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析酷兒理論視角下的同性戀影視作品-電影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m.xwlcp.cn來源:《電影文學》張玲日期:2012-09-29人氣:3835

        一、酷兒理論視角下的男同性戀影視作品

  《斷背山》是一部成功描寫男同性戀的影片,它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影片以同性戀這一敏感主題為切入點,細膩地描繪刻畫了兩個男人將近20年的同性戀情誼。最初二人同時去牧場打工并相識,兩人性格迥異,杰克外向開朗,比較健談;而恩尼斯自幼父母雙亡,性格內向寡語。在人跡罕至的斷背山中,日復一日乏味單調的放牧生活,兩個年輕人卻由陌路到相愛,在空曠蒼茫的斷背山深處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難忘最美好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放牧生活的結束,兩人也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軌跡上。結婚生子,為生計而奔波,一切無異于常人,而內心的苦苦糾結卻無人能了解。他們迫于世俗的壓力與阻撓,無奈地壓抑自己的感情,斷背山則成了他們找回真正本我的避難所,二人終歸未能走到一起。

  影片反映出同性戀長期以來處于被排擠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在人們傳統(tǒng)的思想意識范疇中,異性戀是正常的,合理的,符合人倫道德的兩性關系。相對而言,主流傳統(tǒng)觀念則認為同性戀異于正常的異性戀,它違背常倫,是一種病態(tài)的行為,因而加以打壓。影片中男主角恩尼斯童年的經(jīng)歷殘酷地證明了世俗是多么地殘暴與專斷。恩尼斯家鄉(xiāng)有一對男同性戀公開了自己的同性戀關系,并共同生活在一起。于是他們成了整個鎮(zhèn)子的笑柄,周圍眾人的公敵,盡管他們的行為沒有對任何人造成傷害。最終他們其中一人被所謂相信“正義”的人包括恩尼斯的爸爸凌虐致死。作為一種告誡和警示,年僅9歲的恩尼斯和哥哥還被爸爸帶到現(xiàn)場親眼見證了“違背常理”的下場。影片結尾當恩尼斯得知杰克意外身亡的消息時,他其實并不相信這個解釋。他的腦海立刻涌現(xiàn)出的畫面卻是杰克被一群人圍攻,毆打致死的慘狀,正如數(shù)年前爸爸帶他親眼目睹的那一幕再現(xiàn)。

  酷兒理論并不是一些人所誤解的對于同性戀的同情與支持,它其實是反對傳統(tǒng)的觀念對于人的主宰和控制,它聲討異性戀霸權。反對嚴格的社會兩分結構,它向傳統(tǒng)的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兩分結構發(fā)出挑戰(zhàn)。所謂常態(tài)主要指的是異性戀制度和異性戀霸權,也包括那種僅僅把婚內的性關系和以生殖為目的的性行為當作正常的、符合規(guī)范的性關系和性行為的觀點。為了迎合大眾的世俗觀,影片中的恩尼斯和杰克二人無奈地選擇用婚姻作為保護傘,以一種“常態(tài)”出現(xiàn)在社會公眾的面前,婚姻對于他們來說毫無幸福而言,形同虛設,它只是一個滿足大眾口味,使自己不被劃分為異類的工具。影片中恩尼斯的妻子提出想避孕,因為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已經(jīng)非常窘困,孩子無疑是沉重的經(jīng)濟壓力。恩尼斯認為是妻子不愿意再為他生孩子,于是非常生氣,拒絕與妻子過夫妻生活。對于恩尼斯來說,繁衍后代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婚姻也就名存實亡,離婚也當然不可避免了。這段“正常”的婚姻無疑成了主流異性戀霸權的犧牲品。

  但是面對強大的主流異性戀群體,同性戀處境艱難,孤立無援,更多情況下不得不壓抑自己真實的情感來換取生存的安全。著名的酷兒理論家塞芝維克在其著作《暗柜認識論》中提出了“反恐同”論述,即“同性戀恐懼癥”對存在于文化當中的男男女女起著重要的規(guī)誡作用,其發(fā)揮力量的一個核心要素就是關于“同性戀恐懼”自身以及它所令其噤聲的人們的強制性沉默。當恩尼斯與杰克在斷背山的帳篷內第一次“親密接觸”后,他們沒有任何初嘗幸福的喜悅,更多的是困惑和恐懼。兩個人呆呆地坐在草地上,就連他們本人也無法接受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并同時向對方表明自己不是“酷兒”。即使之后兩個人不再逃避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并接受了對方,他們卻只能選擇回到荒無人煙的斷背山偶爾小聚。斷背山是二人惟一可以逃避世俗,感受真愛的地方。那里人跡罕至,風光秀美,處身于其中,人與自然真正融合一體,回歸本原。只有在斷背山,二人才可以無所顧忌地互訴傾慕之情,無謂世俗的眼光。在廣袤無垠的大自然中,兩人的擁抱與接吻是如此的自然,與異性戀沒有任何差異。世俗卻為何如此抵觸與鄙視同性戀,就因為它異于傳統(tǒng)所謂的劃定?

  然而現(xiàn)實生活對于恩尼斯和杰克來說是殘酷可怕的,恐懼無時無刻不籠罩著他們的生活。恩尼斯曾經(jīng)詢問杰克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當你進城,感覺有人用懷疑的眼光盯著你看,好像他們知道你是同性戀。然后你走在人行橫道上,大家看你的眼光好像他們什么都知道”。這也就證實了為什么恩尼斯與杰克真心相愛,兩人卻都選擇了“正?!被橐錾?,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這種被社會承認的組合方式對他們二人而言即是一種保護,但更多的是煎熬。然而在強大的異性戀霸權控制之下,他們恐懼被主流拋棄,于是他們自己最終都沒有勇氣忠實自己的內心,也沒有機會過上他們想象中的生活。

  二、酷兒理論視角下的女同性戀影視作品

  電影《時時刻刻》運用意識流的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將擁有不同人生經(jīng)歷、身處不同年代的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串聯(lián)起來。影片所反映的女性主義以及女同性戀主題都與酷兒理論之間有著種種契合之處。

 《時時刻刻》中描寫的女性之一就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伍爾夫。她在文壇中地位顯赫,是杰出女性的代表。但影片所展示的卻是伍爾夫生活的另外一面,精神近乎崩潰的邊緣,與丈夫的關系徒有其名,與姐姐有著超出姐妹親情的同性戀情誼。伍爾夫生活在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體系中,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品,被公共領域所隔離,根本沒有機會進入主流社會。即使是出身書香門第的伍爾夫,她的境遇也與普通女性沒有任何差別。家中的男孩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深造學習,伍爾夫和姐姐只能在家里接受有限的教育,這對于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無疑是沉重的打擊。而在這種霸權的二元兩分社會結構下,女性不可能從男性那里得到任何的同情和理解,于是她們選擇有共同經(jīng)歷和感受的同性,進而排斥異性戀。

  社會學領域的女性主義學者指出異性戀文化就是一個借由二元對立而取得意義的文化,在這種二元對立中,男子氣概與女性氣質被建構成分立的兩端,因而,整個對立結構在認可男性權利行使的同時,也就認可了異性戀規(guī)范。在這種霸權的異性戀規(guī)范體制下,男人與女人的結合被界定為正常合理的,盡管它不一定符合當事人的本愿。伍爾夫本人有過被性騷擾的經(jīng)歷,她沒有從所謂正常的異性戀那里得到過快樂。并且伍爾夫對于婚姻的選擇也是形式上的,她沒有和丈夫真正生活在一起,相反她卻從姐姐那里得到了異性戀所不能給予的溫暖與關愛。伍爾夫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父權專制與異性戀霸權的犧牲品。正如賽德曼所指出的,與其說酷兒理論彰顯了同性戀少數(shù)族群所遭受的壓制和試圖進行表達,毋寧說它分析了異性戀/同性戀符號作為權利/知識體質對欲望秩序、行為舉止、社會習慣和社會關系的形塑。

  影片中的另一位主角勞拉來自殷實穩(wěn)定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是一位專職家庭婦女。表面上她的生活幸福美滿,丈夫體貼溫存,兒子可愛乖巧,她正懷有身孕期待著一個小生命的到來。但是她卻憂郁迷茫,甚至想用死亡結束這種生活。她不愿意繼續(xù)扮演其他人眼中的“家庭天使”,那種主流文化所設定的女性形象,即女人的主要職責是附屬于家庭、丈夫,生育是她們完成其使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勞拉原本開朗堅強的一位女性朋友向她傾訴生活的不幸與困擾,坦言主要原因是她不能為丈夫生兒育女。對于一個同被家庭牢籠所禁錮的女性,勞拉用深情的一吻向她表達了作為同性的理解與寬慰。勞拉和她的朋友對這一大膽的舉動都非?;炭?,因為這一同性之吻的行為已經(jīng)超出了主流文化所認同的異性戀的范圍,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于是她的朋友匆忙逃離了勞拉的家。

  朱迪?格蘭的著作《另一種母語》提到:我們并不是相當男人,我們想成為“bunch”和規(guī)避男人。我們總是盡量避免以下情形:尖聲細氣的語調、乖巧微偏的頭和猶豫不決的手勢等諸如此類被清楚標明為女性特征的東西。我們相信我們所表達的是“還有另外一種做女人的方式”,而非“這個女人試圖被人家當成男人”。勞拉的身上明顯有著“酷兒”的特點,她不愿意成為社會霸權理念控制下的玩偶,在一個所謂“標準”的指導下扮演符合大眾標準的女性角色。于是自殺未果后她選擇了出走,離開了那個金絲籠。她要用自己的行動反抗主流文化對于女性的控制和壓抑。

  三、結 語

   《斷背山》與《時時刻刻》這兩部影視作品與酷兒理論存在著很多的契合點,而它們也僅僅是眾多反映酷兒問題的影視作品中的兩部。觀眾在欣賞類似影片時很容易將它們與“反同性戀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事實上酷兒理論所涉及的和反映的主題要較之復雜很多。酷兒理論不是對于同性戀的同情與支持,它是對異性戀霸權的質疑與反抗,同時鼓勵人們跳出所謂社會兩分結構的禁錮,享受自由的生活。另外酷兒理論本身所存在的爭議性也讓它更加“酷兒”。一些女同性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家擔憂“酷兒”這一概念會不會弱化男同性戀與女同性戀的區(qū)別,正如在眾多的同性戀影片中大部分是描寫男同性戀題材的,反映女同性戀的就相對較少。酷兒理論最初也主要是針對白人中產(chǎn)階級學者著作的探究上,因此對于種族、階級等因素考慮方面則會有所欠缺。盡管如此,酷兒理論無疑對以往的“性”及其身份認同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以酷兒理論為視角分析解讀影視作品將喚醒觀眾對主流社會文化的重新思考。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