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支卷煙加工工藝現(xiàn)狀
1 文獻綜述
中支煙的煙支形態(tài)屬于中國煙草首創(chuàng),是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式卷煙新類型。其最主要的特點是煙支圓周低于傳統(tǒng)卷煙,降低煙支圓周可以節(jié)約卷煙原輔材料,在產(chǎn)業(yè)鏈上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和減排,進而顯著降低煙草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chǎn)成本。目前,對中支卷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卷煙主流煙氣分析,工藝參數(shù)及感官質量影響等方面,而對于中支卷煙加工現(xiàn)狀的研究報道較少。因此,選取我省企業(yè)三個銷量最大的中支卷煙牌號為對象進行分析,致力于為卷煙加工工藝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2 材料與方法
2.1 樣品、設備和儀器
研究對象包含南昌、贛州、廣豐、井岡山卷煙廠生產(chǎn)的A、B、C牌號一、二價類中支卷煙,表1為具體的信息資料。上述3個牌號卷煙均選擇單一葉絲,在摻配過程中不添加摻配物。
本研究涉及的設備包含PL203型電子天平;YDZ430型填充值測定儀;YQ-2型煙絲振動分選篩;RM20H轉盤型吸煙機;DT綜合測試臺。
表1 測試對象基本情況
牌號 | 煙支規(guī)格 | 制絲生產(chǎn)線(kg·h-1) | 卷接設備 | 包裝設備 | ||
A | (30mm+58mm)*20.0mm | 1750 | ZJ17D | ZB45B | ||
B | (30mm+58mm)*20.0mm | 1650 | ZJ17D | ZB45B | ||
C | (30mm+58mm)*20.0mm | 1700(氣流線) | ZJ17D | ZB45B |
2.2 方法
溫度參數(shù)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MES系統(tǒng)提供的實時監(jiān)測結果,而含水率的測定則采用了烘箱測試法所獲取的準確數(shù)據(jù)。至于煙絲結構特性、填充值、整絲率變化趨勢、葉絲的寬度、卷煙的物理屬性以及煙氣品質等非連續(xù)在線監(jiān)測的指標,我們嚴格依照文獻所設定的標準和程序進行逐一離線檢測和評估。
設備有效作業(yè)率=(設備實際生產(chǎn)能力/設備額定生產(chǎn)能力)×100%。
制絲損耗率=(制絲過程所有排出物標準質量/原料總投入標準質量)×100%。其中,標準質量是折算為12%含水率的煙草物料質量,下同。
卷包損耗率=(卷包過程所有排出物標準質量/原料總投入標準質量)×100%。
3 結果與分析
3.1 工藝流程
A、B、C3三種型號的中支卷煙在生產(chǎn)工藝流程上采用了全配方單一生產(chǎn)線的加工模式,這一模式與傳統(tǒng)的卷煙制作工藝在總體架構上并無顯著差別。不過,在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上,中支卷煙的制絲環(huán)節(jié)中,篩分網(wǎng)孔的尺寸選擇了較小規(guī)格,而在卷包工序中,剔除梗簽的比例相對較大。這兩個細微變化在實際生產(chǎn)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使得中支卷煙的煙絲結構更加勻稱細膩,煙絲純度得以顯著提升,從而在整體上提高了中支卷煙產(chǎn)品的內(nèi)在質量穩(wěn)定性。
3.2 制絲過程參數(shù)控制以及煙絲結構
表2、表3、表4為A、B、C3個牌號制葉段、制絲段過程關鍵工序工藝參數(shù)測試結果以及煙絲結構測試結果??梢钥闯觯?/span>①在中支卷煙與常規(guī)卷煙的生產(chǎn)過程中,兩者在諸如回潮階段的熱風溫度(通常設定在60至65攝氏度之間)、出口煙葉水分含量(維持在17%至18%)以及制絲階段薄板線葉絲干燥筒壁溫度控制在120至150攝氏度等基本工藝指標參數(shù)上并無太大差異。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切葉絲這一工藝步驟上,中支卷煙與常規(guī)卷煙有所不同。具體來說,中支卷煙所采用的葉絲切絲寬度一般設定在約0.85毫米,相較于常規(guī)卷煙的切絲寬度要窄約0.15毫米,這一細節(jié)上的變化有助于中支卷煙在煙絲結構和口感上體現(xiàn)出獨特的特點。②在中支煙的制絲工藝流程中,相較于常規(guī)卷煙,葉絲和煙絲的整體結構、煙絲的填充值以及整絲和碎絲的比例都經(jīng)歷了顯著的不同程度調(diào)整。具體來說,在對A、B、C三個品牌進行對比時發(fā)現(xiàn),它們的葉絲和煙絲整絲率均表現(xiàn)出低于常規(guī)卷煙的平均水平,這種降低的現(xiàn)象可能與中支煙絲更細的切絲寬度有關,導致煙絲結構發(fā)生了變化,表現(xiàn)為整絲率有所下滑,而碎絲率相對上升。此外,在煙絲的物理性能方面,中支卷煙與常規(guī)卷煙的填充值存在明顯的差距。以填充值數(shù)值為例,采用薄板烘絲干燥技術處理的A、B品牌中支煙絲,其填充值分別是每克4.63立方厘米和4.42立方厘米,而常規(guī)卷煙煙絲的填充值則達到每克5.54立方厘米。這意味著中支煙絲在單位重量下的體積填充能力較常規(guī)卷煙而言相對較低,這可能會對卷煙的緊實度、燃燒性能以及口感特性產(chǎn)生一定影響。
表2 制葉段過程工藝參數(shù)測試結果
樣品 | 松散回潮 | 片煙加料 | ||||||
回風溫度℃ | 水份/% | 水份/% | ||||||
均值 | 標偏 | 均值 | 標偏 | 均值 | 標準偏差 | |||
中支卷煙A | 61.1 | 0.42 | 17.86 | 0.81 | 21.19 | 0.12 | ||
B | 61.2 | 0.35 | 17.02 | 0.75 | 21.43 | 0.13 | ||
C | 64.2 | 2.32 | 16.62 | 0.59 | 20.47 | 0.09 | ||
平均 | 62.2 | 1.03 | 17.17 | 0.72 | 21.03 | 0.11 | ||
常規(guī)卷煙 | 62.0 | 0.44 | 18.22 | 0.63 | 19.19 | 0.07 |
表3 制絲段過程工藝參數(shù)測試結果
樣品 | 切絲 | 葉絲干燥 | |||||
切絲寬度/mm | 筒壁或工藝氣體溫度 | 含水率/% | |||||
均值 | 標偏 | 均值 | 標偏 | ||||
中支卷煙A | 0.85 | 135.31 | 0.38 | 12.25 | 0.12 | ||
B | 0.88 | 134.87 | 0.26 | 12.1 | 0.09 | ||
C | 0.91 | 195.12① | 2.23① | 12.25 | 0.12 | ||
平均 | 0.88 | 135.09② | 0.32② | 12.2 | 0.11 | ||
常規(guī)卷煙 | 1.02 | 140.06 | 0.63 | 11.78 | 0.04 |
注:①C 牌號卷煙烘絲過程均采用HDT氣流干燥的對應工藝流程,當中數(shù)值屬于生產(chǎn)過程中工藝氣體溫度對應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②為 A、B 均值。
表4 制絲段過程煙絲結構測試結果
樣品 | 葉絲干燥 | 貯絲 | |||||||
整絲率/% | 碎絲率/% | 填充值(cm3/g) | 含水率/% | 整絲率/% | 碎絲率 /% | 填充值(cm3/g) | |||
中支卷煙A | 80.17 | 1.83 | 4.58 | 12.1 | 81.29 | 1.61 | 4.63 | ||
B | 79.83 | 1.89 | 4.2 | 11.64 | 80.63 | 1.75 | 4.42 | ||
C | 81.27 | 1.57 | 4.59 | 11.86 | 81.72 | 1.59 | 4.63 | ||
平均 | 80.42 | 1.76 | 4.46 | 11.87 | 81.21 | 1.65 | 4.55 | ||
常規(guī)卷煙 | 81.07 | 1.36 | 5.48 | 11.78 | 82.27 | 1.09 | 5.54 |
3.3 產(chǎn)品質量
3.3.1 物理質量
基于表5數(shù)據(jù)能夠得出:因為中支卷煙對應的圓周相對較小(較常規(guī)卷煙低4mm)、長度偏長(較常規(guī)卷煙長4mm)的特點,導致其吸阻相對較高,測試牌號中支卷煙平均吸阻為 1238Pa,而常規(guī)卷煙吸阻一般在1100 Pa左右。為了降低卷煙煙支吸阻,提高吸食舒適度,中支卷煙一般采取水松紙打孔技術或者使用高透卷煙紙。中支卷煙端部落絲量較常規(guī)卷煙高出5.17 mg/支。
表5 卷煙產(chǎn)品物理質量指標測試結果
樣品 | 長度/mm | 煙支質量/mg | 吸阻/Pa | 圓周/mm | 端部落絲量/(mg/支) | |||
均值 | 均值 | 標準偏差 | 均值 | 標準偏差 | 均值 | 標準偏差 | ||
中支卷煙A | 88.02 | 0.678 | 14 | 1202 | 52 | 20.02 | 46 | 13.57 |
B | 88.05 | 0.671 | 14 | 1268 | 48 | 20.04 | 57 | 10.87 |
C | 88.04 | 0.628 | 12 | 1243 | 43 | 20.02 | 42 | 11.29 |
平均 | 88.04 | 0.659 | 13 | 1238 | 48 | 20.02 | 48 | 11.91 |
常規(guī)卷煙 | 84.05 | 0.839 | 12 | 1131 | 29 | 24.12 | 40 | 6.74 |
3.3.2 煙氣質量
3個牌號卷煙焦油量盒標值與實測值差距均較小,都符合《卷煙》國標 2 mg 的允差要求。C 牌號卷煙焦油量的實測值與盒標值差距較大,為 1.0 mg。批內(nèi)焦油量、煙氣煙堿量以及煙氣CO量波動均較小,均值分別為 0.35 mg 、 0.08 mg和0.44mg,較常規(guī)卷煙控制水平均有所降低。
表6 卷煙產(chǎn)品煙氣質量指標測試結果(mg·支-1)
樣品 | 焦油 | 煙堿 | CO | ||||
盒標值 | 均值 | 波動 | 均值 | 波動 | 均值 | 波動 | |
中支卷煙A | 10 | 9.1 | 0.35 | 0.9 | 0.08 | 7.1 | 0.42 |
B | 10 | 9.2 | 0.32 | 0.87 | 0.07 | 7.0 | 0.39 |
C | 8 | 9.0 | 0.37 | 0.83 | 0.09 | 7.8 | 0.51 |
平均 | 9.3 | 9.1 | 0.35 | 0.87 | 0.08 | 7.3 | 0.44 |
常規(guī)卷煙 | 11 | 11.3 | 0.67 | 0.99 | 0.13 | 10.9 | 0.74 |
3.4 消耗損耗
3.4.1 輔材消耗
表7為中支卷煙在卷制方面和包裝方面的各輔材的單箱消耗與常規(guī)卷煙的對比。從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中支卷煙在卷制環(huán)節(jié)對輔材的使用量相對較高,具體表現(xiàn)在每箱卷煙紙的消耗比常規(guī)卷煙多出了7.7米,而咀棒的使用數(shù)量也相應增加了173.3支每箱。而在包裝階段,不論是小盒內(nèi)襯紙還是條盒外包紙的單箱消耗量,中支卷煙與常規(guī)卷煙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兩者大致相當。
表7 煙用材料消耗測試結果
樣品 | 卷煙紙 | 咀棒 | 小盒商標紙 | 條盒商標紙 | ||||
單箱消耗(m/箱) | 損耗率% | 單箱消耗(支/箱) | 損耗率% | 單箱消耗(張/箱) | 損耗率% | 單箱消耗(張/箱) | 損耗率% | |
中支卷煙A | 2977.6 | 2.24 | 12902.7 | 2.37 | 2521.9 | 0.65 | 252.3 | 0.57 |
B | 2971.6 | 2.18 | 12598.3 | 1.96 | 2518.9 | 0.55 | 251.8 | 0.62 |
C | 2974.5 | 2.08 | 12587.2 | 1.68 | 2516.4 | 0.51 | 251.7 | 0.60 |
平均 | 2974.6 | 2.17 | 12696.1 | 2.00 | 2519.1 | 0.57 | 251.9 | 0.60 |
常規(guī)卷煙 | 2966.9 | 1.26 | 12522.8 | 1.21 | 2511.2 | 0.52 | 251.1 | 0.54 |
3.4.2 過程消耗
在制絲過程的總消耗中支卷煙要高出1.94%,主要消耗是在制絲段,比常規(guī)卷煙高出1.55%;在卷包過程中的總消耗中支卷煙要高出2.37%,主要是由于中支卷煙圓周較小,容易出現(xiàn)刺破等缺陷,因此在剔除梗簽方面較常規(guī)卷煙高出1.17%。
3.5 設備性能
中支卷煙制絲過程設備與常規(guī)卷煙基本一致,主要是在烘絲過程,依據(jù)產(chǎn)品特性部分使用薄板烘絲或氣流烘絲過程。卷制包裝設備基本上都是國內(nèi)設備廠家對ZJ17和ZB45機型的改造,ZJ17改后為ZJ17-D,額定速度為5000支/min,其有效作業(yè)率為90.22%,較改之前的常規(guī)卷煙97.24%有所降低;ZB45改后為ZB45B,額定速度為260包/min,其有效作業(yè)率為88.44%,與常規(guī)卷煙的基本持平。
4 結論
(一)配方設計方面,中支卷煙的葉組配方中使用的梗絲、膨脹煙絲、再造煙葉比例較少,或者幾乎不使用,煙絲的填充值相對常規(guī)卷煙較低。
(二)生產(chǎn)加工方面,中支卷煙制絲線的加工過程基本上與常規(guī)卷煙相差不大,主要區(qū)別在于篩分孔徑以及剔除梗簽方面強度較大;在卷制包裝方面同樣收到梗簽剔除的影響,其過程損耗較常規(guī)卷煙相比較大。
(三)產(chǎn)品質量方面,中支卷煙的物理指標控制(煙支質量、圓周、吸阻等)的控制水平較常規(guī)煙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吸阻控制方面,受制于圓周較常規(guī)煙小,因此吸阻相對偏大,一般通過打孔或者使用高透卷煙紙來降低吸阻。煙氣指標較常規(guī)卷煙控制水平均有所降低。
文章來源: 《上海輕工業(yè)》 http://m.xwlcp.cn/w/kj/30978.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shù)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shù)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