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點的拼貼與面的重塑-電影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m.xwlcp.cn來源:《電影文學》沈浮郡日期:2012-10-11人氣:1589

   一、好萊塢對中國文化元素點的拼貼

  好萊塢電影融入中國元素的最常用方式為“點的拼貼”,即在以西方主人公為主角、演繹西方人為主體故事的影片中以單個元素點的方式拼貼進中國元素。這些元素僅以點的表現(xiàn)方式呈現(xiàn)在影片中,使電影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使得觀眾一看就領(lǐng)悟到這是中國元素。

  好萊塢在對拼貼哪些中國文化元素的選擇上頗為用心,廣泛被好萊塢所借用的中國元素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具有歷史感、原始感、東方美的地域文化

  對西方觀眾來說,古老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地方,因此,好萊塢在選擇為其所用的中國文化元素時常常著重選取那些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獨特風光和文化的地方作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歷史感、原始感、東方美是其基本標準。

  1.歷史感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擁有能夠引起西方觀眾無限遐想的神秘歷史奇觀。例如2008年借著奧運會契機發(fā)行的羅伯?科恩的《木乃伊3》中雄偉壯觀的長城、西安地下埋藏了數(shù)千年的兵馬俑,都是凝結(jié)著中國千年歷史的極具代表性的遺跡,成為整部電影吸引眼球的地域文化符號。

  2.原始感

  美國自詡為世界現(xiàn)代文明的代表,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有著巨大的優(yōu)越感,往往樂于表現(xiàn)東方國家落魄景貌或者非現(xiàn)代的“原始奇觀”,即追求一種剝離了現(xiàn)代文明的“原始感”?!稓⑺辣葼?》中有著青石臺階的峨眉山和破舊的寺廟,《古墓麗影2》中表現(xiàn)的中國落后的山村景象和古樸的黃土高原,《木乃伊3》中的夢幻純潔的香格里拉,《2012》中的四川農(nóng)村與脫離現(xiàn)代文明的西藏,穿著簡陋衣物的中國工人天欽一家殺雞砍柴的景象,等等,這些都滿足了西方觀眾對于落后的東方的想象。

  3.東方感

  好萊塢并不總是表現(xiàn)東方的原始與歷史,東方秀麗的山水和別具一格的浪漫風情有時也是一種美的奇觀?!赌灸艘?》中,影片開端和結(jié)尾處張燈結(jié)彩充滿歡樂風情的舊上海,是極具東方特色的背景。首部全中國取景的好萊塢影片《面紗》中選取桂林作為疫情的嚴重地區(qū),唯美的桂林山水賞心悅目。

  (二)神奇、炫幻的中國功夫

  神奇、炫幻的中國功夫是最令西方驚嘆的文化符號?!拔鞣接^眾在接受這個元素的時候,抱著新奇、驚嘆、佩服各種表情,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無限想象和好感?!蔽鞣接^眾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大多難以理解,但是功夫這樣一個形式化的文化符號率先得到了認可。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功夫文化在好萊塢電影中頻頻出現(xiàn)?!逗诳偷蹏分?,袁和平指導為其設(shè)計了大量東方招式,李小龍、黃飛鴻的經(jīng)典招式等為影片增色不少。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1》中烏瑪?瑟曼那身黑紋黃色勁裝的服裝設(shè)計就是李小龍在《死亡游戲》中形象的翻版,不過換成了皮裝而已。而“瘋狂88人組”的“黑超面具裝”,也和青蜂俠的造型頗有淵源。到了《殺死比爾2》,女主角干脆在峨眉山向“白眉道人”學習了各種中國功夫,最終用“白眉”的絕招“五雷穿心掌”完成了殺死比爾的目標?!豆Ψ蛑酢穭t直接以功夫為主題雜糅了東方神話和香港功夫片樣板,講述了一個男孩通過一次歷險完成成長的典型西方故事。

  (三)體現(xiàn)文化差異化的中國面孔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好萊塢在影片中常常加入一些華人明星,這是好萊塢拉攏中國觀眾情感的一個策略。不僅可以打開中國市場,同時也能為他們本國的電影觀眾提供文化差異性的視覺對象。楊紫瓊、章子怡、鞏俐、成龍、周潤發(fā)、李連杰等這些名字因此頻頻出現(xiàn)在好萊塢新片中。

  但是,在為華人演員在好萊塢取得一定地位欣喜的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華人演員在好萊塢影片中的角色往往被用來表現(xiàn)上述元素,可以說是地域文化和功夫元素的延伸。

  以《尖峰時刻》為例,在此系列電影里面,成龍不過是黑人諧星克里斯塔克的負責提供動作奇觀的“中國搭檔”而已。克里斯塔克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代表了西方文明,而成龍的功夫動作象征的則是異民族的原始力量。在這些影片中,如果說英語是藝術(shù)和文化,那么中國功夫不過是雜耍。

  縱觀好萊塢啟用華人女星的影片,大部分女性角色代表的是東方原始的美色形象,是中國地域文化的延伸展示。如《木乃伊3》中楊紫瓊飾演的紫媛和梁洛施飾演的菱?!?07系列之明日帝國》中的邦女郎楊紫瓊,《藝妓回憶錄》中的三位華人女星也基本扮演了這類角色。

  二、好萊塢對中國文化元素整體的重塑

  好萊塢在打入中國市場的過程中不僅僅滿足于傳統(tǒng)的“點的拼貼”方式,從1998年迪斯尼動畫電影《花木蘭》到10年后夢工廠的《功夫熊貓》,再到2011年“再接再厲”的續(xù)集《功夫熊貓2》,好萊塢已經(jīng)出品了多部獨立制作的“中國大片”。這三部電影均是好萊塢充分挖掘中國資源,講述以中國人為主角的全中國化的故事,是好萊塢對中國文化元素以面為單位的整體重塑。除了動畫電影,好萊塢自2000年以來也投資拍攝了《臥虎藏龍》等多部華語片,但均是采取與中國公司合拍的形式,好萊塢并不真正參與主創(chuàng)。因此,《花木蘭》和《功夫熊貓》系列是好萊塢對中國元素進行以面為單位重塑的代表。由于續(xù)集作品某種程度上是正集的延續(xù),下文以《花木蘭》和《功夫熊貓》作為代表作品進行分析。

 1998年《花木蘭》引進中國的時候,因被國人質(zhì)疑對其形象的篡改,在美國市場創(chuàng)下1.2億票房佳績的《花木蘭》在北京首映一周僅獲得100萬元的票房。而2008年的《功夫熊貓》卻取得了中國內(nèi)地1.855億票房的驚人成績,全球票房更是達到6億美元之多。我國影評界普遍贊揚《功夫熊貓》在對待中國文化上顯示出的更誠懇善意的態(tài)度,比《花木蘭》更成熟、深入地樹立了中國文化形象。這兩部影片在10年間對中國文化由淺表向精深層面挖掘的進步誠然可喜,但是在為《功夫熊貓》向全球推廣中國文化感到欣喜之余,我們更需要理解這兩部影片共同傳達出的美國精神,思考和借鑒好萊塢整體塑造中國文化元素的成功經(jīng)驗。

  具體地說,兩部動畫電影出自美國兩大動畫片場,在題材、色彩、表現(xiàn)方式上都風格各異,但是其本質(zhì)的故事主線卻如出一轍,即小人物變成大英雄的“美國夢”。《花木蘭》中的木蘭替父從軍,既為救父,也為自救。她通過在軍營中的艱苦鍛煉以及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最終拯救了國家,贏得了愛情,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豆Ψ蛐茇垺分械陌毐緛碇皇莻€體型肥胖、整天糊里糊涂卻夢想著成為功夫大師的面店老板的兒子,一個突然的機遇,他背負起對抗強大的敵人太郎、維護山谷和平的使命,而他也憑借“師父”對他的因材施教和自我的奮斗完成了這個使命,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兩部動畫的主角最終都成為民族英雄。這正是好萊塢最擅長的小人物成大英雄的情節(jié)。被譽為“銀幕劇作教學第一大師”的羅伯特?麥基這樣闡述電影的移情作用:“當我們認同一位主人公及其生活欲望時,我們事實上是在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被咎m和熊貓阿寶就是這樣的兩個受認同的主人公,兩個平凡的主人公經(jīng)過自我奮斗,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滿足了觀眾對生活的美好想象,表達了美國人最推崇的價值觀:“靠個人奮斗挑戰(zhàn)權(quán)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實現(xiàn)光榮的夢想”。這個主題在全世界有一定的普適性,“美國夢”也是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夢想,好萊塢用無數(shù)個實踐證明“美國夢”依然在世界通行無阻。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好萊塢在對中國元素進行整體的重塑時,美國的文化內(nèi)核并沒有變,因此它實際上是在用娛樂精神創(chuàng)作出新鮮的“偽中國故事”。《花木蘭》和《功夫熊貓》描述的都是中國古代的故事,涵蓋大部分中國典型文化元素,如《花木蘭》中,“三從四德”的禮儀說教,折扇、燈臺、木梳、紅燈籠等古色古香的物件,街頭巷尾的小吃、比武擂臺、雜耍,等等?!豆Ψ蛐茇垺分校樉?、書法、高蹺、火藥、青石臺階、筷子、麻將、豆腐、燈籠、飛鏢、龍、鞭炮、吊橋、中國古典建筑……典型的中國元素幾乎都被它涵蓋了。但是好萊塢電影從來沒有肩負向世界推廣某個他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借用這些元素塑造中國故事的時候,往往取其形、舍其質(zhì),傳達給世界的是美國化了的中國元素,創(chuàng)造的是奇觀化的感官享受。

  三、好萊塢拼貼或者重塑中國元素策略的啟示

  綜合上文,無論是以“點的拼貼”還是“面的重塑”的方式,好萊塢運用中國元素的成功策略對中國電影進軍世界市場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國電影人可以從中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一)提煉共同的價值觀,打造現(xiàn)實問題,引領(lǐng)觀眾獲得熟悉的心理體驗

  共同價值觀的作用,用一個社會學概念來表述這個觀點,即“游客凝視”,指的是游客一方面期待在旅行期間會獲得奇異經(jīng)歷,另一方面卻喜歡享受在熟悉環(huán)境中的熟悉事物帶來的舒適?!皩ζ娈惖暮褪煜さ膬煞N相反事物的要求,正是游客凝視的核心所在?!睂ⅰ坝慰湍暋钡母拍顢U展到跨文化傳播領(lǐng)域,對中國電影人應(yīng)有所啟示:中國文化元素對于不甚熟悉中國的外國市場來說,可以滿足他們的“獵奇”心理,但之所以沒有引起他們足夠的“凝視”,其間所缺失的一環(huán),就是未能給國際觀眾帶來熟悉的心理體驗,即缺少共同價值觀的共鳴。上文的分析已經(jīng)充分表明,但凡運用中國元素取得成功的好萊塢影片,都關(guān)注了人類的永恒主題,用全世界通行的情感、價值觀結(jié)構(gòu)起全片的內(nèi)容,將“奇異”和“熟悉”嫁接得十分嫻熟。

  影片表現(xiàn)內(nèi)容的現(xiàn)實價值也是好萊塢成功運用中國元素的關(guān)鍵。《花木蘭》進入中國市場時,關(guān)于好萊塢對中國傳統(tǒng)形象木蘭的改造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認為這是一個“美國化”的木蘭——不守成規(guī),自由奔放,渴望實現(xiàn)自我。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花木蘭在好萊塢的這部動畫電影中獲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她有著現(xiàn)代女性需要的獨立自強的精神,反映了現(xiàn)代人的情感需求,為現(xiàn)代觀眾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精神品質(zhì)。相較之下,2009年末,由馬楚成導演的《花木蘭》雖然號稱這才是“原汁原味”的花木蘭,但是影片中選取的主要矛盾點,即木蘭對戰(zhàn)爭的逃避與對國家賦予她的使命之間的沖突,非常缺少現(xiàn)代意義,這個沖突不是現(xiàn)代人普遍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因此也使得整部電影只見意境,缺少實料。

  因此,中國電影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就需要將視點收回到人的身上,摒棄表面的、虛無的文化概念,觸及現(xiàn)代人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觸及全人類共同的經(jīng)驗,從人類切實關(guān)注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在更廣闊的地理空間內(nèi)反映人類共通的情感、人性、價值觀,才能使影片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現(xiàn)代受眾接受,也才能實現(xiàn)中國本土電影進軍國際的愿望。

  (二)淡化背景的“國籍”,“偽裝”成世界的電影,獲得文化認同

  “文化輸出可以影響到其他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歷史意識、社團意識、宗教意識以及文化意識,甚至語言,淡化甚至重寫這些地區(qū)的傳統(tǒng)和文化,從而創(chuàng)造新的民族文化記憶,促使其與美國的信念和價值融合?!焙萌R塢長久以來為美國政府的文化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好萊塢電影在向世界各國輸出“美國夢”的同時,必須克服其他民族對美國民族文化的排斥。好萊塢電影善于淡化背景的“美國籍”,以一種無國別化的故事情節(jié)將美國好萊塢電影“偽裝”成世界的電影。

  在好萊塢近20年拼貼、移植中國元素的這些電影中,很多影片的背景都顯示出無國別化的特征。大片《2012》是最典型的好萊塢“全球化”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全球共同應(yīng)對“世界末日”的過程,雖然“諾亞方舟”計劃是由美國方面主持,但是影片中涉及國家之多令人不得不佩服好萊塢的整合能力:“方舟”的制造地點在中國四川的卓明谷;在計劃準備過程中阿拉伯國王買了船票;最初由印度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地球地殼的異常情況;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在法國盧浮宮被調(diào)換,安置在瑞士防空洞中;博士父親的摯交有位日本兒媳;最后與男主角一家一起乘機抵達中國的是一位俄羅斯富商;而在各國同意打開門拯救更多人的一幕時更是提到了數(shù)個國家的名字。這樣的安排使得該片呈現(xiàn)出非常國際化的特色,很多國家都被好萊塢不同程度地“討好”了,因此該片也比較容易地取得了全球范圍內(nèi)的文化認同。

  綜觀這些借用了中國元素的好萊塢電影,其類型往往集中于功夫片、驚悚片、科幻片、魔幻片、災難片等視覺商業(yè)片,因此這些影片得以遠離政治、淡化國別。好萊塢借用中國元素的影片,大多“只見民間,不見國家”,描述的是中國或者其他國家某一角落的風貌,好萊塢會避免將國家的整體形象展示出來?!豆Ψ蛑酢返闹魅斯┰綍r空來到古代中國,他置身于虛幻的神話之中,中國功夫、中國角色和中國景觀共同為主人公創(chuàng)造一個魔幻世界,中國的背景更多是一個意境,而不是一個國家。除了中國國別的淡化,本片主角的美國人身份似乎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如同《古墓麗影2》中勞拉的英國女爵身份,其他影片也大抵如此,好萊塢用背景的無國別化策略將充滿美國價值的影片不動聲色地推向了世界。

  (三)一切元素為我所用,將娛樂進行到底

  好萊塢一向以觀眾為上帝,奉行“3S”原則,即“驚奇感surprise、懸念感suspens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隨著東方國家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的崛起,順應(yīng)潮流的好萊塢運用中國元素創(chuàng)造奇觀,提升作為“3S”原則之首的“驚奇感”,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好萊塢一方面借用中國元素為影片帶來動作、地域等奇觀效應(yīng)增強消費動力,另一方面,這些影片在大題材上的選擇也傾向于奇觀化。綜觀這些影片,《木乃伊3》《古墓麗影2》《碟中諜3》《黑客帝國》《2012》《功夫之王》,等等,相當數(shù)量的電影有著濃厚的幻想成分。非幻想片中如啟用了三位中國演員做主角的《藝妓回憶錄》,選取了西方人心中充滿神秘和幻想的東方美女而且是以西方所沒有的方式賣藝賣身的女子,這樣的題材吸引力很大,觀賞性也很高。實際上,電影的娛樂性可以總結(jié)為兩個層次:“一是淺表層次,主要提供視聽快感;二是情感層次,要給觀眾提供滿足人性欲望的內(nèi)容?!比绻f上述對共同價值的提煉主要是滿足觀眾情感層次的需求,那么題材的奇觀化則是好萊塢盡力創(chuàng)造視聽快感的結(jié)果。異域中國的奇異風光和獨特文化表現(xiàn),增添了影片的奇幻色彩;而一個神秘幻想的題材,更利于好萊塢導演充分發(fā)揮想象,將各種外民族文化拼貼融合。題材的奇觀化和對中國文化元素的拼貼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共同使得影片的娛樂化程度達到一定的高度。

  總之,好萊塢對中國元素成功拼貼或者整體重塑的背后,深層次文化策略值得我們借鑒。好萊塢影片在運用中國元素時使用符號化的中國文化元素,并以其美國精神作為支撐,獲得了成功。但是中國本土影片如果一味地試圖表現(xiàn)表面上的民族特色,又沒有過硬的內(nèi)容和讓外國人理解的內(nèi)涵,必然會缺乏市場。近些年來“投美國所好”的幾部追求色彩華美、東方韻味、動作優(yōu)雅的影片如《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等紛紛沖奧失敗就是擺在眼前的經(jīng)驗教訓。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7期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