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蕾絲·德斯蓋魯》文本解讀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是作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1952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自幼受母親的影響,虔誠地信奉基督教,直至青年和成年的他都是基督教的忠實信徒,以至于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帶有宗教精神的深刻印痕,使得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充滿了濃厚的宗教色彩。但莫里亞克作品中的宗教色彩是具有諷刺意味的,如他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都和宗教信仰有關(guān),但并不是虔誠的教徒,就連他自己最鐘愛的角色——苔蕾絲甚至是反教徒的形象,因為苔蕾絲不確信上帝的存在。在《苔蕾絲·德斯蓋魯》這部作品中,宗教意識在不同的角色身上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同苔蕾絲一樣,誠實而善良的苔蕾絲姑姑也是一個不信教的人……然而莫里亞克的作品并沒有回避宗教問題,而是通過更多的對人性、道德的思考和一種悲憫的情懷來叩問宗教。再如他的《小說家及其筆下的人物》這部作品中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如若某個主人公成了我們的傳聲筒,則是一個相當糟糕的標志。如若他順從地做了我們期待他做的一切,這多半是說明他喪失掉了自己的生命,這不過是受我們的支配的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而已?!覀児P下的人物生命里越強,那么他們就越不順從我們的意愿。”
只要對莫里亞克作品予以分析就不難看到,雖然濃重的宗教色彩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但他筆下所描述的宗教意識和宗教精神并非以說教的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將他的基督教主張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功力銜接起來,運用文學的修辭手段較為完美的隱含在他的作品之中,并將這種精神發(fā)展成對人類道德和罪惡等重大問題的更加深刻的叩問、探討和思索,融入了對生命與人性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和對西方世俗文化的反思,形成了其特有的一種個人的思想境界與文學風格,使其所要表達的深刻思想隱秘地貫穿于全文之中,或稱為蘊含于全文之中為藝術(shù)的魅力再添上帝的神圣。在閱讀中,我們需要透過故事表層的迷霧窺視其后隱藏的精神內(nèi)涵。
一、“孩童”與“愛”
在莫里亞克作品中灰關(guān)乎到對孩子的描寫,他的兒童觀很特別,但卻分明透視出他對孩子們的喜愛心情,他曾這樣說:“在我的所有作品中間,有個兒童的夢想。它們含有兒童的愛,最初的親吻和最初的孤獨,含有我所鐘愛的莫扎特音樂中的一切東西?!弊屛覀兛纯丛凇短俳z·德斯蓋魯》這部作品中, 莫里亞克是怎樣來刻畫“孩童”與“愛”的吧。在這部小說中我們會看到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和內(nèi)容:
女主人公苔蕾絲在無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寬恕時,感到生命已經(jīng)沒有價值,孤獨且絕望的準備服毒自殺,但她十分留戀自己的小女兒瑪麗,她想在生命的最后時間里再看看小女兒的面容,于是她到小女兒瑪麗的床邊跪下,隨后親吻孩子的小手,親著親著就感覺到心口熱乎乎的,萬般疼愛孩子的感情升騰起來,她的眼睛變得模糊了,雙頰感到獅虎在發(fā)燒,眼淚一滴滴流下。莫里亞克描寫的苔蕾絲是從來不會哭的,并且覺得生下一個和自己如此相像的另外一個小生命是完全不可思議甚至不能接受的,而在她親吻孩子的小手時卻也動容了,就這樣,苔蕾絲心底的純潔和愛被這個熟睡的小嬰兒所喚醒。而對于書中苔蕾絲與安娜相伴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作者也是描寫的純潔而令人神往,在苔蕾絲無望的生活中,這段童年的純真時光無疑是她感情的來源和后來的心靈歸宿。在《愛的沙漠》一書中,墮落的女人瑪麗亞在小弗朗索瓦死去的時候于墓地里找到了安寧,她的心里噸生出一個念頭,是對孩子的愛和思念之情壓抑了她的罪孽和痛苦感。再看《蝮蛇結(jié)》中的老路易的形象,也是一個深深愛著孩子,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典型,老路易的孤獨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時才能得到片刻的安慰。莫里亞克筆下的孩子是圣潔和希望的化身,他將對于人類童年的深情緬懷安放在書中,完成對其宗教理想的一種含蓄書寫。
圣經(jīng)中對于“愛”的道德標準有特殊的宗教要求,耶穌曾教導門徒要愛人如己,甚至要愛自己的仇敵。因此上帝對世人的愛象征著一種“博愛”,引導世人無私的關(guān)懷他人,正如耶穌之心那樣去為他人承擔痛苦,做出犧牲;“愛上帝”“愛人”共同激勵著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和道德實踐。圣經(jīng)教會人們擁有一顆寬大的心懷,這種博愛與古希臘的“愛美麗、愛優(yōu)秀”是截然不同的,基督教所講的愛有三種,即欲望、欣賞和仁慈,顯而易見,基督教最看重第三種愛:仁慈之愛。莫里亞克作為一名受過嚴格基督教教育的信徒,也擁有一顆博愛之心,這在他的作品中已不難看到。盡管他將筆下受欲望支配而罪孽深重的靈魂揭露得淋漓盡致,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他們在深淵中掙扎的痛苦,以為作者對他們是厭惡至極的,但事實上莫里亞克早已將他的慈愛之心賦予筆下可憐的人物,正如母親本能的去愛自己天生殘缺的孩子那樣,他們越不幸,這份愛卻是越深重。這是莫里亞克賦予愛的永恒內(nèi)涵,愛是無限的希望,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始終對人性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絕不會陷入絕望。在《苔蕾絲?德斯蓋魯》中苔蕾絲在法庭撤訴之后,對自己的罪行由衷的懺悔并希望得到丈夫的原諒,這是愛永恒不滅的象征。苔蕾絲沒能再走入丈夫貝爾納的心里,但是卻讓他們最后的溫情顯得彌足珍貴,雖然不至融化心底的冰霜,卻也在冰冷孤獨之上包上一層棉花,不會墜入絕望。事實上,在苔蕾絲的身體里一直都有兩個女子,一個懷罪,一個懷愛。懷著愛的苔蕾絲會擔心松林起火,每天都親自去查看;會為嫁給丈夫家這個草原上的大家族而自豪。而這兩個苔蕾絲都一樣真實,一樣的存在。
莫里亞克把愛同樣賦予了他筆下罪惡的苔蕾絲,用他的悲憫憐惜她,給予她自我救贖的權(quán)力。
二、 “懺悔”與“救贖”
在基督教教義中,信教者為罪而懺悔可以使圣靈進入體內(nèi)獲得拯救,死后靈魂也得以升入天堂從而得到永生。對上帝的信仰需要在對罪孽的認識和懺悔中得以實踐,從而充實圓滿自我。這樣的觀念是教益的教誨,也是教徒們所追求的和堅定信仰的。但是,我們在仔細品味下《苔蕾絲·德斯蓋魯》這部作品中莫里亞克最鐘愛的主人公苔蕾絲的思想和言行吧。
作為莫里亞克最鐘愛的主人公苔蕾絲被認為是沒有信仰的人,果真這樣嗎?非也,苔蕾絲不失為一個宗教信徒,她所討厭棄的是有關(guān)宗教的形式上的問題,如儀式的繁瑣和教會與教徒的虛偽,而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卻強烈的渴望并呼喚著上帝。莫里亞克刻畫的人物不管罪孽多么深重,但卻都虔誠于上帝;他們生活中并非由明確的到的標準,但他們卻一直都堅信道德的存在。苔蕾絲在撤訴后回家的路上一遍遍的回想往事,思考如何向丈夫懺悔自己的罪行,并真誠的準備將所有的事情對丈夫和盤托出來獲得他的原諒與寬恕,這是她對自由、愛情和新生的渴望,他們交織在一起,造成了法子內(nèi)心的道德與非道德的強烈沖突,她深刻的自省,但在自省中又一遍遍地加深了她的負罪感,使她在善與惡,靈與肉,升華與墮落之間徘徊,痛苦的掙扎著。正是這樣的矛盾與掙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凸顯出來的屬于苔蕾絲的靈魂,而這樣的痛苦掙扎足以震撼人心,讓人們感受到每個人的身上都會存在著多么不統(tǒng)一和不協(xié)調(diào)的另一面,感受到罪惡感是吞噬人的靈魂的妖魔。由此可見,莫里亞克所描寫的惡人與巴爾扎克筆下的有所不同,他們并不會被物質(zhì)與欲望占據(jù)整個心靈,他們的人性往往不是一個好和壞所能區(qū)別了的,人性善惡會同時作用于一個人,是一個人成為善惡同時附身的矛盾體,這樣的怪誕與宗教的教義間不也是矛盾著的嗎?
這是因為莫里亞克相信,罪惡與救贖緊密相連。正如福音書中耶穌基督曾說過:健康的人用不著醫(y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本不是召義人,而是召罪人。只有罪人才需要懺悔,莫里亞克在這些罪惡之人的身上找到了殘存的人性光輝,使得這些罪人并非完全不可救藥,給予他們能夠在懺悔中得以救贖的可能。這樣的創(chuàng)作思想同樣體現(xiàn)了莫里亞克對于人性的樂觀和超脫于社會主流意識的世界觀。在作品中,苔蕾絲最終雖然逃脫了公共法庭的訴訟,但卻沒能逃脫家庭法庭的審判,由于貝爾納無法在內(nèi)心寬恕妻子苔蕾絲,遂將其囚禁在老莊園內(nèi)以示懲罰,這里也是對于現(xiàn)實社會中持有宗教意識的人們的對待善惡的態(tài)度并非是能夠全部寬容的,也即這樣的寬容是有限度的。但當貝爾納日后返回阿爾熱魯茲老莊園,看到囚禁為苔蕾絲帶來的傷痛甚至使她瀕臨死亡的時候,他意識到了自己無形之中也成為了殺手,繼續(xù)下去必將受到最后的審判。于是,他選擇冰釋前嫌,還給苔蕾絲自由。這樣的描述應該看成是莫里亞克宗教精神的體現(xiàn),是他將自己對于宗教精神的理解和期望運用到了筆下的任務命運的身上。
總而言之,莫里亞克對罪惡和痛苦的描寫以及對罪惡之人的刻畫還是為了滿足其宗教目的,也是為敲響警示之鐘,使世人頓悟,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對上帝的信仰找尋到內(nèi)心的安寧,從而得到永恒的救贖。然而,莫里亞克的思想在當時已經(jīng)是懷舊的,這種理想是與現(xiàn)實所脫節(jié)的。在莫里亞克創(chuàng)作的時代,上帝已經(jīng)被宣判死亡,那是一個存在主義文學思潮籠罩下的時代?!皩τ谟兄虝A和古老的世界觀成分的信仰和神話而言,現(xiàn)代社會意味著信仰共同體和統(tǒng)一性的深重危機,在隨之而出現(xiàn)的普遍混亂之中,每個人必須自己探索它的信仰,謀求形形色色的科學認知的協(xié)調(diào)?!痹谶@樣一個面臨著信仰危機的現(xiàn)代社會,想要實現(xiàn)作者的宗教理想事實很難,但是它帶給人們的驚醒、頓悟和啟示卻是深刻而長遠的。
欄目分類
- 壯族非遺文化融入高職美術(shù)教育的路徑探索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計中的應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與當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的視角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