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楂樹之戀》看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藝術論文
2010年,中國內(nèi)地影壇的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張藝謀導演推出了他的一部新作品《山楂樹之戀》。這樣一部震撼心靈催人淚下的小說經(jīng)大導演張藝謀之手搬上銀幕,原本可以成為愛情經(jīng)典,但就是因為敗筆的存在使它的藝術感染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一、敗筆之所在
其實早在小說被張藝謀發(fā)現(xiàn)之前,已經(jīng)在網(wǎng)絡上風行一段時間了。在當今時代物欲橫流,甚至有人大言不慚地的說“寧在寶馬車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而《山楂樹之戀》講給人們的卻是一個不帶絲毫功利色彩,沒有丁點雜念和低級下流質(zhì)感的“史上最干凈的愛情”,該書在2007年名列《亞洲周刊》華語小說第一名。依照張導的水平和人生閱歷以及高超的藝術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完全可以將此改編推向經(jīng)典的頂峰。但是我們不由自主地失望了。因為電影《山楂樹之戀》幾乎顛覆了小說原版。究其原因,就是敗筆的存在帶來了嚴重的后果。《山楂樹之戀》的敗筆大體有:
?。ㄒ唬﹦∏榈陌才?/p>
電影不同于小說,電影可以植根于小說基礎上,但電影必須以劇本為根據(jù)。小說《山楂樹之戀》要走向銀幕,必須首先轉(zhuǎn)化為劇本,于是劇本的好壞、劇本的處理、情節(jié)的安排,除了在大的方面要尊重小說原著之外,當然可以有所創(chuàng)新,而且根據(jù)電影的特殊需要,有些東西必須進行技術處理。比如小說最感人之處在于孫建新彌留之際,靜秋一聲聲“我是靜秋,我是靜秋”的含淚呼喚和孫建新眼角滑下的紅色的淚;還有孫建新留下的遺物中日記本扉頁的話——“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弊x者可以被小說打動,也可以被震撼,因為小說是通過文字來傳遞著情義。而電影則需要通過場景色調(diào)、對白的強調(diào)、聲音的強弱、劇情的解析、音樂的輔助等才能達到全面的表達,其中有任何一個細節(jié)的失誤都會導致藝術的殘缺甚至走向相反。電影版《山楂樹之戀》太過于尊重原著,沒有充分調(diào)動合理的能動作用,不僅使情節(jié)變得突兀,也使得令人肝腸寸斷的藝術效果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ǘ┮魳返奶幚?/p>
在電影中,山楂樹的出現(xiàn)貫穿全劇,成為電影的標志性場景。其中有顯性的山楂樹,就是那棵英雄樹的多次出現(xiàn),還有隱性的山楂樹,就是手風琴伴奏的前蘇聯(lián)歌曲《山楂樹》。于是,生長在中國某一個山村的山楂樹便有了它的實體形象、音樂形象和愛情象征意味。電影音樂的作曲者陳其鋼在處理音樂時或許并未充分理解原著和導演意圖,出現(xiàn)的音樂段落雖說不多,卻也沒有達到應有的藝術效果。配器、曲調(diào)、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元素把握得都不是很好。特別是和場景相搭配時,根本就與場景相差很遠,尤其是其中多次出現(xiàn)的曲調(diào),被一些人誤解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唱響的《我和你》。雖然陳其剛也是《我和你》的作曲和作詞,但用在這里似乎透出了不協(xié)調(diào)。
二、敗筆的影響
電影作品講究的是音畫完美結(jié)合,劇情、節(jié)奏與觀眾的感受相結(jié)合。敗筆的存在影響無疑是相當惡劣的。
首先,不利于觀眾對于作品本身的理解。
電影《山楂樹之戀》反映的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美麗的知識女青年與一個青年勘探隊員的既纏綿悱惻又痛徹心扉的陰陽兩隔的初戀故事。如果對于奧運歌曲《我和你》熟悉——哪怕是僅僅聽到過,就會對它印象深刻。電影《山楂樹之戀》開始與字幕相伴出現(xiàn)的就是鋼琴彈奏出的《我和你》的熟悉旋律,盡管有所變化,卻還是有明顯的痕跡。這或許是作曲家陳其鋼有意為之以再次擴大《我和你》的影響,也或者是強勢的導演張藝謀的要求。無論是哪種情況,筆者以為都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因為畢竟,受眾理解的運動、體育和愛情幾乎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片頭曲實際上就對這部電影作品奠定了不和諧的基調(diào),以后的部分,作曲家使勁渾身解數(shù)也難以挽回那么幾個簡單的《我和你》的鋼琴彈奏音符帶來的不良影響。
再者,影響電影作品本身的藝術效果。
好在,劇中有較長時間是畫面中場景和人物為主要元素,觀眾慢慢進入了畫面反映的年代,逐漸開始與劇中人物遭遇有了一些默契,帶著奧運風格的《我和你》音樂不甘寂寞地響起來,又把觀眾與電影合為一體的感受生生撕裂。終于,劇終時,著名歌手陳楚生的出場演唱主題歌《山楂樹之戀》,凄美、哀婉、憂郁,有了救場的意味,然而畢竟為時已晚,因為字幕出來了,電影結(jié)束了。
第三,影響整部影片全體演職人員的形象。
這部影片中,原著艾米、導演張藝謀、主演周冬雨、竇驍,配角奚美娟 、李雪健、薩日娜、呂麗萍、孫海英等在影片中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xiàn)——靜秋的天真無邪、老三的博大無私、隊長的憨厚、隊長老婆的直率、隊長孫女的頑皮可愛、特殊年代母親對女兒的關懷與嚴厲都一覽無遺,初次觸電的周冬雨也將一個初涉情感的少女膽怯與羞澀、純情與含蓄表演得很到位。但是所有這些,說是被那幾個簡單的《我和你》的鋼琴音符銷蝕殆盡有點言過其實,但說使其打了折扣倒也不能算作夸張。據(jù)一些觀眾反映,看電影時差點掉眼淚,這個“差點”大概就是表演的魅力幾乎達到催淚的程度,但鋼琴一響就把眼淚彈了回去。一眾演員的辛苦勞作被無形抵消了不少。
第四,對作曲家本人造成了不良影響。
不能否認,作曲家陳其鋼是一個頗有建樹的音樂人,獲得了許多國際大獎,身為著名音樂家梅西安的關門弟子,理應達到極高的藝術境界,通過與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合作,理應獲得更高的贊譽。但就因為那幾個看似隨意的鋼琴音符,影評中出現(xiàn)的抄襲之說(雖然抄襲一說不能成立,畢竟《我和你》也是陳其鋼本人的作品)不啻為電影《山楂樹之戀》的一大硬傷,會令人對陳其鋼的藝術成就產(chǎn)生一定的懷疑。最起碼的是,會有人因此懷疑其對于電影藝術的理解力、表達力問題,進而懷疑到其藝術駕馭能力以及其他,但愿筆者不是危言聳聽。
三、好的電影音樂與電影音樂敗筆的出現(xiàn)
我們不能要求一個音樂家的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成為經(jīng)典。但是作為一部好的電影必須有與之相稱的好的音樂。為此,就需要了解好的電影音樂的標準。
毋庸諱言,好的音樂會與之相映生輝。而電影音樂的好與不好,不一定是看作曲家有多大名氣和作曲家寫過什么成功的作品,而在于為某部確定題材的電影提供的音樂作品是否與影片主題相一致。還有在小的細節(jié)上也就是具體的影片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推進中的烘托作用是否發(fā)揮,是否將影片的亮點放大,將其情節(jié)中最為感人的部分以音樂的形式推向高潮。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就是毫無疑問的好音樂。如果能夠制造出傳唱的經(jīng)典就更是當之無愧的好音樂了。能夠為電影配樂做到這個程度的音樂人不論出身高低都一定會走向成功。正如電影《孔雀》的作曲者音樂人竇鵬,使用鋼琴和手風琴就打造出了《孔雀》的音樂經(jīng)典。而且竇鵬與陳其鋼相比,名氣遠小得多。竇鵬的成功正說明了一個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問題?;蛟S,作曲家并未深刻了解《山楂樹之戀》的故事,沒有看過原著,或許甚至沒有看過劇本或與編劇進行相應溝通……果真如此,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該片音樂制作的不倫不類。
其實有許多電影音樂敗筆的出現(xiàn)都是由于曲作者不熟悉劇情或者不了解導演意圖。如果曲作者不理解劇情、不能感受劇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不能被人物的遭遇所打動或感動,不能產(chǎn)生起碼的感應,就難以有相對應的藝術靈感,也就不可能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電影音樂巨作。必然會鬧出拉郎配式的蹩腳的音樂借用現(xiàn)象。從形式上看,《山楂樹之戀》中的音樂就屬于此類。雖說愛情就是“我和你”的故事,但是《我和你》卻不是愛情題材電影適用的音樂,因為后者屬于奧運、屬于體育,更屬于現(xiàn)代,而不屬于上世紀70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
如果曲作者不理解導演意圖,難以確定導演究竟要通過影片表達什么、達到什么效果,就胡亂猜測,根據(jù)自己的意圖閉門造車,恐怕也難以打造好的電影音樂。如果導演過于強勢,非要將自己的意圖強加給曲作者,或者曲作者過于強勢而要強加給導演以自己的理解,恐怕也不會為電影的成功起到好的作用。《山楂樹之戀》就有著這樣的嫌疑。否則的話,應該不會出現(xiàn)《我和你》的音樂語言來削減這段歷史上曾經(jīng)真實出現(xiàn)過的清新雋永又慘烈殘酷的愛情故事的藝術魅力。
四、此敗筆的警示和啟示作用
正所謂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電影《山楂樹之戀》的音樂敗筆已經(jīng)形成,現(xiàn)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不在于對這部電影的彌補。而在于從觀眾和導演、曲作者的不同角度進行理論分析,從中找出可供參考的經(jīng)驗和教訓,力爭避免類似的問題即電影音樂敗筆的出現(xiàn),為觀眾提供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以及電影音樂作品,以豐富人們的物質(zhì)和精神文化生活。這就是電影《山楂樹之戀》的音樂敗筆的警示和啟示作用。
首先,作為曲作者,不能躺在自己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應該有積極的進取精神,雖說未必完全拋卻過去的作品,也不可時時處處都用自己最成功的樂句來表明自己過去的輝煌。要有謙虛的態(tài)度,向前看的眼光,博大的胸懷和沉思的習慣。與電影電視的合作就要了解音樂的使用場合,隨機應變、與時俱進。要創(chuàng)作好的電影音樂,不妨去讀一讀原著,幫助自己找到音樂的切入點和創(chuàng)作靈感。
再者,作為導演,選擇曲作者的時候有必要與其進行深入溝通,溝通理應包括電影和音樂兩個問題,即電影的劇情以及藝術目標,音樂的整體打算、結(jié)構、樂器搭配、風格等,力爭達到二者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以免出現(xiàn)音不對題,甚至兩者背道而馳的荒謬現(xiàn)象。
第三,無論導演還是曲作者都不必端起架子、板起面孔,反倒是應該放下架子、和藹可親,共同將觀眾當作裁判,當作老師,而自己是運動員或者是學生,成功與失敗都要由觀眾來打分,學生的作業(yè)還是要由老師來給出成績。要尊重裁判和老師的決定,也要考慮裁判和老師的審美偏好和審美感受。也就是只有觀眾認可的好電影才是真正的好電影,只有觀眾叫好的電影音樂才是好的電影音樂。
第四,無論曲作者還是演職人員的創(chuàng)作意圖都應符合作品本身的題材和格調(diào),而且各自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位。自然,導演就是要制作出好的電影作品,講出一個感染人、打動人的故事,給觀眾留下回味;曲作者的任務就是為電影情節(jié)、人物形象刻畫和場景營造出合情合理的貼切藝術或現(xiàn)實氛圍,使電影更加感人肺腑、動人心弦。導演不能過多干預音樂,音樂也不要有過多對畫面的干擾。
或許這樣,我們就不僅可以期待偉大的電影作品,還將有幸聆聽到大師級的電影音樂了。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電影有電影的境界,電影音樂也要有電影音樂的境界,兩者應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與和諧性。這就是電影《山楂樹之戀》的音樂敗筆給我們留下的反面意義。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