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精神生活空間:獨立的文學課程

作者:朱海麗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7-05人氣:812
1956年四月,漢語、文學分科教學正式開始在中學試行,但是僅僅試行了三個學期這一改革即告夭折。當年摸索中的文學課嚴重受到蘇聯(lián)文學教學法的影響,本應完整的情感體驗課被肢解為知識、語法、分析等等僵化模式,沒能和語言教學很好呼應,同時也由于左的影響與師資問題而被迫終止了。雖然五十多年前的改革以失敗告終,但不能就此認為漢語、文學分科教學本身就是錯誤的。文學課程獨立在今天依然具有現(xiàn)實需要與根本意義。
幾個世紀以來對科學主義的過度崇尚以及對人文主義的輕視擯棄,已經(jīng)使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的精神家園處于毀滅的邊緣。整個人文科學領域所面臨的危機反映在語文教學領域即語文教學面臨著人文底蘊流失、學科定位偏差等困境。一部分原因應直接歸結為我們的大語文體系。這種體系把語言教學和文學教學混和在一起。由于考試制度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學階段,語文教學因為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得文學教學喪失了人文性而異化為閱讀技能訓練。另一方面,又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qū),即用文學具有人文陶冶的思維去要求大語文教學完滿的發(fā)揮這種蕩滌思想的功能,而不顧大語文體系中還存在語言教學的現(xiàn)實。無疑,這種把文學教育等同于語文教育的思維亟需轉變。
從語文教育所面對的外部環(huán)境來說,當下的學生是伴隨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和網(wǎng)絡的成長而成長的一代人,他們更多接觸的是影視作品、流行音樂、漫畫、flash等等。這種欣賞口味可能是對正直、善良、責任等信念的堅守,但也可能是對尋找維護自我中心存在的證據(jù)、享受暴力行為帶來的感官刺激的追求。在視聽圖像時代,當下的流行文化對那些本就對文學缺少熱情和興趣的學生構成了一種強有力的誘惑和召喚,經(jīng)典文學開始被放逐在他們的視線之外,魯迅作品遠不及安妮寶貝、郭敬明的精彩,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選文也遭遇了祛魅(disenchantment)。
三、利維斯方案:偉大的傳統(tǒng)
課程問題早已不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如課程編制)。從構建獨立的文學課程的現(xiàn)實需要來看,文學課程具有其它學科課程所無法比擬的精神治理的功能。雖然這種認知已經(jīng)達成普遍的共識,但是目前,在課程文化方面尚缺少一種明確的定位,缺少抵御外部力量(比如亞文學與流行文化等等)沖擊的有效方法。整理文學批評家利維斯(F.R.Leavis)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可以從中尋找出一條解決這些問題線索。
19世紀5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電視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廣大人們群眾得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利維斯等學者隨后對這樣一種文化現(xiàn)象作出了快速的反應,他們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如利維斯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教育體制來更加廣泛地傳播文學知識和文學鑒賞,為大家辨別文化真?zhèn)蔚姆椒?。為了有效地完成這一策略,利維斯陣營首先對文學進行了嚴格的鑒定,他們拋棄了那些現(xiàn)代主義的先鋒試驗作品,而把那些能夠直接培養(yǎng)讀者道德意識的名著看作是一種“偉大的傳統(tǒng)”。利維斯指出,著名的作家身上全無福樓拜式的對生活的厭倦。他們認為人們應該以坦誠虔敬之心去面對人生,應該具備超強的吐納經(jīng)驗的能力和巨大的道德力度。只有如此,作家寫出的作品才能夠對讀者的生活信念、心靈慰藉、道德審美及價值坐標等的培養(yǎng)起到啟迪作用。據(jù)此可見,隨著當前大眾文化的泛濫,我們的應對策略應該及時回到文學經(jīng)典中來,可以從這些作品中汲取精神資源和道德營養(yǎng)。雖然當代的很多青年并不喜歡古典書籍,甚至部分青年把經(jīng)典作品當著廢品,然而我們從學校教學課程的角度看,經(jīng)典作品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案,其在教學實踐中也無數(shù)次證明它的重要作用。因為真正的文學課程不應當只是歷史潮流的追隨者,它更應當具有矯枉過正的勇氣,唯其如此,才能讓青年一代堅守住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與精神原點。
透過利維斯的方案,我們可以形成這樣一種認識:他所提倡的“偉大的傳統(tǒng)”實質上就是在為青年一代尋找一個精神支點,憑借這個支點使人在精神上變得強大起來。其實,這就是獨立的文學課程所要達成的任務。成功的基礎教育文學課程不在于交給學生多少文學知識與文學理論,關鍵在于能否在青少年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的時期,透過文學給他們提供一種穩(wěn)定的人文情懷、道德信仰、價值追求和審美情趣,并且在結束學校課程面對以后各種生活狀態(tài)的時候仍能用文學來撫慰人生與心靈,從而獲得慰藉,獲得勇氣,獲得一個生命的精神支點。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