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影世界圖景的構建-電影論文
一、世界圖景和語言世界圖景
世界圖景是現(xiàn)代語言學,特別是認知語言學的核心概念之一。這一概念起源于物理學領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物理學家H.Hertz提出來的。世界圖景的研究由三個部分組成:(1)認知活動的主體,包括單一的人(經(jīng)驗主體)、單一的人群(群落)、單一的民族(多個民族)及作為整體的人類;(2)認知活動的客體,包括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具體世界和抽象世界;(3)認知活動的結果,通過一定的認知活動方式獲得的世界形象。
“語言世界圖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這一術語最早由前蘇聯(lián)語言學家Г.А.Брутян于1973年在Язык и картина мира一書中提出。語言世界圖景是指運用語言的民族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在語言中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在語言中形成的結晶,簡言之,就是語言中折射出來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維。語言世界是介于人和物質世界(客觀世界)之間的一個中間世界,人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通過語言實現(xiàn)的。換句話說,語言中包含了該民族成員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
語言世界圖景理論是在經(jīng)驗論哲學的基礎之上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屬于西方人本主義思潮,使用范疇化、歸納法及三分法的研究模式。該理論以語言、思維/認知和客觀世界三者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語言和客觀世界之間是通過人的思維/認知產(chǎn)生關系的??陀^世界是經(jīng)過人的思維/認知加工后投射到語言當中并形成了語言。語言世界圖景研究恰是一個相反的過程:人通過對語言的思維/認知加工來研究語言中所映現(xiàn)的世界。語言世界圖景系統(tǒng)是一個非封閉性的螺旋式上升系統(tǒng),理論上,該系統(tǒng)的上升過程可以無限地進行下去,只有認為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已經(jīng)足夠或完全一致了,這一過程才可以中止。
二、電影世界圖景構建設想
由于電影實際上是一種符號語言,所以電影世界圖景的構建需要基于符號學和語言學兩門學科,同時需要借鑒世界圖景和語言世界圖景的構建。電影世界圖景可以定義為一個民族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在電影中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在電影中形成的結晶,即電影中折射出來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維。換句話說,電影中包含了一個民族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和所有理論的建立一樣,該理論的建立也有自身的理論基礎、研究內(nèi)涵和研究方法。
?。ㄒ唬├碚摶A
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哲學作為基礎,電影世界圖景研究也一樣。語言世界圖景建立在經(jīng)驗論哲學的基礎之上,屬于西方人本主義思潮。語言世界圖景是透過語言來研究蘊涵于其中的世界圖景,而電影世界圖景是透過電影來研究其中所包含的世界圖景。電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符號語言),這種語言是電影世界圖景的研究內(nèi)容和對象,因此,電影世界圖景總體上應該和語言世界圖景一樣,也是建立在經(jīng)驗論哲學的基礎之上?!艾F(xiàn)代西方哲學的兩大思潮(科學主義思潮和人本主義思潮)分別與兩大符號學派(皮爾斯符號學和索緒爾語言符號學)以及與兩大類語言學(從生物體內(nèi)部角度研究語言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的語言學及從生物體之間角度研究語言的社會功能的語言學)聯(lián)系起來,形成兩大系列:科學主義思潮——皮爾斯符號學——從生物體內(nèi)部角度研究語言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的語言學,人本主義思潮——索緒爾語言符號學——從生物體之間的角度研究語言的社會功能的語言學。”可見,電影世界圖景屬于人本主義思潮。
?。ǘ┭芯績?nèi)涵
電影世界圖景以電影語言、思維/認知和客觀世界三者為研究對象,研究電影語言中所蘊涵的世界圖景。電影語言包括文本語言、聲音、色彩、圖像等符號。依據(jù)皮爾斯符號學理論,根據(jù)“符號代表物”與“對象”之間的關系,皮爾斯把符號分為具有相同性質的圖像符號,具有存在上的依賴關系(即因果關系)的標志符號和具有社會約定性的“象征符號”。圖像符號代表人類通過事物之間具有的共性認識事物;標志符號代表人類通過事物之間的依存(因果)關系認識事物;象征符號代表人類通過社會約定認識事物。
電影語言和客觀世界之間是通過人的思維/認知產(chǎn)生關系的??陀^世界經(jīng)過人的思維/認知加工后投射到電影語言中。換言之,電影語言中凝結了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電影世界圖景研究正是要通過研究電影語言中的各種符號(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的深層含義來重現(xiàn)客觀世界的形象。這種重現(xiàn)一方面是反映客觀現(xiàn)實,另一方面是一種揭露,這是電影的任務。
電影通過人的思維/認知反映客觀世界,而“概念是思維單位”,人的思維/認知基于大腦中的觀念/概念。觀念/概念是記憶、心智詞匯、大腦語言和人的心理所反映的所有圖景的意義運作單位,是表征經(jīng)驗和知識含量的“量子”和所有人類活動結果及認識世界過程的“量子”。在認識世界的思維/認知過程中,隨著對客觀世界認識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加深,人會不斷地接收到新信息、新概念,這些新信息、新概念會融入大腦中已有的觀念/概念,形成新的電影語言。形成的新的電影語言只說明人在有限的時空內(nèi)對某事物的階段性認識。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和語言世界圖景系統(tǒng)一樣,電影世界圖景系統(tǒng)也應該是一個非封閉性的螺旋式上升系統(tǒng)。理論上,該系統(tǒng)的上升過程也可以無限地進行下去,只有認為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已經(jīng)足夠或完全一致了,這一過程才可以中止。
按照電影世界圖景系統(tǒng)所示,我們可以解釋一系列的問題:為什么同樣的一個題材可以拍出若干部內(nèi)容完全不同,有時甚至完全相反的電影;為什么同一導演在不同時期以同樣的題材拍出的電影所反映出的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會不同;為什么以同樣的素材、場景、人物等重新拍攝的電影也會讓觀眾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為什么不同的觀眾對同一部電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想和觀點,等等。相信,電影世界圖景系統(tǒng)所起的作用遠不止這些。這一系統(tǒng)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需要進一步挖掘其中所蘊涵的意義和作用。
?。ㄈ┭芯糠椒?/p>
電影世界圖景理論主要涉及符號學和語言學,其研究需要綜合符號學和語言學的研究方法。不論是符號學還是語言學,都是在闡述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而在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研究中,必然要使用概念化、范疇化、分類歸納等研究方法。電影世界圖景是基于人的思維/認知研究電影語言中所蘊涵的世界圖景的理論,因此,像符號學和語言學一樣,在研究中需要采用概念化、范疇化和分類歸納等方法。此外,電影世界圖景主要研究電影語言、思維/認知和客觀世界三者之間的關系,和語言世界圖景一樣,可以采用三分法的研究模式。
三、結 語
本文基于語言世界圖景理論提出了電影世界圖景的構建設想和必要性,從理論基礎、研究內(nèi)涵和研究方法三個層面對電影世界圖景進行了論述,闡述了電影世界圖景理論的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理論特點、作用機理和系統(tǒng)構型圖等。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外文化的對話、交流與融合會更加緊密。電影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主要媒介之一,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對其研究也越來越需要。電影世界圖景的構建可以進一步促進和加強對電影中的民族和文化因素的研究。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8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