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陳映真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認同

作者:胡清平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5-03-25人氣:2693

一、引言

陳映真,臺灣省著名作家,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臺灣竹南中港, 臺北縣鶯歌鎮(zhèn)人。代表作有《夜行貨車》、《面攤》、《鈴珰花》、《山路》、《最后的夏日》、《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qū)沉落》、《將軍族》、《鄉(xiāng)村的教師》、《歸鄉(xiāng)》等作品。其作品對不同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層面的思考。對于有豐富內涵的陳映真文學作品,對其作品中文化分析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家趙遐秋先生在《生命的思索與吶喊——陳映真的小說氣象》一書中認為,陳映真的小說“自有一種氣血和氣候,一種氣質和氣節(jié),自有一種氣勢,一種氣韻,一種氣概,一種氣魄?!边@段話可謂形象地概括了陳映真小說研究的學術價值。陳映真先生作為在戰(zhàn)后臺灣思想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學者稱他是“無法忽視的存在”。①

縱觀陳映真不同時期的作品,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文化內涵就是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作品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自始至終貫穿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二是有強烈的中國情結和民族認同感;三是通過”鄉(xiāng)愁”這個重要的文學主題,描述了“歸鄉(xiāng)”情緒,表達了統(tǒng)一大陸和臺灣的強烈愿望。

二、中國文化認同思想形態(tài)形成的緣由

陳映真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的作品蘊含著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這和陳映真的家庭環(huán)境和少年生活經歷分不開。

在《鞭子與提燈》中,陳映真描述道:“初出遠門作客的那一年, 父親頭一次來看我。在那次約莫十來分鐘的約談中, 有這樣的一段話:‘孩子, 此后你要好好記得:首先, 你是上帝的孩子;其次, 你是中國的孩子;然后, 啊, 你是我的孩子。我把這些話送給你, 擺在羈旅的行囊中, 據以為人, 據以處事… ’   記得我是飽含著熱淚聽受了這些話的。即使將‘上帝’詮釋成‘真理’和‘愛’, 這三個標準都不是容易的。然而, 惟其不容易, 這些話才成為我一生的勉勵?!?/p>

    “父親的篤信基督和進步思想極大地影響了陳映真日后的思想取向,基督教奠定的是其道德的、人格的和理想主義(烏托邦式)的自由精神基礎, 逐漸引導陳映真走上尋求真理的道路, 并由此接收了馬克思主義。”②

而魯迅(及30年代左翼文學)賦予了陳映真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懷。他初中時偶然在父親的書房找到一本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這本小說集, 伴隨著他度過青少年時代的時光。高中畢業(yè)后考上淡江英專外文系, 他開始對文學、對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 把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拿去市場上換取魯迅、巴金、老舍的書, 廢寢忘食地讀,而這一段時間的閱讀和思考也奠定了陳映真民族情懷的基礎。

魯迅的作品對陳映真的愛國情懷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影響是深遠的。

2004年2月, 陳映真作為香港浸會大學住校作家, 在由校方主辦的“魯迅節(jié)座談會”上說: “魯迅的作品影響了我的一生, 是他給了我一個祖國?!薄棒斞缸髌冯m描寫中國的落后與黑暗, 但全是出自他的關懷和熱愛, 使我從小就認識到中國內地是自己的祖國, 我不會像主張臺灣獨立的人,嘲笑她的落后、貧窮, 雖然魯迅作品中有很多的諷刺, 但比諷刺多好幾百倍的, 是他對人民的感情和愛護。因此, 我從小就篤定這國家是我的, 我要愛護她。魯迅給了我一個祖國。他影響著一個隔著海峽、隔著政治, 偷偷地閱讀他著作的一個人?!?/p>

“在臺灣與大陸分隔的情況下, 陳映真‘透過魯迅和別的三十年代的作家理解了現(xiàn)代的、苦難的中國, 理解了中國的革命, 理解了中國的道路?!斞缸髌分心欠N對中國的黑暗出于熱愛的憎惡, 對中國前途熱切的關懷, 讓他從青少年時代開始, 就認定‘這個國家’是‘我’的, 只有愛它,才有希望。因而,陳映真宣稱:‘魯迅給我的影響是命運性的…是我對中國的認同。’”③

三、陳映真文學作品中國文化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陳映真文學作品中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xiàn)形式:

(一)作品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自始至終貫穿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

以陳映真代表作《歸鄉(xiāng)》為例,作品一開始,就以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蘊含博大精深中國文化內涵的太極拳為標題,并以此為線索展開了故事情節(jié):

卓鎮(zhèn)三介宮后面的公園里的“早覺會”來了一個“太極拳打得極好的老頭”, 這就是剛從大陸返回臺灣, 打算定居的楊斌。他用嫻熟的太極拳鎮(zhèn)服了早覺會的領袖張清, 也贏得了許多同道的好感。太極拳是中國武術和傳統(tǒng)文化結合的精華,太極拳以自身松靜自然和“動中求靜”的身體文化符號,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作為一種大家認同的共同文化, 在這個政治意識分歧的“早覺會”里起到了一種“團契”、“和諧”的作用。④

從陳映真作品《山路》、《家》的故事情節(jié)中,也能夠感受到滲入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中華人倫道德文化和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

《山路》中少女蔡千惠抱著一種政治理想,因對革命者黃貞柏、李國坤濃厚的愛慕和敬仰之情,謊稱是遇難的革命者李國坤的遺孀, 在30年的漫長歲月里含辛茹苦地支撐著這個家, 為老人養(yǎng)老送終, 供幼弟李國木讀完大學。她在給黃貞柏的信中這樣寫道:“事實上, 即使是靜靜地傾聽著您高談闊論, 走完那一截小小而又彎曲的山路, 我堅決地知道, 我要做一個能教您信賴, 能為您和國坤大哥那樣的人, 吃盡人間的苦難而不稍悔的妻子?!薄柏懓厣? 懷著這樣的想象中您對我應有的信賴, 我走進了國坤大哥的陰暗、貧窮、破敗的家門。我狠狠地勞動, 像苛毒地虐待著別人似的, 役使著自己的肉體和精神。我進過礦坑, 當過推煤車的工人, 當過煤棧間裝運煤塊的工人。每一次心力交瘁的時候, 我就想著和國坤大哥同時赴死的人, 和像您一樣, 被流放到據說是一個寸草不生的離島, 去承受永遠沒有終期的苦刑的人們。每次, 當我在洗浴時看見自己曾經像花朵一般年輕的身體, 在日以繼夜的重勞動中枯萎下去, 我就想起早已腐爛成一堆枯骨的, 仆倒在馬場町的國坤大哥, 和在長期監(jiān)禁中, 為世人完全遺忘的, 兀自一寸寸老下去的您們的體魄, 而心甘如飴?!雹莶糖Щ菟龅倪@一切都烙著深深的中華人倫道德文化的痕跡以及中國人忍辱負重、勤苦耐勞的傳統(tǒng)品質。

在小說《家》中,當父親過世, “我”成為家里的唯一男人后,一家之主的身份和地位使親人們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完全改變了她們的態(tài)度。母親對“我”抽煙不再干涉,而是采用了默認的態(tài)度;妹妹由原來為一支鉛筆和我爭吵到后來不聲不響地替“我”收拾好屋子,打好洗腳水讓“我”泡腳。讀到這些點滴生活細節(jié),“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的鄉(xiāng)土文學中,隨時都能感受到滲透在日常中的臺灣的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⑥

《將軍族》敘述的是一個大陸的國民黨退伍兵“三角臉”與一個臺灣本土小姑娘“小瘦丫頭”之間的愛情故事。“三角臉是大陸去臺灣的退伍老兵,年近四十,在臺退伍后,孑然一身,只能到‘康樂隊’里吹吹小喇叭。小‘瘦丫頭’是臺灣一個貧苦人家的女兒,被生活所迫,家里把她賣到青樓當妓女,她堅決‘賣笑不賣身’,并逃出來,到康樂隊里跳跳舞或演演女小丑,這兩個人,一個無家可歸,一個有家難回。在一個美麗的月光之夜,‘三角臉’說了一個關于猴子被賣的故事:‘一只猴子被賣給馬戲團,備嘗辛酸,歷經苦楚。有一個月圓之夜,猴子想起了森林里的老家,想起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這個故事勾起“小瘦丫頭”的心酸往事,也讓‘小瘦丫頭’想起想念又恨的家里?!∈菅绢^’‘坐在那里, 抱著屈著的腿,很安靜既地哭著?!悄槨帕似饋恚瑒窠狻∈菅绢^’,對起來站著的并輕輕地淌淚的‘小瘦丫頭’,‘始而惶惑,繼而憐惜,終而油然地生了一種老邁的心情?!悄槨瘬炱鸺?,任意地撥了幾個和弦。他小心地、討好地、輕輕地唱著家鄉(xiāng)的歌謠?!雹咴谶@個美麗的月光之夜,“三角臉”和“小瘦丫頭”同是天涯淪落人慢慢打開了各自的心扉?!巴翘煅臏S落人”“月光”“鄉(xiāng)愁”在中國文學、文化傳統(tǒng)中常常被提及并被運用。

“當‘小瘦丫頭’告訴‘三角臉’過兩天要回家去,因為‘田不賣,已經活不好了,田賣了,更活不好。賣不到我,妹妹就完了。’‘三角臉’在第二天深夜,將三萬元的退伍金放在了‘小瘦丫頭’的枕頭下,自己悄悄地離隊出走了。五年后兩人再見面時,‘小瘦丫頭’告訴‘三角臉’,‘那天我看到你的銀行存折,哭了一整天?!艺鏇]料到你是真好的人’?!∈菅绢^’雖經歷了再次被賣、被弄瞎左眼,‘小瘦丫頭’說‘然而我一點也沒有怨恨,我早已決定這一生不論怎樣也要活下來再見你一面。還錢是其次,我要告訴你我終于領會了?!艺f過我要做你老婆,可惜我的身子已經不干凈,不行了?!悄槨f‘下一輩子吧!’‘此生此生,仿佛有一股力量把我們推向悲慘、羞恥和破敗……’‘小瘦丫頭’說:‘正對,下一輩子吧。那是我們都像嬰兒那么干凈?!雹?/p>

“三角臉“在“小瘦丫頭”還不懂他的時候慷慨解囊的行為、兩人相互理解、懂得真摯情感表達的方式以及對純潔愛情的追求、向往都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相符。

文章的結尾,“三角臉“吹著“王者進行曲”,踏著正步,“小瘦丫頭”大聲的笑著,取回制帽戴上,揮舞著銀色的指揮棒,走在“三角臉”的前面,也走著正步。向坡堤深處走去。第二天早晨,人們發(fā)現(xiàn)兩個人躺得直挺挺地,規(guī)規(guī)矩矩, 就像兩位大將軍地去了。在天愿做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樣的結尾同樣是符合中國民俗傳統(tǒng)和文學傳統(tǒng)。

(二)作品有強烈的中國情結和民族認同感

陳映真在政治上是個堅定不移的愛國者, 民族主義的中堅。他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個胸襟坦闊脊骨挺直的中國人。”他的作品中有強烈的中國情結和民族認同感。

陳映真的《夜行貨車》作品就是一篇維護民族尊嚴、頌揚愛國精神的典型杰作。作品中的人物劉小玲和詹奕宏就是典型代表。劉小玲一個漂亮而又成熟的洋機關的女秘書,本來已經拿到了美國護照,但有權有勢的外國老板對其動手動腳,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和民族尊嚴,她毅然放棄去美國的機會,而選擇回歸南部的故鄉(xiāng),維護了中國女性自尊、自強以及不可侵犯的民族氣節(jié),這一點正是作家民族意識認同的客觀效果。詹奕宏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職員,在當美國老板在中國職員面前表現(xiàn)出的無知的驕傲和優(yōu)越感,說話不干不凈,肆意侮辱中國人的時候,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激起了詹奕宏的憤怒,氣得他的手在不由自己地微微顫抖著,他霍然地站了起來,提出了他的抗議:“我以辭職表示我的抗議摩爾根先生,可是,摩根索先生,你欠下我一個鄭重的道歉”,“像我,可是再也不要龜龜縮縮地過日子!”然后大踏步的離去?!八男蜗鬅o疑蘊蓄著中華民族不屈的高貴靈魂,他固守的是一種深厚的愛國主義民族感情。”⑨

《將軍族》中男女主人公“三角臉”和“小瘦丫頭”這兩個人物從互相了解、互相關心,直至最后真心,為了來生干凈的在一起,共同赴死。通過這兩個來自不同地方小人物愛情故事的描寫,真誠地表現(xiàn)了作者消弭兩岸之間隔膜的愿望。從“大陸來的退伍兵”“三角臉”和“臺灣本土”“小瘦丫頭”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也正反映了臺灣和大陸的同脈相承,不可分離,借此也寄托了作者希望兩岸統(tǒng)一“一個中國”的理想。“因此,《將軍族》也體現(xiàn)了作者濃濃的中國情結,可以說對弱者的關懷與中國情結是陳映真小說中的一根紅線,貫穿其創(chuàng)作的始終?!雹?/p>

陳映真的作品他較多地從正面對祖國傾注赤誠的、熾熱的愛戀。文章中飽含著濃郁的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凝結著一種揮之不去的中國結。陳映真早期作品《鄉(xiāng)村的教師》中吳錦翔這個人物正是青年時代作者的內心真實情感的描述?!斑^去他曾用心地思索中國的愚而不安的本質,如今,這愚和不安在他竟成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理由,而且由這個理由,他對于自己之為一個中國人感到不可說明的親切了。他整日閱讀著像一葉秋海棠的中國地圖;讀著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岳,每一個都市的名字。他仿佛看見在渾濁而浩蕩的大河的舢板,宿著龍和留著白鬍子神仙的神秘山巒;石板路的都市,掛滿了優(yōu)秀的正楷寫成的招牌的都市,…” 這段文章字里行間透露著陳映真對祖國一山一水深沉雋永的愛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三)以“鄉(xiāng)愁”主題,描述“歸鄉(xiāng)”情緒,表達統(tǒng)一大陸和臺灣的強烈愿望。

鄉(xiāng)愁不僅僅是一種思鄉(xiāng)的哀愁,更是一種極為可貴的精神滋養(yǎng)和生命源泉。對于陳映真這樣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主義和高尚民族情懷的作家而言, “鄉(xiāng)愁”是他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的主題,而在陳映真的作品里,“鄉(xiāng)愁不只是民族感情里的鄉(xiāng)愁,也是社會意識里的鄉(xiāng)愁?!?1在《歸鄉(xiāng)》、《夜行貨車》中都對此有較為細致的描述,尤其是《歸鄉(xiāng)》。

《歸鄉(xiāng)》講述了兩個老兵的故事。一個是大陸返回臺灣故鄉(xiāng)的臺灣老兵林世坤,另一個是在臺灣的大陸老兵老朱。他們在回憶的歷史中相遇、一同進入歷史、也共同面對現(xiàn)實的困境。林世坤年輕時為了糊口,不得已離開故鄉(xiāng),開赴大陸。國民黨潰敗后他滯留在大陸,經受了錐心刺骨的思鄉(xiāng)之痛。四十年后,歷盡坎坷的林世坤終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臺灣,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又在掛念留在大陸的妻兒,又匆匆趕回大陸。海峽兩岸的鄉(xiāng)愁濃濃地郁結在他的心頭,使他愁腸寸斷。從大陸去臺灣的老兵老朱,自從他隨國民黨撤退到臺灣以后,鄉(xiāng)愁就在他的心頭日益濃厚。當終于圓了思鄉(xiāng)夢之后,對另一個故鄉(xiāng)——臺灣相依為命的女兒阿鳳的思念又給他蒙上了新的鄉(xiāng)愁,于是,他又回到了另一個故鄉(xiāng)臺灣。歷盡滄桑的老人禁不住自問:歸鄉(xiāng)的路,何時是個頭?臺灣和大陸兩頭,都是我的老家,“回到一個家,魂牽夢繞的又是另一個家?!薄白髡咴谧髌分薪o我們的啟迪非常明確,這歸鄉(xiāng)的路,就是祖國的統(tǒng)一之路。只有祖國的統(tǒng)一,才能化解這濃濃的鄉(xiāng)愁?!?2

《夜行貨車》結尾描寫的是詹奕宏要劉小玲隨他回鄉(xiāng)下去,“他忽而想起那一列通過平交道的貨車,黑色的,強大的,長長的夜行貨車,轟隆隆地開向南方的他的故鄉(xiāng)的貨車”。而劉小玲毅然放棄去美國的機會,隨同詹奕宏坐上夜行貨車,奔向南部的故鄉(xiāng),“這鄉(xiāng)不是狹意的,而是精神上的鄉(xiāng)土與鄉(xiāng)土精神。” 13 “這也象征著臺灣同胞不甘仰賴洋人鼻息,回歸祖國鄉(xiāng)土的大方向?!?nbsp;14

四、總結

陳映真的作品之所以得到大家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文學作品始終關注小人物、普通老百姓生活形態(tài),洞察到臺灣的現(xiàn)實問題。更因為他的文學作品自始至終蘊含著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作品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所貫穿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中國情結和民族認同以及”鄉(xiāng)愁”“歸鄉(xiāng)”情緒,所表達出渴望大陸和臺灣兩岸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一切都深深吸引著讀者并引起共鳴。

參考文獻:

①⑥ 陳友軍,《略論陳映真小說的文化蘊含》,《陳映真研究特輯》,《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9年4月,第10頁

②③徐紀陽、劉建華,《“最后的馬克思”—試論陳映真的民族認同之路》,《雞西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6年4月

④陳映真,《山路》,《鈴珰花》,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5》,人間出版社,1988年4月

⑤ 劉丹,《論陳映真小說<山路>中的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9( 2): 287-289

⑦⑧陳映真,《陳映真自選集》,《三聯(lián)書店出版》,2007年9月

⑨12王向陽,《臺灣鄉(xiāng)土文學的國家想象與民族認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6/2總第174期

⑩ 李立平, 《讀解陳映真和他的<將軍族>》,名作欣賞。2007年1月

1113許達然,《從辦公室到工廠—談陳映真的<夜行貨車>與<云>》,《愛情的故事》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4》,人間出版社,1998年5月

14武治純,《華盛頓大樓初探》,《文學的思考者》,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5》,人間出版社,1988年5月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