境。有認為不正確的,并且結合文本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不要讓貪婪蒙蔽了自己智慧的雙眼。2、有些時候不要太在意有些事物,尤其是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3、有時候,放棄才是最好的解脫。學生們靈動精彩的回答讓我驚喜,學生們大膽創(chuàng)新的思考,鍛煉了他們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獨創(chuàng)性。
第四,課堂提問要有“溫度”,教師要有尊嚴的教,同時學生也要有尊嚴的學。記得在一部著作里讀過這樣一個課堂實例:一位教師在分析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幾歲?學生們齊聲回答:“十二三歲”。教師逼視學生:“你們的年紀和當年的周恩來差不多,你們有他這樣偉大的志向嗎?”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沒有?!苯處煟骸笆堑模覀冋l也沒有他這樣偉大的志向!可是周恩來從小就有,多么了不起啊!”在這里,我覺得教師的提問不經(jīng)意間拉大了學生與文本人物的距離,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動腦、動手、還會動心,動情,用貶抑孩子自我形象的方法來抬高偉人,讓孩子在偉人的面前自嘆不如,的確不是明智之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們的課堂不能只注重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心理與情感上的需求。陶行知曾經(jīng)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辈还軐W生學習好與壞,智力高與低,都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
高質(zhì)量的課堂離不開高質(zhì)量的提問,高質(zhì)量的提問成就高質(zhì)量的課堂,“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仍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核心。課堂提問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和情感體驗出發(fā),只要問題得當,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qū)W生的探究潛能,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