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化學教學論文

作者: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圖河中學—施浩之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1-05人氣:1375

在對照實驗中設“疑”,激發(fā)和優(yōu)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要設計疑問,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沖突,使其處于積極主動的位置,從而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學習研究的問題上來。根據對照,不僅要求同異,此為掌握知識過程中的重點,更重要的是對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教給學生“漁”的作用方法,以達到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比較對照是把解剖刀“,它對于你進思維的深刻性各著重大的作用。如何幫助學生挖掘出”思維的智力寶藏“,筆者在初中化學實驗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過程,同時讓三個同學分別做KClO3、MnO2、KClO3與MnO2三支試管同時受熱實驗,輔以用帶大量的木條驗證其產物的實驗。其結果放出O2的速率(即放出O2的快慢)相差較大。KClO3受熱能放出O2,但速度較慢,KClO3與MnO2混合物受熱放出O2較快,MnO2加熱則不能放出O2。適時引導學生探索其應用,得出MnO2的作用。與雙氧水的反做比較,這樣長期性、經常性的用該方法能引導學生用對照實驗方法解疑、釋疑。認識到實驗的巨大能量,也對實驗課的重要性之一是解疑、釋疑的重要途徑,也同時激發(fā)且優(yōu)化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以“動”為特點,以“活”對實驗課中“敗筆”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動”給學生充分動手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會偶出“必然”外,如對意外事故如處理恰當,不僅不會影響教學效果和實驗效果,而且能通過這一點,使之切身體會學習實驗技能的方法和重要性,啟發(fā)思考“敗筆”原因,能體驗科學知識的價值和對周圍未知的發(fā)現,并能通過學生的動手養(yǎng)成主動積極動手的習慣。不斷產生探索的愿望、激情,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氫氣還原CuO的實驗中,有部分同學得到的“銅”仍為黑色;部分同學的試管炸裂了;部分同學成功了。按前面的順序將同學分成三個組,相互交叉研究,最后得出結論:;(1)炸裂的原因是先加熱后通H2;(2)“銅”呈黑色,是因為最后先撤H2,后停止加熱。由于學生的動手操作,發(fā)現問題,再以“活”動相互詢查原因,從而激發(fā)探索的意識,使學生的記憶更深刻。適時對學生點拔,更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優(yōu)化創(chuàng)新意識。

以“思”為熱點,增加趣味性實驗和實驗習題,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在產生對學生化學的濃厚興趣和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就會不斷關心事物,對各事物現象產生疑問,并對產生的疑問激起一種渴望。動手試試,然而多次的實驗結果能擴大對周圍事物及更多問題產生“思索”。在課堂上不斷地、經常性地交流補充趣味性實驗,刺激學生思考,如“星火閃爍”,在實驗室制O2時補充,取一支裝滿10ml液體(5ml酒精和5ml濃H2SO4)自然分成兩層。夾持固定在鐵架臺上,向大試管中加少量KMnO4細小晶體,學生會看到在液面(硫酸和酒精)的交界層處看到火花,獲如天空星光閃爍。學生看完便會紛紛要求親自動手試試。產生思索,產生動機,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要求學生初中《化學實驗》P27頁,“火花飛舞”實驗。

教學要“放”,即要克服照方抓藥式,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編寫實驗程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的實驗教學是照本宣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不能進行主動思考。因而對實驗中的現象細節(jié)是一晃而過,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不利于調動學生思考和思維積極性。為了克服此弊端,筆者在教學中,將某些實驗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程序、實驗方案。這樣在實驗中學生明白需要些什么儀器、什么藥品、如何操作、如何才能獲得成功等。萬一實驗失敗,自己也能查找原因。學生能主動地變外加壓力轉化為主動思考的動力。這樣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即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和有利于更有效地鼓勵創(chuàng)新。

在教學中要堅持智能性原則,加強能力測試,激發(fā)創(chuàng)新動機促進學生生動性學習。

傳統的部分實驗為“黑板上做實驗“且為照步就班,為死記硬背化學實驗的不良傾向,以智能性原則的實驗,便實驗變得有血有肉,旦是活而不難、而不堅、從而培齊駕駛知識的能力。對教材中的實驗裝置進行改進,例如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學生通過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原理的認識,以及與碳還原氧化銅裝置和實驗室制氧氣裝置的對比很容易發(fā)現人教版初中化學(三年制)第84頁用木炭還原氧化銅裝置導氣管上應加橡膠管并配上止水夾,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也有效地防止生成的銅被氧化成氧化銅。類似地可以對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也進行改進(加膠管配止水夾)。讓學生利用物理中學過的電學知識設計一套檢驗酸、堿、鹽溶液導電性的裝置。讓學生利用實驗中破損儀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如飲料瓶、藥瓶、輸液管、廢筆桿等制作簡單的儀器。例如可制作簡易的啟普發(fā)生器,洗氣瓶,沖洗瓶,集氣瓶等儀器。

如果學校條件好,還可以讓學生多做一些課外實驗,尤其是能使初中知識得以延伸的實驗,例如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該實驗可以讓學生懂得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滅火需根據火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滅火方式。這樣的實驗還有鈉在水中劇烈反應,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本實驗既能反映鈉的金屬活動性十分強,又能提醒學生任何規(guī)律都有局限性,不能死搬教條,注意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統一。通過(1)碳酸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2)碳酸鈣粉末(大理石粉或貝殼粉)和稀硫酸反應(3)大理石塊(或貝殼)和稀硫酸反應,這三個實驗的對比讓學生總結實驗室制以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的根源(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事后可將(3)中貝殼取出后用小刀刮凈表皮,再放回原處,觀察又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利用濃鹽酸和石灰石制得氣體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不變渾濁,讓學生分析總結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為什么不用濃鹽酸。通過濃硫酸與鋅粒反應現象與再加水稀釋后產生的現象對比,得知實驗室制氫氣不宜用濃硫酸的道理。

化學教育家劉知新認為,化學實驗應具有以下教學功能:它是化學科學認識之源泉,是訓練科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是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的必由之路,在創(chuàng)新教育,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今天,化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獨特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構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展示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獲取真知,收獲樂趣。綜上所述,加強化學實驗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此過程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思維激活,能力的體現等的充分開拓,在知識應用、方法設計、思維創(chuàng)新等諸方面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大熔爐。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