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燃情歲月》:向自由的靈魂致敬——電影文學
作者:王雨連、劉云霞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9-10人氣:3071
“有些人能清楚地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并追尋著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說?!?影片《燃情歲月》的開始如是說。
生命是一場放逐和流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躁動的靈魂發(fā)出狂野的嘶吼。但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予了世俗,然后在社會既定的軌道上蹣跚前行。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早在懂得諂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盡,或者只能孤獨地在耳畔回響。于是,那些堅定地追隨自己內(nèi)心聲音生活的生命便成了奇跡,成了代代相傳的傳說。崔斯汀便是這樣的傳奇。
崔斯汀是美國好萊塢經(jīng)典大片《燃情歲月》中的男主人公,他是大自然強大力量的化身,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他在美國西部的原野上策馬呼嘯,他的血液里流淌著自由的氣息,他的內(nèi)心發(fā)出壓抑的咆哮,于是他成了人們喜愛和崇拜的偶像。他飄揚的長發(fā)、深邃的眼神、滾燙的淚水和似水的柔情無不讓觀眾為之動情。影片《燃情歲月》用溫情的故事、壯闊的畫面、刺痛靈魂的音樂、到位的表演以及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向人們講述了一段燃情的歲月和一個秋日的傳奇。
本片于1994年在美國首映后便受到觀眾的喜愛,并于1995年獲得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影評界認為它既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大片,又是一部溫婉細膩的唯美派影片;既是一部充滿著溫情和陽剛之氣的羅曼史,又是一部表現(xiàn)西部精神的偉大史詩。
一、愛情、背叛和親情
本片幾乎包含了一部賣座大片所應有的一切元素:人類與自然的神秘關系、戰(zhàn)爭與和平的永恒爭論,愛情與生活的矛盾糾結(jié)、血緣與社會的沖突回歸以及愛情、親情、友情,等等,其中愛情、背叛和親情貫穿全片,將故事情節(jié)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威廉上校因為厭倦了戰(zhàn)爭,所以帶著全家來到美國西部廣袤粗獷的原始荒野開墾牧場。然而,上校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這里艱苦的環(huán)境而獨自回到了東部,于是威廉上校獨自一人把三個兒子養(yǎng)育成人。
三兄弟手足情深,但性格迥異。老大艾爾弗萊德為人忠厚,辦事認真,遵守一切規(guī)則;老三塞繆爾溫文爾雅,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而老二崔斯汀則狂放不羈、自由奔放,常與印第安人交往,深受父親疼愛。四位出色的男人在一個沒有女性的世界里過著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然而,塞繆爾美麗的未婚妻蘇珊娜的到來打破了男人們平靜灑脫的生活。蘇珊娜甜美、開朗,年輕的身體里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她使上校一家這個純男性的世界充滿了歡笑、溫情和色彩。于是,三個男孩被她深深地吸引。老三塞繆爾迷戀著蘇珊娜無法自拔,老大艾爾弗萊德也不由自主地暗戀上了蘇珊娜,而崔斯汀粗獷奔放的男性氣質(zhì)不知不覺地打動了蘇珊娜的心。四個年輕人在痛苦地壓抑著各自的情感。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滿腦子正義和英雄主義的塞繆爾和艾爾弗萊德不顧父親和蘇珊娜的勸阻,毅然決定參軍。為了保護塞繆爾,崔斯汀也決定和兄弟們一起遠渡重洋,奔赴歐洲戰(zhàn)場作戰(zhàn)。然而,戰(zhàn)爭比塞繆爾想象的要殘酷得多,戰(zhàn)場上沒有浪漫的騎士和永不倒下的英雄。崔斯汀雖竭盡全力保護弱小的弟弟,但是塞繆爾還是被殘酷的戰(zhàn)爭奪去了生命,崔斯汀悲痛欲絕,為沒能保護好弟弟而深深自責,以后數(shù)年仍無法原諒自己。
當崔斯汀最終回到農(nóng)場時,他與蘇珊娜之間的愛情爆發(fā)了,失落的艾爾弗萊德離開農(nóng)場獨自進了城。盡管農(nóng)場的生活恢復了平靜,但是塞繆爾的死始終讓崔斯汀無法面對他所深愛的蘇珊娜。他痛苦地離開自己深愛的家鄉(xiāng)和戀人,獨自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在辛苦跋涉中麻痹自己的傷痛,讓時間撫平心中的創(chuàng)傷。
幾年后,當他帶著平靜的心回到農(nóng)場,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了:父親中了風并變得蒼老無比,農(nóng)場也一天天衰敗,艾爾弗萊德進入了政界,而苦苦等待他的蘇珊娜在絕望中嫁給了艾爾弗萊德。
崔斯汀娶了從小就暗戀自己的“伊麗莎白二世”,并有了兩個兒子,一切似乎就要這樣平靜地結(jié)束了。然而,“伊麗莎白二世”不幸被人槍殺,這再一次燃起了崔斯汀心中躁動的烈火。他將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終于在父親和大哥的幫助下為妻子報了仇。
仍然愛著崔斯汀的蘇珊娜無法面對自己的感情,在絕望中飲彈自盡。艾爾弗萊德把妻子的遺體送回了農(nóng)場,并取得父親的諒解,一家人的心又凝聚在一起。歷盡滄桑的崔斯汀把父親和孩子托付給艾爾弗萊德,從此浪跡天涯,直到生命的結(jié)束。
本片是一部好萊塢味十足的影片,其好萊塢式煽情層層深入,且其中不乏跌宕起伏。影片由兄弟情到男女愛情再到父子親情,各種情感穿插在崔斯汀傳奇的一生中。影片還涉及了美國的許多歷史事件:南北戰(zhàn)爭,西進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屠殺印第安人,胡佛政府的黑金政治和禁酒法案……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本片成為一部產(chǎn)自好萊塢的值得關注的好片。
二、如風般自由的靈魂
如果你愛那蒼茫的原野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風,那你一定會愛上崔斯汀。
崔斯汀赤誠而又粗獷,純真而又狂野,強大而又孤獨。他的身上流淌著沸騰叫囂的血液,蘊涵了一股隨時隨地可能爆發(fā)的力量,那是征服自然的力量,是征服自我的力量。一頭飄逸的金色長發(fā),一雙深邃狂野的藍眸,從不遵循世間的規(guī)則,血液里潛藏著不羈的野性。這是一個在軍人和獵人的共同教育下長大的青年,他秉承了父親威廉上校和印第安智者一刺的卓越性格。小時候他曾切下一只熊的腳趾,在那場與熊的搏殺中,他的血與熊的血融合在一起,從此一種強大的征服欲望左右著他的一生。他征服烈馬,征服大自然,也征服了刻骨銘心的愛情。
在他的一生中,他心底的那只熊時而蘇醒時而沉睡。當外面的世界太嘈雜,那只熊就會被驚醒,甚至被激怒,即使是深愛的女人都無法撫慰他的心靈。崔斯汀猶如一塊有裂縫的石頭,一旦水灌進來,結(jié)了冰,石頭便會裂成碎片。他需要宣泄,需要尋求一種方式釋放自己,并不斷探索生命的意義。于是,他獨自一人漂洋過海,四處漂泊,遠離文明,過著原始的生活,感受著生命的質(zhì)樸和自然的神圣,同時內(nèi)心苦苦煎熬,不斷加熱,似乎要把深藏在心里的那些東西蒸發(fā)干凈。一度他以為自己的心再也無法在那個廣袤的草原平和地跳動,于是他寫信給他深愛的女人,讓她絕望。
觀眾同劇中美麗的女主人公一樣,目光被那夕陽下的健壯身影所吸引,心思被那余暉中飛揚的金發(fā)所牽動,心靈被那不羈的眼神所震撼。崔斯汀有著一顆猶如草原上湛藍的天空一樣純凈的心靈,他對父兄的摯愛感動著蘇珊娜和觀眾;他有著火一樣的激情,熾熱的愛情燃燒了蘇珊娜,也燃燒了他自己。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令人難忘的場景:蘇珊娜墓前,艾爾弗萊德無比苦澀地向崔斯汀訴說:“我遵守一切規(guī)矩,神的、人的規(guī)矩。而你從不遵守任何規(guī)矩,可是他們卻都更愛你,塞繆爾、父親,甚至是我自己的妻子。”
為什么?
因為在那蒼天浮云下、層巒疊嶂間、遼闊草原上、疾風驟雨中的自由的靈魂才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熱愛的;在蒼茫的天地之間,崔斯汀那一塵不染的心靈、火焰一般的情感、疾風驟雨般的力量和不受世俗約束的自由才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崇拜的。
影片最后,像上帝的使者一樣睿智的一刺為崔斯汀的一生做了總結(jié):“疼愛他的人均英年早逝,他是石頭,他和他們對沖,不管他多希望去保護他們。他死于1963年9月,秋天,月圓之時,他最后露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兒仍有許多待捕獵的動物。他的墓并沒有記號,但沒有關系,反正他?;钤谶吘壷兀诮裆蛠硎乐g。”
三、蕩氣回腸的自由之聲
1994年好萊塢最負盛名的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為影片《燃情歲月》所作的配樂成就了這一部堪稱經(jīng)典的愛情史詩大片。The Ludlows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曲子前段精致唯美、恬靜淡雅,而后段則充滿悲壯磅礴、蕩氣回腸。動人的旋律猶如來自天際的自由之聲,將觀眾帶入夢幻般的仙境。唯美的音樂中一幅幅唯美的山水畫卷徐徐展開;一曲曲唯美的旋律講述著一個個唯美的故事。
詹姆斯·霍納在影片的配樂中巧妙地運用了中國民間吹管樂器——洞簫。洞簫的音色十分古老、蕭瑟且深邃蒼茫,它縹緲的音質(zhì)傳神地刻畫了崔斯汀如風般無形無影、狂野悲憤卻又渾然天成的形象。影片中的配樂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飄忽不定,時而吶喊悲鳴,時而沉吟低語,把觀眾帶到那個金燦燦的恬靜的秋天,神奇的遼闊草原上,身臨其境地感受那令人神往的自由氣息。
四、攝人魂魄的自由之畫
影片的攝影極具表現(xiàn)力。Legends of the Fall的英文直譯名為《秋日傳奇》,攝影師用近乎完美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藝生動地講述了一個“秋日里的傳奇”。
片名中的“傳奇”所指之一就是男主人公崔斯汀,攝影師運用了大量的側(cè)逆光來為他的身后鍍上一層光環(huán),使他如同基督般神圣。
為了避免生硬與簡單,攝影師很注意鏡頭的快速剪切,注重對話雙方的特寫鏡頭對位反應。影片最后部分采取了平行蒙太奇的技巧,分別表現(xiàn)“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殺死警察、崔斯汀向賣酒的對頭復仇以及蘇珊娜剪發(fā)自殺的三個段落,這是好萊塢影片通常采用的交叉手法,本片將它運用得嫻熟自然、不著痕跡。
攝影師的神來之筆充分展現(xiàn)了大自然和男主人公的魅力。靜穆的地平線上,他的出現(xiàn)讓觀眾全身心地傾聽野性的轟鳴,風時而舒緩、時而凌厲,在風和日麗、藍天白云下,馬蹄聲逐漸由遠及近。片中唯美的畫面對劇情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不光是美麗的群山和草原,光線的運用和畫面的移動也非常具有技術含量。例如塞繆爾死后,崔斯汀有一場“懸崖勒馬”的戲,它表現(xiàn)了崔斯汀對弟弟強烈的思念和自責。此時的畫面中就是非常沉悶的天氣。而崔斯汀7年后和蘇珊娜的重逢則是在秋日明媚的陽光下,但遍地的落葉也點綴了二人內(nèi)心抑制不住的感傷。
五、結(jié) 語
美國西部廣袤的大草原,秋日里落日的余暉,烈馬飛奔的身影,狂放不羈的崔斯汀,講述了一個“秋日傳奇”,描繪了一段“燃情歲月”。崔斯汀是大自然最純真的兒子,是大草原上最自由的靈魂,他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熱愛和崇拜的偶像。
[參考文獻]
[1] 張萍萍. 從文化研究角度評析美國電影《秋日傳奇》[J].老區(qū)建設, 2010(04).
[2] 陳許.美國西部文學與民族精神[J].世界文化,2009(08).
[3] [美]亨利·納什·史密斯.處女地——作為象征和神話的美國西部[M].薛蕃康,費翰章,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 [美]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A].楊生茂,編譯.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生命是一場放逐和流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躁動的靈魂發(fā)出狂野的嘶吼。但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予了世俗,然后在社會既定的軌道上蹣跚前行。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早在懂得諂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盡,或者只能孤獨地在耳畔回響。于是,那些堅定地追隨自己內(nèi)心聲音生活的生命便成了奇跡,成了代代相傳的傳說。崔斯汀便是這樣的傳奇。
崔斯汀是美國好萊塢經(jīng)典大片《燃情歲月》中的男主人公,他是大自然強大力量的化身,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他在美國西部的原野上策馬呼嘯,他的血液里流淌著自由的氣息,他的內(nèi)心發(fā)出壓抑的咆哮,于是他成了人們喜愛和崇拜的偶像。他飄揚的長發(fā)、深邃的眼神、滾燙的淚水和似水的柔情無不讓觀眾為之動情。影片《燃情歲月》用溫情的故事、壯闊的畫面、刺痛靈魂的音樂、到位的表演以及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向人們講述了一段燃情的歲月和一個秋日的傳奇。
本片于1994年在美國首映后便受到觀眾的喜愛,并于1995年獲得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影評界認為它既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大片,又是一部溫婉細膩的唯美派影片;既是一部充滿著溫情和陽剛之氣的羅曼史,又是一部表現(xiàn)西部精神的偉大史詩。
一、愛情、背叛和親情
本片幾乎包含了一部賣座大片所應有的一切元素:人類與自然的神秘關系、戰(zhàn)爭與和平的永恒爭論,愛情與生活的矛盾糾結(jié)、血緣與社會的沖突回歸以及愛情、親情、友情,等等,其中愛情、背叛和親情貫穿全片,將故事情節(jié)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威廉上校因為厭倦了戰(zhàn)爭,所以帶著全家來到美國西部廣袤粗獷的原始荒野開墾牧場。然而,上校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這里艱苦的環(huán)境而獨自回到了東部,于是威廉上校獨自一人把三個兒子養(yǎng)育成人。
三兄弟手足情深,但性格迥異。老大艾爾弗萊德為人忠厚,辦事認真,遵守一切規(guī)則;老三塞繆爾溫文爾雅,是個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而老二崔斯汀則狂放不羈、自由奔放,常與印第安人交往,深受父親疼愛。四位出色的男人在一個沒有女性的世界里過著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然而,塞繆爾美麗的未婚妻蘇珊娜的到來打破了男人們平靜灑脫的生活。蘇珊娜甜美、開朗,年輕的身體里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她使上校一家這個純男性的世界充滿了歡笑、溫情和色彩。于是,三個男孩被她深深地吸引。老三塞繆爾迷戀著蘇珊娜無法自拔,老大艾爾弗萊德也不由自主地暗戀上了蘇珊娜,而崔斯汀粗獷奔放的男性氣質(zhì)不知不覺地打動了蘇珊娜的心。四個年輕人在痛苦地壓抑著各自的情感。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滿腦子正義和英雄主義的塞繆爾和艾爾弗萊德不顧父親和蘇珊娜的勸阻,毅然決定參軍。為了保護塞繆爾,崔斯汀也決定和兄弟們一起遠渡重洋,奔赴歐洲戰(zhàn)場作戰(zhàn)。然而,戰(zhàn)爭比塞繆爾想象的要殘酷得多,戰(zhàn)場上沒有浪漫的騎士和永不倒下的英雄。崔斯汀雖竭盡全力保護弱小的弟弟,但是塞繆爾還是被殘酷的戰(zhàn)爭奪去了生命,崔斯汀悲痛欲絕,為沒能保護好弟弟而深深自責,以后數(shù)年仍無法原諒自己。
當崔斯汀最終回到農(nóng)場時,他與蘇珊娜之間的愛情爆發(fā)了,失落的艾爾弗萊德離開農(nóng)場獨自進了城。盡管農(nóng)場的生活恢復了平靜,但是塞繆爾的死始終讓崔斯汀無法面對他所深愛的蘇珊娜。他痛苦地離開自己深愛的家鄉(xiāng)和戀人,獨自漂泊在異國他鄉(xiāng),在辛苦跋涉中麻痹自己的傷痛,讓時間撫平心中的創(chuàng)傷。
幾年后,當他帶著平靜的心回到農(nóng)場,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了:父親中了風并變得蒼老無比,農(nóng)場也一天天衰敗,艾爾弗萊德進入了政界,而苦苦等待他的蘇珊娜在絕望中嫁給了艾爾弗萊德。
崔斯汀娶了從小就暗戀自己的“伊麗莎白二世”,并有了兩個兒子,一切似乎就要這樣平靜地結(jié)束了。然而,“伊麗莎白二世”不幸被人槍殺,這再一次燃起了崔斯汀心中躁動的烈火。他將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終于在父親和大哥的幫助下為妻子報了仇。
仍然愛著崔斯汀的蘇珊娜無法面對自己的感情,在絕望中飲彈自盡。艾爾弗萊德把妻子的遺體送回了農(nóng)場,并取得父親的諒解,一家人的心又凝聚在一起。歷盡滄桑的崔斯汀把父親和孩子托付給艾爾弗萊德,從此浪跡天涯,直到生命的結(jié)束。
本片是一部好萊塢味十足的影片,其好萊塢式煽情層層深入,且其中不乏跌宕起伏。影片由兄弟情到男女愛情再到父子親情,各種情感穿插在崔斯汀傳奇的一生中。影片還涉及了美國的許多歷史事件:南北戰(zhàn)爭,西進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屠殺印第安人,胡佛政府的黑金政治和禁酒法案……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本片成為一部產(chǎn)自好萊塢的值得關注的好片。
二、如風般自由的靈魂
如果你愛那蒼茫的原野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風,那你一定會愛上崔斯汀。
崔斯汀赤誠而又粗獷,純真而又狂野,強大而又孤獨。他的身上流淌著沸騰叫囂的血液,蘊涵了一股隨時隨地可能爆發(fā)的力量,那是征服自然的力量,是征服自我的力量。一頭飄逸的金色長發(fā),一雙深邃狂野的藍眸,從不遵循世間的規(guī)則,血液里潛藏著不羈的野性。這是一個在軍人和獵人的共同教育下長大的青年,他秉承了父親威廉上校和印第安智者一刺的卓越性格。小時候他曾切下一只熊的腳趾,在那場與熊的搏殺中,他的血與熊的血融合在一起,從此一種強大的征服欲望左右著他的一生。他征服烈馬,征服大自然,也征服了刻骨銘心的愛情。
在他的一生中,他心底的那只熊時而蘇醒時而沉睡。當外面的世界太嘈雜,那只熊就會被驚醒,甚至被激怒,即使是深愛的女人都無法撫慰他的心靈。崔斯汀猶如一塊有裂縫的石頭,一旦水灌進來,結(jié)了冰,石頭便會裂成碎片。他需要宣泄,需要尋求一種方式釋放自己,并不斷探索生命的意義。于是,他獨自一人漂洋過海,四處漂泊,遠離文明,過著原始的生活,感受著生命的質(zhì)樸和自然的神圣,同時內(nèi)心苦苦煎熬,不斷加熱,似乎要把深藏在心里的那些東西蒸發(fā)干凈。一度他以為自己的心再也無法在那個廣袤的草原平和地跳動,于是他寫信給他深愛的女人,讓她絕望。
觀眾同劇中美麗的女主人公一樣,目光被那夕陽下的健壯身影所吸引,心思被那余暉中飛揚的金發(fā)所牽動,心靈被那不羈的眼神所震撼。崔斯汀有著一顆猶如草原上湛藍的天空一樣純凈的心靈,他對父兄的摯愛感動著蘇珊娜和觀眾;他有著火一樣的激情,熾熱的愛情燃燒了蘇珊娜,也燃燒了他自己。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令人難忘的場景:蘇珊娜墓前,艾爾弗萊德無比苦澀地向崔斯汀訴說:“我遵守一切規(guī)矩,神的、人的規(guī)矩。而你從不遵守任何規(guī)矩,可是他們卻都更愛你,塞繆爾、父親,甚至是我自己的妻子。”
為什么?
因為在那蒼天浮云下、層巒疊嶂間、遼闊草原上、疾風驟雨中的自由的靈魂才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熱愛的;在蒼茫的天地之間,崔斯汀那一塵不染的心靈、火焰一般的情感、疾風驟雨般的力量和不受世俗約束的自由才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崇拜的。
影片最后,像上帝的使者一樣睿智的一刺為崔斯汀的一生做了總結(jié):“疼愛他的人均英年早逝,他是石頭,他和他們對沖,不管他多希望去保護他們。他死于1963年9月,秋天,月圓之時,他最后露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兒仍有許多待捕獵的動物。他的墓并沒有記號,但沒有關系,反正他?;钤谶吘壷兀诮裆蛠硎乐g。”
三、蕩氣回腸的自由之聲
1994年好萊塢最負盛名的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為影片《燃情歲月》所作的配樂成就了這一部堪稱經(jīng)典的愛情史詩大片。The Ludlows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曲子前段精致唯美、恬靜淡雅,而后段則充滿悲壯磅礴、蕩氣回腸。動人的旋律猶如來自天際的自由之聲,將觀眾帶入夢幻般的仙境。唯美的音樂中一幅幅唯美的山水畫卷徐徐展開;一曲曲唯美的旋律講述著一個個唯美的故事。
詹姆斯·霍納在影片的配樂中巧妙地運用了中國民間吹管樂器——洞簫。洞簫的音色十分古老、蕭瑟且深邃蒼茫,它縹緲的音質(zhì)傳神地刻畫了崔斯汀如風般無形無影、狂野悲憤卻又渾然天成的形象。影片中的配樂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飄忽不定,時而吶喊悲鳴,時而沉吟低語,把觀眾帶到那個金燦燦的恬靜的秋天,神奇的遼闊草原上,身臨其境地感受那令人神往的自由氣息。
四、攝人魂魄的自由之畫
影片的攝影極具表現(xiàn)力。Legends of the Fall的英文直譯名為《秋日傳奇》,攝影師用近乎完美的手法和精湛的技藝生動地講述了一個“秋日里的傳奇”。
片名中的“傳奇”所指之一就是男主人公崔斯汀,攝影師運用了大量的側(cè)逆光來為他的身后鍍上一層光環(huán),使他如同基督般神圣。
為了避免生硬與簡單,攝影師很注意鏡頭的快速剪切,注重對話雙方的特寫鏡頭對位反應。影片最后部分采取了平行蒙太奇的技巧,分別表現(xiàn)“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殺死警察、崔斯汀向賣酒的對頭復仇以及蘇珊娜剪發(fā)自殺的三個段落,這是好萊塢影片通常采用的交叉手法,本片將它運用得嫻熟自然、不著痕跡。
攝影師的神來之筆充分展現(xiàn)了大自然和男主人公的魅力。靜穆的地平線上,他的出現(xiàn)讓觀眾全身心地傾聽野性的轟鳴,風時而舒緩、時而凌厲,在風和日麗、藍天白云下,馬蹄聲逐漸由遠及近。片中唯美的畫面對劇情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不光是美麗的群山和草原,光線的運用和畫面的移動也非常具有技術含量。例如塞繆爾死后,崔斯汀有一場“懸崖勒馬”的戲,它表現(xiàn)了崔斯汀對弟弟強烈的思念和自責。此時的畫面中就是非常沉悶的天氣。而崔斯汀7年后和蘇珊娜的重逢則是在秋日明媚的陽光下,但遍地的落葉也點綴了二人內(nèi)心抑制不住的感傷。
五、結(jié) 語
美國西部廣袤的大草原,秋日里落日的余暉,烈馬飛奔的身影,狂放不羈的崔斯汀,講述了一個“秋日傳奇”,描繪了一段“燃情歲月”。崔斯汀是大自然最純真的兒子,是大草原上最自由的靈魂,他是人們內(nèi)心所真正熱愛和崇拜的偶像。
[參考文獻]
[1] 張萍萍. 從文化研究角度評析美國電影《秋日傳奇》[J].老區(qū)建設, 2010(04).
[2] 陳許.美國西部文學與民族精神[J].世界文化,2009(08).
[3] [美]亨利·納什·史密斯.處女地——作為象征和神話的美國西部[M].薛蕃康,費翰章,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 [美]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邊疆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A].楊生茂,編譯.美國歷史學家特納及其學派[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徐州蘇軾紀念館數(shù)字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與產(chǎn)業(yè)鏈研究
- 互聯(lián)網(wǎng)下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
- 復興與困境:“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漫畫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意義生成
- 基于環(huán)境育人的高職院校教學環(huán)境設計提升的路徑探索 ——以設計專業(yè)教學樓空間改造為例
- 理性與詩性的交融:富蘭克林·布斯鋼筆墨繪畫風格的形成與影響
- AIGC技術助力藝術設計類職業(yè)人才“專精特新”培養(yǎng)路徑研究
- 定格動畫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以石頭畫為例
- 由藝造記憶談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
- 基于審美素養(yǎng)提升的美術鑒賞路徑探索
- 民間非遺工藝美術的現(xiàn)代化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