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的教學特點及方法探討
宏觀經濟學,是普通高等學校經濟管理及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基礎理論課,也是其他經濟專業(yè)課程的基礎。通過對宏觀經濟學中的重點理論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精華,并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正確運用所學到的宏觀經濟學的分析工具。理解實際生活中經濟現(xiàn)象的內在規(guī)律和各種現(xiàn)象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但是,由于宏觀經濟課程理論性較強。教師教學比較困難,學生學習較為吃力。針對這種情況,本文結合實際教學中的體會,對宏觀經濟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探討。
一、宏觀經濟學教學的典型特征及問題
1.宏觀經濟學的課程基本上是圍繞著一個總量(GDP)、三大模型《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問題(失業(y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來進行教學的體系。雖然其體系較為清晰,但是,目前國內的宏觀經濟學的教材大多是在西方經濟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實踐基礎上編寫的,而宏觀經濟學的許多規(guī)律主要隱藏在大量的數據之中。很多原理在經過歸納總結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目前,宏觀經濟學這門課主要是給大學二年級學生開設的課程,此時的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還沒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對于這種純理論性的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另一方面,課時安排比較緊湊,一般只有40到50課時。而且內容相對較多,再加上學生對西方經濟發(fā)展本身就缺乏了解,給教學上帶來困難。
2.宏觀經濟學中對不同模型的分析學習,對老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宏觀經濟教學基本上是以老師講授為主,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大都是被動的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實際分析的能力差。宏觀經濟學中的一些基本假設、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為我們研究經濟問題提供了共同的準則和通用的工具。那么,首先,要求學生要掌握好這些假設和方法,而掌握了這些知識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經濟學首先要能夠解釋經濟現(xiàn)象。其次,能為解決經濟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后,還要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xiàn)象,對教師而言要做到“對專業(yè)中得一點懂一切,對專業(yè)外的一切懂一點“。而學生也應具備微觀經濟學的知識以及較高的應用數學能力,同時密切關注實際生活中的宏觀經濟現(xiàn)象,學會對其分析。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