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黑暗”題材影視作品中的哥特服飾文化-電影論文
一、哥特及哥特服飾文化
哥特是從德國日耳曼的一個部落由來的,哥特人曾于公元3~5世紀入侵了意大利并推翻了羅馬帝國。在15世紀,意大利人們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觀念,從而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希望回到古典時代,在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這段時間被稱為中世紀。由于意大利人一直記恨著哥特族摧毀了他們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把中世紀稱之為黑暗的時代,他們稱這一時期為“哥特”,具有野蠻的意思。
哥特藝術風格最早流行于建筑,以教堂為代表。法國大文豪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教堂,就是屬于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建筑,上升的教堂尖頂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仿佛告知信徒們,與上帝近在咫尺。教堂內大面積的花窗玻璃,拼組成一個個的宗教故事,陽光透過玻璃的彩色炫影,令人產生一種迷離感,形成非常濃重的宗教氣氛。這時期哥特式服飾深受教堂建筑的影響,典型地表現在尖頂帽和尖頭鞋。男士流行穿斗篷,女性流行長袍和高腰、隆腹的拖曳裙。在色彩上,往往采取左右不對稱的顏色,整體風格怪異。
約在公元1800年左右,哥特文化從剛開始所謂的野蠻、怪異,在經過幾個世紀發(fā)展后,開始被賦予黑暗、詭異的氣息。在18世紀浪漫主義流行時期,一些作家熱衷于描寫關于人類自身精神世界,陰郁、黑暗的文學作品,是對主觀內心世界瑰麗的想象的一種反叛和厭倦,作品流露著恐怖、神秘的色彩,在哥特小說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在繪畫上,浪漫派的畫家同樣偏愛黑暗、凄涼的景致,這時哥特被賦予醒目、黑暗、奇異的符號。20世紀后半期,哥特音樂上也有了新的發(fā)展,70年代中期,朋克風潮在英國興起,70年代末期,朋克風格之后,或許是對朋克的一種回應,哥特在音樂上承襲了70年代歐美朋克搖滾音樂的音樂風格,許多哥特樂隊都有著某種中世紀的情結,如使用中世紀的樂器,使用歌劇的唱腔,他們將中世紀時期音樂和現代的創(chuàng)作手法相結合。這時期的哥特音樂反映陰暗、病態(tài),帶有迷戀死亡的氣息,具有沉郁厭世的情調,樂隊歌手在服裝上也通常采用大量的現代哥特風格造型元素。永遠的黑色衣服,慘白的面龐,明顯的宗教飾物,鐘愛維多利亞時期帶有大量蕾絲修飾的衣服。80年代,哥特一族們依然是永遠的黑色,蒼白毫無血色的皮膚,染黑的長發(fā),冷酷的黑色皮夾克和黑色緊身牛仔褲,黑色尖頭靴,戴著黑色太陽鏡,女子喜穿黑色網襪、佩戴銀飾品。從20世紀的90年代直至21世紀,象征著哥特風格的骷髏、十字架、項圈、帶有大量皺褶的衣服等哥特元素一直被多數搖滾樂隊和時尚青年男女沿用,哥特風格發(fā)展到今天,蒼白的妝容、卷發(fā)、高馬尾辮、皮革與塑料裝維多利亞式的絲絨和花邊都成為一種風尚。
從哥特風格的流行演變總結出現代哥特服裝風格特征。在服飾色彩上:哥特風格的服飾永遠以黑色為主,也會少量使用例如暗紅色、深藍色等一些深色、暗色。絕對不會使用任何鮮亮明亮的顏色,因為鮮艷的色彩會明顯改變哥特陰郁和黑暗的性格。在服飾面料上:使用皮革、PVC、網狀面料、薄尼龍等面料,特別是冷酷的皮革能突出哥特風格的另類和陰沉。哥特風格崇尚“寧透勿露”的時尚原則,雖然網狀面料用得很多,但由于并不過多地袒露肌膚,所以給人感覺并不過于性感。在服飾造型上:中世紀的束腰、歌劇風格的披肩、斗篷和長手套、緊身黑衣、黑色摩托夾克、黑色有破洞的牛仔褲、黑色尖皮靴等。在服飾配件上:喜歡佩戴陰冷銀質的十字架、T形十字章、五角星等顯眼的宗教飾物、肩章或鉚釘之類的裝飾,還有如鎖鏈般粗的項鏈、寬領帶、帶釘子的項圈和絲絨項繩等。在妝容和發(fā)型上:自然蓬亂的發(fā)型或染后的黑色長發(fā),金發(fā)漂得極淺。為了有死亡般的皮膚而使用白色粉底,畫著煙熏妝,即黑唇膏、黑眼線、黑眼影、細眉。
二、哥特服飾文化在“黑暗”題材影視中的表現
“黑暗影視”具有黑暗、詭異、孤獨和死亡的氣氛,影視色調暗沉,畫面恐怖、驚悚,充盈著哥特的詭異之風,影視表現主題是宗教、死亡和巫術等元素,內容大多描寫的人物有著蒼白的肌膚,冷酷的表情,身著黑色或深色服裝,如吸血鬼。影視中哥特服飾文化的復古和神秘為影片增添了強烈的“黑暗”氣息,引起人們的關注。
《剪刀手愛德華》是一部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具有鮮明哥特式風格的影片。整部影片色彩單純,影片風格奇情、夢幻和黑色。暗黑的古堡象征著愛德華的孤獨和痛苦,愛德華的臉蒼白、滿是傷痕,發(fā)絲凌亂紛雜,眼神恐慌憂郁,嘴唇蒼白冰冷。影片《斷頭谷》講述一個無頭騎士在欲望和復仇的指使下,割下人的頭顱的故事。影片畫面有著色彩濃重的復古風格,懸疑恐怖的故事彌漫著深沉與黑暗的氛圍?!兑乖L吸血鬼》中歌劇風格的斗篷,披肩的長發(fā),維多利亞風格皺褶……這些哥特服飾風格元素無處不在。《烏鴉》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色彩陰暗,人物面部蒼白,毫無血色,哥特的氛圍濃厚?!赌汗庵恰纷钚律嫌趁鑼懳淼膼矍橄盗衅捌幸詯鄣氯A為代表的吸血鬼,他的膚色蒼白,眼神憂郁,舉手投足間透露出哥特式的優(yōu)雅和頹廢。愛德華專情而溫柔,一反以往吸血鬼的邪惡。它講述了一個以校園為背景的浪漫愛情故事,極具現代感。英俊善良的愛德華成了年輕男女們追慕的偶像。所以,吸血鬼成為當今的一種時尚。
三、“黑暗”影視題材哥特服飾文化與時尚流行服裝文化
在今天這個追求夸張乖戾、張揚個性的時代,人們被影片中的復古服飾所吸引,具有濃郁陰暗的色彩,神秘華麗的裝飾,紅唇白膚的誘惑,強烈的犀利和特有浪漫的哥特式藝術的表現形式,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哥特風格服飾被人們競相效仿,哥特式藝術魅力也征服了許多服裝設計大師們,帶有哥特風格的符號成為眾多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素材,在許多服裝設計大師的設計作品中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在電影恐怖魅影文化的推波助瀾之下,在哥特式藝術的影響下,近幾年的T臺上頗為走俏的是黑色主題,哥特的詭異之風不斷被人們認可和仿效。已故設計師AlexanderMcQueen曾用骷髏征服了這個世界,骷髏也成了一個經典的時髦派系;DiorHomme男裝,窄版的經典剪裁具有英倫低調憂郁的氣質與法國的精致高貴,永遠只屬于那些有著陰郁面孔、羸弱身材的花樣美男們,他們的黑暗魅惑,浪漫蒼白,纖細優(yōu)雅,無法言說的詭異高貴,可謂是男裝之中的吸血鬼;JonathanSaunders2010春夏系列發(fā)布會,以艷麗色彩聞名的同名設計師品牌,本季色彩的靈感來自瑞士的吸血鬼電影《血色入侵》,以一系列的蒼白色設計斗艷全場。模特們有著鮮紅的唇色、濕漉漉的頭發(fā),像剛剛吸完血的吸血鬼女孩;VivienneWestwood2010春夏季發(fā)布會,秀場布景略顯陰森,秀場上的模特們個個白面紅唇,頭發(fā)蓬亂;MariaKarinCouture2011年的婚紗禮服以電影《暮光之城》(Twilight)中的女主角貝拉為靈感,設計了帶著些許吸血鬼風格的婚禮服,用精美繁復的細節(jié),黑色玫瑰,鮮紅色的裙身,復古珠寶,營造純潔、高貴之外的另一種詭異、妖嬈的特質。哥特風格成為彌久常新的一種時尚風格。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9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