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中學體育實施研究性學習中的困惑與對策

作者:代金斗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11-26人氣:1074

一、 前言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或者說主要目標,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觀念。強調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的科學化與多樣化,強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與過程、情感與體驗、交流與合作等。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理念、策略,適用于學生對所有學科的學習。體育課程是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興趣,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體育價值,形成良好、有效的體育學習方式,在中學體育課程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筆者參與的各類教研活動和平時的聽課發(fā)現(xiàn)。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性學習時出現(xiàn)了一些困惑。筆者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中學體育實施研究性學習中的困惑

(一)對體育課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課程形態(tài)。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或其他成人不把現(xiàn)成學習結論告訴學生,而是以問題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指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作為一種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研究性學習方式充分展開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具體地說,是在課程計劃中規(guī)定一定的課時數,以便有利于學生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自然和社會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本文中的研究性學習是指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

(二)體育研究性學習有什么特點

1重過程

體育教學中,學生經過一段對某一項運動技能的研究學習,可能最后運動技能水平并不是太高。但是,學生在體育研究學習過程中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鍛煉方法的掌握,身體得到鍛煉,也就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關鍵是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獲得對社會的直接感受,了解體育學習方法,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說,研究性學習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2 重應用

體育教學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識的量。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即運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其目的是發(fā)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它與一般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根本區(qū)別。學生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加以解決,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學習內容可能是跨學科的。

3重實踐

 實踐是體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體育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最大的不同點是不只對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傳授,更強調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 

4重全體參與 

體育研究性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教給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根據智力多元理論,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智力發(fā)展優(yōu)勢,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所以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

(三)對高中體育研究性學習中教師作用的認識

隨著體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教師的角色在體育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教師角色的理解是否正確,將影響到體育研究性學習能否順利的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對于如何給自己定位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自己在體育研究性學習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一位權威的體現(xiàn)者,知識的灌輸者;還是一個學習的指導者,活動的參與者?

   體育研究性學習是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在信息化時代,由于信息傳播途徑的擴大,人們要面對大量的信息,進行自我的判斷、篩選、獲取和應用,這就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綜合能力,來解決所面對的各種情況,也就使我們的教育背離了傳統(tǒng)的方式,而強調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強調學生在體驗之中獲得知識并應用知識的能力。與傳統(tǒng)的接受式相比,在體育研究性學習之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教師失去了對學生和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地位,失去了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權威,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而教學方式的改變,也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改變。教師和學生是一種朋友式的合作伙伴關系,他們之間是平等的互相協(xié)作的。

(四)在高中體育研究性學習中,對學生的認識

對學生認識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問題:一種認為體育研究性學習是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是一種過高的要求,是一種奢望;另一種認為體育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簡單的活動,不過就是動動手,寫篇論文而已,是一種新的勞技課,一種新的樣式罷了。這兩種認識都是沒有搞懂研究性學習之中“研究”的含義所致。

   體育研究性學習所倡導的“研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手段。讓學生通過研究這種方式,親自去探究所學知識的實踐過程,豐富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改變單一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給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注入生命的活力。它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延長了學生學習的時間,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愿望,使他們能從社會、生活、書本之中發(fā)現(xiàn)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進而通過自己的探求,在合作的方式下,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因此對體育研究性學習過高或過低的認識都不是客觀公正的。我們應該相信學生,他們有無限的潛力可以挖掘。只要我們的方法和指導得當,體育研究性學習就能順利的開展。

(五) 對高中體育研究性學習評價標準的認識

有人認為體育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仿效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做個課題,搞個調查,寫篇學術論文;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就不是研究性學習。

由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原則有過程性的特點,所以體育研究性學習也必然要強調過程的重要性。接受式學習,強調知識的傳承性,忽視了知識獲得的過程性,因而便以掌握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的標準,所以在我們的學科教學之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是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僅有的評價標準,而能體現(xiàn)這種評價標準的途徑,也就只有考試,只有成績了。我們不想否定這種評價方式的作用,只想說,它不是評價的唯一方式。體育研究性學習把學生置于一個廣闊的背景之中,通過一種相對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僅僅以考試和考分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客觀的,我們不但要重視成果,更要重視學習的過程,不但要有終結性評價,同時也要有過程性評價。

總而言之,在體育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結果與過程并重,我們更看重過程。

三、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過于注重知識傳授,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傾向,學生的興趣被忽視,學習主動性被壓抑。體育研究性習則是創(chuàng)設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讓學生主動的探索、實踐,勤于動手,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學會創(chuàng)造。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必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教師不應停留在掌握或精通本學科書本知識上,而應該不斷地充實自己,廣泛學習各種知識,密切關注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通過閱讀、交流、研討等形式,不斷增加自身知識的廣度,拓寬知識面,逐步熟悉和掌握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技能,掌握研究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學做合一”。

(二)體育教師要了解課題研究的一般程序與原則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課題研究的形式進行的學習活動。因此體育教師應該了解課題研究的一般程序與原則。

課題研究工作一般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研究題目的選擇。第二步:研究方式的設計與步驟實施。第三步:論著的撰寫與答辯。課題研究遵循的原則為:①科學性原則,②創(chuàng)新性原則,③整體性原則,④應用性原則,⑤艱巨性原則,⑥合作性原則。

(三)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1、做好初期的宣傳工作。講求可行性,就是要求學生選題時不要太寬泛,不要大而籠統(tǒng),要盡量做到角度小,視角新,富于創(chuàng)新意識。

2、做好開頭的組織落實工作。要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的性質及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確定研究的方法,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傮w看探究的方法一般有學習咨詢,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調查問卷,訪問專家,實驗觀測,技能操作等。

3、做好活動中三大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工作。①選擇確立課題的指導,②進行實踐研究的指導,③提煉、撰寫結題報告的指導。

4、做好結題評價的工作。本著激勵為主的原則,對在活動中取得收獲的小組及個人給予充分的肯定。

(四)進行靈活而恰切的評價

1、全面的評價觀

定量評價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定性評價具有較好的交流功能和激勵功能;形成性評價則強調對過程的關注,而終結性評價則強調對結果的關注。它們各有優(yōu)勢,互為補充。由于體育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同時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參與程度,所獲得的情感滿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就決定了要把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比較準確的評價體育研究性學習。`

2、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傳統(tǒng)的評價,都是教師評價學生,在評價中教師占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容易造成教師和學生某種程度上的對立,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自我評價,學生不僅能夠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情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內心的看法和感受,有利于教師從更深的層次上了解學生和評價學生,他評是對自評的補充和輔助,所以要把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