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顆粒污泥處理再生纖維造紙廢水二級出水的研究
制漿造紙工業(yè)是我國工業(yè)水污染物產生的主要行業(yè)之
序批式顆粒污泥床反應器(SBBGR)作為一種新型的廢水處理技術,是在序批式反應器(SBR)內裝填纖維填料、陶粒、活性炭等填料,然后在填料中培養(yǎng)出好氧顆粒污泥的一種新型反應器。其具有較高的污泥濃度,同時存在好氧、缺氧與厭氧環(huán)境,為好氧、缺氧和厭氧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條件,有較豐富的生物相,能夠同時進行好氧和厭氧代謝活
1 實 驗
1.1 接種污泥
實驗用污泥樣品取自廣東某造紙廢水處理廠二沉池回流污泥,呈褐色,污泥濃度(MLSS)為5.82 g TSS/L,揮發(fā)性固體懸浮物(MLVSS)/MLSS值在0.52~0.58之間。
1.2 實驗儀器與試劑
水質分光光度計(DR2800,美國HACH);COD消解儀(DRB200,美國HACH);曝氣裝置(ACO-9601,廣東海利集團);pH精密酸度計(PB-10,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溶解氧測定儀(HQ40d,美國HACH);循環(huán)蠕動泵(77601-00,美國Cole-Parmer);進水蠕動泵(NKCP-C-S10B,中國卡默爾);恒溫水浴鍋(HH-4,常州奧華儀器);BOD測定儀(BODTrakII,美國HACH);恒溫振蕩器(ZD-85,常州澳華儀器有限公司);冷凍干燥儀(LC-10N-50A,上海力辰邦西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GC-MS,Agilent5973,美國Agilent Technology);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TENSOR27,德國Bruker)。
無水乙酸鈉、氯化銨(NH4Cl)、磷酸二氫鉀、碳酸氫鈉、磷酸鈉(Na3PO4)、磷酸氫二鉀(K2HPO4)、氯化鉀(KCl)、氯化鈉(NaCl)、濃硫酸和氫氧化鈉,購于廣州化學試劑廠;乙酸乙酯、二氯甲烷,購于上海潤捷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3 實驗用水
實驗用水分為人工模擬廢水及廣東某造紙廠的再生纖維造紙廢水二級出水。SBBGR使用人工模擬廢水培養(yǎng)運行90天進入馴化過程,馴化過程使用模擬廢水和造紙廢水的混合廢水。馴化過程歷經5個階段,每個階段運行8天,二級出水分別占進水的20%、40%、60%、80%和100%,歷時40天后馴化完成。
人工模擬廢水中投加適量Na3PO4、K2HPO4、KCl、NaCl等物質提供給反應器內微生物營養(yǎng)所需的微量元素;碳源、氮源、磷源分別由無水乙酸鈉、NH4Cl、KH2PO4提供,將廢水的CODCr、氨氮、TN的濃度分別控制在1000、40~60和8.0~2.0 mg/L;用碳酸氫鈉調節(jié)pH值為(7.4±0.2)。
二級出水CODCr、BOD5、TN、總磷(TP)分別為(190±33.4)、(7.2±1.7)、5.6~9.6、1.83~4.22 mg/L,pH值為6.8~7.5,呈淺黃色,色度在163~179 CU之間。
1.4 實驗方法
圖1 SBBGR反應器示意圖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BBGR reactor
1.5 分析方法
使用水質分光光度計,采用重鉻酸鉀法、過硫酸鹽氧化法、消解-抗壞血酸法,分別測定廢水CODCr濃度、TN、TP;根據(jù)國家標準GB 11901—89測定廢水固體懸浮物(SS);使用pH精密酸度計測定廢水pH值;通過溶解氧測定儀測定廢水溶解氧;采取5日生化培養(yǎng)法測定廢水BOD5。
1.6 FT-IR分析
取50 mL待測水樣,在4000 r/min轉速下離心20 min,取上清液進行冷凍干燥,干燥后的樣品用溴化鉀壓片法制樣,用于紅外光譜分析。
1.7 GC-MS分析
準備3份200 mL的水樣,用0.45 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其中2份分別用1 mol/L的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調節(jié)pH值至2和12。將水樣分開置于分液漏斗,加入30 mL乙酸乙酯和20 mL二氯甲烷后在恒溫振蕩器中振蕩30 min,充分混合后靜置20 min,分層后取出有機相完成1次萃取,向剩余水相中繼續(xù)加入30 mL乙酸乙酯和20 mL二氯甲烷繼續(xù)萃取,重復上述操作,萃取3次后將所有有機相收集在一起,加入無水硫酸鈉脫水,脫水后自然蒸發(fā)至5 mL,保存樣品用于GC-MS分析。
GC-MS分析條件:HP5石英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系統(tǒng)進樣器(7683B,美國Agilent Technology)自動進樣,分流比10∶1;使用高純氦氣為載氣,流量1 mL/min,進樣量l μL;升溫程序為柱溫60℃,進樣口溫度280℃;質譜條件為電子轟擊電壓1.2 kV,電子轟擊能量70 eV,質量掃描范圍30~500 amu,檢索譜庫為NIST14。
1.8 微生物分析
將接種污泥和成熟好氧顆粒污泥樣品送至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Illumina測序平臺進行高通量測序。對污泥進行16S rDNA擴增子測序,通過特異性引物擴增樣本中原核生物16S rDNA的可變區(qū),構建高通量測序文庫并對16S rDNA可變區(qū)序列進行分析,從而鑒定環(huán)境中原核微生物的組成與豐度。測序得到的每一條序列來自于1個菌種,對序列進行歸類操作,將序列按照彼此的相似性歸類為許多小組,1個小組就是1個操作分類單元(OTU)。在97%的相似水平下對所有序列進行OTU劃分并進行生物信息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討論
2.1 污泥顆粒化培養(yǎng)過程
使用人工模擬廢水培養(yǎng),在反應器啟動第5天,接種污泥在填料外形成一層較薄的生物膜,呈褐色絮狀;培養(yǎng)過程中生物膜逐漸變厚,在生物膜厚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將循環(huán)泵流量從120 mL/min增加至150 mL/min,以增大反應器內的水力剪切力,使部分生物膜分離沉積在填料內部;反應器啟動第40天,填料內部可觀察到1~2 mm粒徑的顆粒污泥;隨后顆粒污泥在填料內部生長,在第50天污泥粒徑達到2~5 mm,反應器啟動完成。此時反應器中微生物由兩部分組成:附著在塑料填料外部的生物膜和填料孔隙內生長的、與孔隙大小相似的顆粒污泥。填料中的好氧顆粒污泥如
圖2 好氧顆粒污泥
Fig. 2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2.2 二級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馴化階段目的是使反應器中的微生物逐漸適應造紙廢水的環(huán)境,使能降解廢水中包括難降解有機物在內污染物的微生物得以生存增長,而不能適應的逐漸被淘
圖3 SBBGR反應器對CODCr的去除效果
Fig. 3 Removal of CODCr by SBBGR reactor
從
馴化階段及穩(wěn)定運行階段SBBGR對廢水SS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如
圖4 SBBGR反應器對SS和色度的去除效果
Fig. 4 Removal of SS and chroma by SBBGR reactor
經好氧處理后廢水色度一般會提高,這可能是由于高分子質量有機物的降解導致發(fā)色官能團的形
2.3 FT-IR分析
對二級出水及SBBGR反應器出水進行FT-IR分析,結果如
圖5 二級出水及SBBGR反應器出水的FT-IR圖
Fig. 5 FT-IR spectra of secondary effluent and SBBGR effluent
由
2.4 GC-MS分析
對SBBGR反應器處理前后的二級出水進行GC-MS分析,譜圖如
圖6 GC-MS色譜圖
Fig. 6 GC-MS chromatogram
從
從
2.5 微生物分析
取馴化前SBBGR反應器中的污泥和穩(wěn)定運行階段SBBGR反應器中的污泥,分別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污泥樣品的微生物豐度和多樣性指數(shù)如
圖7 不同分類水平下的物種分布
Fig. 7 Species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taxonomic levels
注 (1)馴化前污泥,(2)穩(wěn)定運行階段污泥。
Chao1指數(shù)和ACE指數(shù)是反映菌群豐度的指標,數(shù)值越大表明豐度越高,而Shannon指數(shù)和Simpson指數(shù)是反映菌群多樣性的指標,其數(shù)值越大表明群落多樣性越高。從
如
在屬水平上(見
二級出水經過處理后,SBBGR反應器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得到了提高,未確定分類的菌屬(Unclassified)含量從3.8%增至8.7%,表明由于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產生了大量新的微生物種群。競爭性假絲酵母菌是反硝化聚糖菌的一種,因為二級出水有機物及氮含量低,競爭性假絲酵母屬的增殖受到了抑制,含量下降。同時,陶厄氏菌相對豐度提高,代替競爭性假絲酵母菌成為了馴化后污泥中相對豐度最高的菌屬,陶厄氏菌具備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以及降解芳香族有機物的能
3 結 論
本研究采用序批式顆粒污泥床反應器培養(yǎng)(SBBGR)、訓化好氧污泥,并應用于處理再生纖維造紙廢水二級出水,研究結論如下。
3.1 使用人工模擬廢水培養(yǎng)SBBGR反應器90天后,用再生纖維造紙廢水二級出水逐漸替代人工模擬廢水,經過40天馴化后,使用SBBGR反應器處理再生纖維造紙廢水二級出水,在進水CODCr和BOD5濃度分別為(190±33.4)和(7.2±1.7)mg/L條件下,出水CODCr濃度可降至(95±22)mg/L,去除率為(47.7±5.0)%。
3.2 紅外光譜和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分析表明,SBBGR反應器能有效降解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對芳香族化合物為代表的特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去除效果。
3.3 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馴化后的SBBGR反應器中微生物豐度略微降低但物種多樣性有所增加,具有降解芳香族有機物能力的陶厄氏菌和脫硫微菌的相對豐度有所提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