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殖民主義時期的非洲書寫——論萊辛《兩只狗的故事》

作者:梁爽來源:《芒種》日期:2015-07-15人氣:2009

多麗絲. 萊辛,1919年生于伊朗,父母是英國人。在萊辛5歲時她全家遷往非洲羅得西亞,此后20余年家境貧困。萊辛童年在非洲的艱苦生活中度過,她的重要精神伴侶是十九世紀小說大師如狄更斯、托爾斯泰等,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為她的文學生涯奠定了厚實的基礎。16歲開始工作,先后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等。她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曾一度參加共產黨。困苦的生活、豐富的工作經歷、對文學的熱愛最終成就了萊辛的文學創(chuàng)作[1] (顏治強,2010:12-14) 。她幾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如毛姆文學獎、歐洲文學國家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2007年在萊辛88歲時,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辭中稱萊辛是“女性經驗的史詩作者,以其懷疑的態(tài)度,激情和遠見,清楚地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化”,萊辛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最偉大的女性作家[2](王寧,2008: 286-287)。

萊辛是位多產的作家,其作品的主要風格獨特多變,思想深邃,觀點犀利,見解新穎,咄咄逼人,一針見血,極具挑戰(zhàn)性。她能夠看到家常的、偶然的瑣事內在光彩,并把它們內在的光彩展現(xiàn)出來。由于自己從小生活在非洲,親眼看到非洲大地自然之美,可同時又真切地感到非洲人民所受到不公的殖民壓迫,特別是女性所受到的壓迫。萊辛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種族壓迫和矛盾及女性的覺醒和解放,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和憂慮[3] (朱振武, 張秀麗,2008: 96-102)。但同時她也用細膩的筆墨向全世界讀者描述了非洲的美妙、原始的自然風光以及在非洲大地上生活的生靈。讀者不僅可以感受到萊辛對自然的熱愛,閱讀小說的同時自己也會深深地為非洲自然和生靈之美所折服。

在短篇小說集《摶日記》的序言中,萊辛提到《兩只狗的故事》是她最好的小說之一,而且是真人真事。在作者14歲的時候家里養(yǎng)過兩只狗,笨狗比爾救了機靈狗卓克。比爾把卓克脖子上箍的幾股粗電線絞在一起的繩索咬斷了,但自己的牙床和嘴唇都傷痕累累,還在流血,牙齒一直斷到根,像老狗似的,壽命也因此縮短了。該書的譯者范浩在譯后中提到“這篇小說主角不是人,可偏偏寫得搖曳多姿,比寫人的還要好看”。萊辛在短篇小說《兩只狗的故事》中向讀者描述了非洲白人和黑人之間的隔閡,這種隔閡就像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將地位高的白人農場主和黑人奴隸掰開,甚至連他們養(yǎng)的狗都不能在一起玩耍。

一、人的偏見

萊辛的父母是生活在非洲的白人農場主,雖然他們家并不富裕,甚至是有點拮據(jù),但來自英國的母親保持著自己的驕傲,甚至不愿意自己養(yǎng)的狗跟黑人傭人的狗混在一起玩。其實他們的狗也只是混種狗,名字叫作卓克,“但在母親的眼里那是一條高貴的狗,母親硬派著給予這條狗內在的優(yōu)點?!弊靠诵枰姘?,又不能和黑人傭人的狗一起玩。因此萊辛家人打算給卓克找一只配得上它的狗。最終在父親朋友的農場上,作者看上了一條調皮可愛的笨笨小狗比爾,一眼便喜歡上了它,認定了這條狗屬于自己。但母親因為小狗“血統(tǒng)不正”而拒絕選它作為卓克的伴兒,父親也因為小狗的血統(tǒng)問題不贊同把比爾帶回家。所謂“血統(tǒng)不正”,是指比爾的爸爸,本來是一條警犬,結果“野性發(fā)作”,掙脫了鎖鏈,跑到叢林里去了,靠捕食小動物維生,后來拐走了父親朋友的狗斯黛拉,接著斯黛拉生下了七只小狗,主人是可憐斯黛拉才給它留下了一只,也就是小狗比爾,其余的都溺死了。萊辛不在乎小狗的血統(tǒng)不正,甚至還覺得野警犬的故事令人神往,定了要這條狗的決心,父母終于敵不過倔強的萊辛,最終帶著小狗回家了。萊辛執(zhí)意帶回的小狗比爾也確實“表現(xiàn)良好”,比爾和卓克第一次見面就“臭味相投”,贏得一家人的贊許。

比爾在萊辛的縱容下開心的長大了,但是不幸的是,同樣的命運降臨到比爾的下一代。比爾長大后,和十五英里外的一只純種母狗生下了一窩小狗,母狗的主人很不高興,比爾配不上他們家的純種狗,何況它還有“血統(tǒng)不正”的歷史問題呢。比爾的孩子們就沒有它自己幸運了,主人把所有的小狗都給弄死了,母狗也被鎖起來了?!氨葼栐谀羌胰烁浇D,瘦極了,看起憔悴,倔強而機警——儼然是個老練的亡命徒,提防著陷阱,它昂起頭,長嗥起來,悠長,凄厲,孤獨它坐在那兒嗥啊嗥啊,披肝瀝膽一般,口鼻直指著它的伴侶被鎖住的方向”。

這種出生和財富決定社會地位的偏見普遍存在于當時受到殖民統(tǒng)治的非洲。萊辛從小生活在這種偏見中,但她卻清醒的看到了種族歧視的不公平。她年幼時家境不富裕,來自英國的母親仍然保持著英國人的驕傲,從英國郵寄大量的書籍到非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英式教育,萊辛如饑似渴的閱讀了狄更斯、托爾斯泰等大師的作品,她從中汲取了當時先進的思想,而并沒有成為母親所期望的高傲的殖民壓迫者。她日后提到,當童年時接到郵寄的書籍進行閱讀是她童年最快樂的回憶,除此之外,童年并沒有給她留下其他太多的快樂。她十幾歲時因眼疾輟學,在家自修;隨后干過很多社會地位并不高的工作,但她一直熱愛著讀書和寫作。三十歲左右她攜幼子移居英國,當時一貧如洗,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天生的聰慧加上后天的磨難與努力讓她擁有獨特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身處的社會,看到它的本質。

萊辛不僅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非洲社會種族歧視,呼吁白人和黑人的地位應該等同。她也是一位擅長寫女性題材的作家。一方面,她自己是一位女性作家,有著女性看待事物的細膩的眼睛;另一方面,她幼年時所處的社會也是婦女受到壓迫的時代。非洲土族女性要承擔戶外絕大多數(shù)的體力活,還要伺候家中老小,承擔所有的家務,男性卻可以呆在家曬太陽聊天等等,享受著婦女辛勤勞動換來的果實。從全世界范圍看,當時女性普遍受到壓迫,缺少受教育的權利,主要是當家庭婦女,在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沒有話語權。上世紀中期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女性解放的意識慢慢覺醒。萊辛在這篇以狗狗為主角的小說里也有當時人們對女性角色的不公正定位的描述?!坝柟返年犖槔铮绺缱咴谧钋懊?,后面跟著兩只狗。我則跟在這個約定成俗的隊列后面,女孩子在男人的正劇里只能跑龍?zhí)?,不過是人家需要給喝彩的罷了。這個角色,我已經演得爛熟了:一個潑辣的小姑娘,吼巴巴地想插進去,可是心里明白這永遠也不可能,她注定得走外圍,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天放在她身體里,終身陪伴她的那顆心,除了不依不饒,愛挑剔,還一心渴望溫柔的接納。這種組合很矛盾?!?/p>

二、叢林之美景

作者揭露生活在非洲的白人農場主卑劣的偏見以及對女性的歧視的同時,向讀者呈現(xiàn)出非洲自然的無限美妙。童年時父親的農場位于遠離城市的非洲農村,她因此有機會隨時近距離地接近非洲的原始叢林。當她帶回的小狗比爾慢慢長大,他們一家人都認為應該好好訓訓比爾和卓克了,這個訓狗的任務就交給了她和哥哥。她和哥哥訓狗的地點是巨潭,巨譚在作者的筆下是個天堂,“是一個郁郁蔥蔥的溪谷,高大的樹林在水路兩邊伸展開來,足有半英里寬,目之所及,盡是濃郁的綠色,這綠間或也被映著天光大褐色池塘打斷。這里是個老林子,樹從來沒被砍過,所以自然有一種原生態(tài)——仿佛所有的枝條,灌木,荊棘,巖層都是這里獨有的。這里的洞坑總是滿的。坑里的水是清澈的褐色,微微帶些污漬,坑底有小生靈在緩緩移動,藍鰹鳥,蜂鳥,還有許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毛羽鮮亮的飛鳥,輕巧地從褐色的漣漪上掠過。蒼翠的池塘邊上懶懶地倚著一大片粉白相間的睡蓮,被鑲了水鉆一般的葉子托著?!痹谶@么美妙的地方,訓狗不過是個幌子,作者其實是在享受這無限美妙的非洲原始叢林的風光。當然他們的狗訓得實在不怎么樣,兩只狗似乎也和作者心靈相通,一跑進原始叢林就不見了它們的蹤影,只顧著自己撒歡去了,似乎狗狗也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由。

萊辛幼年時代,非洲大地上到處是未被開發(fā)的原始叢林,叢林里有數(shù)不盡的小動物們,年幼的萊辛和哥哥到叢林打獵是他們幼時的娛樂。小小年紀的兄妹二人雖然雄心壯志的拿著獵槍去打獵,其實他們不過打點野鳥而已,真正當他們看到美麗的動物們,他們全然忘了自己是來打獵的,而且還慶幸兩只狗跑遠了,不會驚擾到他們欣賞美景。萊辛在打獵的時候看到:“離廣袤的黑色海洋幾臂遠,有三只小羚羊,正在凝望著太陽即將升起的地方,就像三個烏黑的剪影紋絲不動。田地的另一邊,小土包上已經鑲上了金紅色的邊緣,大地等不及的向太陽投了誠,陽光一溜煙地從這個土包躍到那個土包,就像跳動的火焰,被突如其來的狂風簇擁著,在高高的草尖上一路奔襲。光躍到羚羊身邊,用暖暖的金色為它們勾勒了輪廓。三頭小獸在即將破曉得陽光里放出奪目的光彩。它們你頂頂我,我頂頂你,抬起后腿又叮叮當當?shù)靥は氯ィ璧讣宜频?。尖尖的小角晃來晃去,輕輕地,佯怒地互相撞擊。太陽出來了,三個小家伙在我們藏身的濃綠樹叢邊翩翩起舞,陽光淡淡地灑在它們金色皮毛上。太陽終于擺脫了群山的桎梏,沉靜,碩大,鮮黃地懸在空中;大地上鋪滿了暖融融的黃色;羚羊們停止了舞動緩緩地走開了;它們歡快地搖著雪白的尾巴,美麗的頭一擺一擺的,消失在叢林中了?!毙蕾p著這樣的畫面,又有誰能舉起手中的獵槍呢?

這種原始而驚艷的自然美景深深地烙在了萊辛的記憶中。她離開非洲幾十年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再次踏上這片養(yǎng)育她的土地時,她念念不忘地尋找著幼時記憶中的原始叢林及叢林中可愛的動物們。可是她失望地看到經過上世紀非洲民族獨立戰(zhàn)爭及大量內戰(zhàn)后,不合理開發(fā)后,非洲的叢林已經消失殆盡。萊辛無數(shù)次在后來的文章中提到她記憶中的非洲叢林,以及對叢林消失表示出強烈的失望。可見,萊辛對非洲原始美景的感情之深,她只有在自己的記憶和自己的文字中去找尋非洲原始叢林美景了。

三、狗狗之美

短篇小說《兩只狗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比爾和卓克兩只狗。萊辛不僅認為非洲自然風光美,生活在美麗大地上的動物們也美。作者第一次見到小狗比爾是在月光下的夜晚?!霸谠鹿庀乱黄y白色的沙地上活蹦亂跳一只小野狗,渾身上下充滿了對生命或者月亮的狂喜,一刻不停奔跑著……不住朝自己黑糊糊的影子上撲,可又不住地給自己的笨爪子絆倒——就像一只喝醉酒的飛蛾,繞著燭光……”作者對這只小狗是一見鐘情,當時就認定這是自己的狗了。第二天白天當小萊辛再次見到小狗“胖乎乎的背脊,仰面朝天躺在那兒,爪子到處亂伸,眼睛骨碌碌直轉,還是一副滿心歡喜的樣子,看起來,這么懶洋洋地在太陽底下躺著吃吃東西,它的快活勁一點都不比頭天晚上來回折騰的時候少。黑亮的嘴唇上糊著一層玉米粥,已經快干了,嘴微微地朝后張著,露出兩排乳白的小牙……烏黑的皮毛上綴著斑點,閃閃發(fā)光,有幾塊濕漉漉的地方,是剛被媽媽添過的,顏色還有些發(fā)暗。粉紅色的小舌頭傻乎乎地在雪白的牙齒中間伸著,仿佛是因為大意或懶惰忘了縮回去似的。它的上腭也是粉粉的,濕濕的。它的眼睛是褐色的,像兩粒紐扣,美極了。”天真無邪的小狗征服了天真無邪的萊辛,因此她冒出了不管怎么樣,都要擁有這只狗的念頭,最終將小狗帶回了家。

萊辛筆下的狗不僅外形美極了,而且狗狗們品行比起處于種族歧視中的非洲人來說也高貴多了。在當時的非洲,白人看不起黑人,有錢人看不起窮人,地位高的人看不起地位低的人……而狗狗就單純多了,小狗比爾和家里養(yǎng)著的卓克第一次見面,雙方就友好地接受了彼此,狗狗們不會去追究誰的血統(tǒng)正不正。它們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到叢林里去捕獵,成了親密的伙伴。最讓人感動的是比爾和卓克一起去叢林里玩,卓克中了當?shù)厝说牟东C的套索。卓克被捕鹿的套索纏住了脖子,比爾用自己的牙齒咬斷了幾根粗電線繞在一起的套索。比爾因為咬斷套索損壞了牙齒只能吃軟和的東西,卓克因為被纏住了脖子而肺吃不消了,它們的捕獵只有靠團隊合作了。 “潛伏在草窠里的卓克使勁絆了一下小羚羊。后面就是比爾,像機器一般縱身撲了上去。卓克已經跑不快了,所以就把獵物送到比爾嘴邊比爾朝那小東西的喉頭直躍上去,把它撲倒,摁在地上,等卓克來結果它。它自己的牙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卓克撕咬著那只死羊,把熱氣騰騰的肉咬成小塊推到比爾跟前,否則它就要餓肚子了?!辈皇侨R辛親眼所見動物們之間的合作,真是難以相信在人類眼中低等的生物盡然比人類更懂得珍愛同伴以及享受團隊合作帶來的好處。萊辛所描述的狗狗團隊合作捕獵令人驚訝、令人自嘆不如。

萊辛的《兩只狗的故事》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種族壓迫和矛盾及女性的覺醒,但同時她也用細膩的筆墨向全世界讀者描述了非洲的美妙、原始的自然風光以及在非洲大地上生活的生靈。讀完故事的讀者會為狗狗之間真摯的友誼所感動,而同時想想人類為什么不能向兩只狗狗學習,不論貧富貴賤,都能協(xié)同合作完成任務,從而讓每個人享受著自然之美及人間之美。

參考文獻:

[1] 顏治強. 萊辛作品中的非洲書寫[J].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0(04): 12-14.

[2] 王寧. 多麗絲·萊辛的獲獎及其啟示[J]. 外國文學研究. 2008(02): 286-287.

[3] 朱振武, 張秀麗. 多麗絲·萊辛:否定中前行[J]. 當代外國文學. 2008(02): 96-102.

[4] 多麗絲. 萊辛. 摶日記:非洲故事二集[M]. 范浩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本文來源:http://m.xwlcp.cn/w/zw/1534.html  《芒種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