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高校生終身健身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教育論文

作者:湖南交通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譚立—陳天宇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01人氣:1127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人們對體育內涵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體育作為健身教育的觀念逐漸被人們接受,終身健身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傳統(tǒng)的體育觀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高校體育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完成從有組織的身體鍛煉到自我健身,從有固定時間、有人指導的被動運動到一切自我安排的主動健身轉變。因此,高校體育是與終身健身教育聯(lián)系最緊密的身體教育環(huán)節(jié),高校體育教學應重視傳授學生健身知識、培養(yǎng)他們自我身健身的能力,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使之終身受益。但是,鑒于我國現(xiàn)行身體教育模式仍是五六十年代形成的,體育與競技運動的關系模糊不清,重視運動成績,忽視全民健身,使學校教學計劃的制定始終圍繞學生達標、競技運動考試;幾十年一貫制的跑、球、操項目設置,近年來雖有所改變,也只是給女生增加了健美操等少量新內容,忽視了健身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使學生產(chǎn)生健身的原動力。為此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分析與措施
要使人們能堅持終身健身,必須提高人們對終身健身必要性的認識。所謂終身健身,是指貫穿于人整個生命過程的、增強體質的實踐活動。它并不要求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運動成績,掌握什么新、難技術,強調的是增強人們的體質,健全人的身體,包括四肢和大腦。終身健身要求人們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要將健身作為生活內容來對待與安排,充分享受健身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益處。終身健身的內容是指人們在個人生活中選擇與自己相適應的、有利于健全自己身體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身體鍛煉的實踐過程?,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健身不要求掌握多么復雜的運動技術,要求的是達到一定的生理負荷量,追求的是健身效果,只要簡單的身體運動使你能達到這些目的,就是適合你的健身項目,它的意義比體育更廣泛。一個人的終身健身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在學校接受的健身教育,即體育。它包括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身體素質和健身技能的訓練,接受體育理論知識,培養(yǎng)自我健身的能力;另一部分是離開學校后,根據(jù)已掌握的健身知識,按照不同時期自身的身體狀況所安排的健身鍛煉。
我們通過對在校288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那些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良好健身習慣的大學生,他們對參加體育活動的價值和功能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是出于增強體質、調節(jié)緊張學習和豐富生活情趣之目的參加體育活動的,這些人約占57%;而不喜歡體育活動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運動技能較差,參與集體體育活動感到丟面子,這些人約占14%;也有人對健身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抓緊時間刻苦學習,掌握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就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貢獻,這些人約占29%。不同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參與健身的積極性。大學階段是學生生長發(fā)育、個性逐漸完善的重要階段,也是能否堅持終身健身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健身活動進行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健身價值觀的形成和運動技能、健身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生進如社會后的終身健身將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為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從樹立正確的終身健身觀念入手,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健身興趣、能力和習慣。
2.1樹立終身健身的體育觀
思想和意識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思維活動,人類的活動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其主觀能動性具有相當?shù)膭?chuàng)造力。大學生處于接受知識的較高級階段,他們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很強。教師應講清道理,使學生明白,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過人的精力;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大的能力都無法充分發(fā)揮。許多科學家英年早逝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樹立正確的健身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運動的規(guī)律,認識運動對身體健康、身體發(fā)育、機能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從思想上認識體育,是樹立終身健身觀的基礎。對于大學生來說,如果體育只是一種被外在力量強迫施加于身的東西,就不可能激發(fā)其自覺鍛煉的興趣,也就不能使其轉化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就很難達到終身健身的目的。因此,只有樹立正確的健身觀,才能產(chǎn)生健身的原動力。
2.2注重培養(yǎng)終身健身能力
隨著體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越來越明顯。過去的學校體育一貫以傳授運動技能為主,學生在學校經(jīng)過十幾年的體育學習后,許多人都不會自我健身,不會運用適當?shù)倪\動方法,不能掌握適當?shù)倪\動量來達到健身的目的,以致他們很多人對健身逐漸失去興趣,最終告別了身體鍛煉。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與學校體育教學中忽視培養(yǎng)學生健身能力和習慣是分不開的。終身健身追求的是連續(xù)性和一貫性,最終目標是促進人體健康發(fā)展,提高人體素質,提高人的生命質量,而自我健身能力是完成終身健身的基點。
高校體育教學是健身教育的最后一道門坎,所以要賦予學生終身健身的基礎知識,重點是要培養(yǎng)自我健身的能力,使學生懂得健身與運動的關系,明白健身存在于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之中,任何過量的運動都會有害于健康,而達不到一定生理負荷量(心博量、脈率)的運動都無助于健身。因此,教會學生掌握運用運動負荷價值閾來控制運動量是培養(yǎng)健身能力的關鍵。
2.3搞好教學改革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終身健身意識,高校體育教學在現(xiàn)有條件下應作相應的調整,教學形式力求多樣化,除開設普修課、選修課外,要多開設選項課、保健課等,力求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要求。內容上在注意體育的游戲性和娛樂性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學生對生理負荷量的體會,切不可只圖滿足學生的娛樂要求,使他們錯誤的認為體育就是娛樂,忽視了體育健身的本質,使體育課既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又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加強體育課與輔導課的結合。體育課要注意傳授學生健身知識,而輔導課要使學生運用這些知識,體會他對健身運動的指導作用,切不可搞成課堂教學內容的延續(xù)。要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個體需要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健身技能,使學生在學校學到的能有效的運用于今后的自我健身中去,達到在目前有實際效果,進入社會后能實際應用,為終身健身奠定基礎。
學校盡可能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定期進行身體素質、機能測驗,使學生充分體驗健身的收獲和樂趣,體會健身的必要性。本人認為,人們參與健身的積極性多數(shù)最初不是來自興趣,而是來自需要,興趣是由于需要培養(yǎng)出來的。許多去健身中心參加健美訓練的人過去本不喜歡這種運動,只是出于健美的需要才不辭辛苦,花錢、跑路,興致勃勃地去參加健身活動就是很好的例證。
結束語
本文從終身健身目標的實現(xiàn)出發(fā),分析了達到終身健身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健身能力,充分認識終身健身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學需要進行的改革。這只是自己在多年教學中的一點粗淺體會,僅供參改。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