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加繆《局外人》的敘述與主題探析——文學論文

作者:譚銳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4-09-28人氣:11134

    《局外人》(1942)是法國哲學家、作家阿爾貝·加繆(1913—1960)的代表作品。1957年,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中說:“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道德良知,戲劇性地表現(xiàn)了自由、正義和死亡等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睂涌妱?chuàng)作特點的這一概括,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局外人》這部小說中。正是《局外人》的發(fā)表,使得加繆成為令世人矚目的重量級作家,小說中探討的世界荒誕性等主題也一直延伸到他此后的創(chuàng)作中,并對西方哲學和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本文試從小說的敘述和主題兩個方面對這部小說進行解析。

一、小說的敘述

    《局外人》講述了一件殺人案的始末,“我”(默而索)既是殺人者,也是整個事件的敘述主體。小說的敘述開始于(媽媽的)死亡,結束于(“我”正在等待的)死亡,而改變了“我”的命運的也是死亡(槍殺一個阿拉伯人)。一方面,基于死亡而展開的一系列思考是小說的重要內(nèi)容;另一方面,死亡也構成了小說敘述的內(nèi)在動力。所謂“內(nèi)在動力”,不僅是指關于死亡的三個事件不露痕跡地聯(lián)結成故事整體,在內(nèi)容層面支撐了小說的敘述,更在于它們相互糾纏在一起,在邏輯層面相互確證,強化了小說的“荒誕”主題。比如,在媽媽葬禮上的冷漠表現(xiàn),似乎足以說明“我”輕易殺死阿拉伯人的殘忍心靈,而殺人之舉,又足以說明“我”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母親時的冷漠。在世人看來,這一“事實”不僅在邏輯上成立,而且飽含著一種符合“人性”且激動人心的道德批判色彩,而默而索被“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斬首示眾,則順理成章地升華為捍衛(wèi)人性和信仰的正義行為。盡管默而索是一個“怪人”,但三個死亡事件之間的邏輯自洽性遠遠逸出了事實,默而索遠非殘忍之人,也絕無害人之心。

    《局外人》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六個小節(jié),從“我”的媽媽去世寫起,按時間先后敘述了“我”前往位于郊區(qū)馬朗戈的養(yǎng)老院奔喪,“我”與女友瑪麗以及鄰居薩拉瑪諾、萊蒙的交往,“我”在海灘意外殺人等事件;第二部五個小節(jié),描述了“我”被捕之后,從審訊到審判再到等待執(zhí)行死刑的經(jīng)歷。意外殺人是整部小說的轉折點,正如第一部的結尾處所寫:“那卻好像是我在苦難之門上短促地叩了四下?!雹僬且驗檫@一“叩門”的舉動,正常的生活戛然而止,小說第二部分的敘述也陡然發(fā)生了轉變。殺人之前,我們看到的是平淡的小城生活和觸手可感的生活細節(jié),被捕之后,呈現(xiàn)出的則是逼仄的監(jiān)獄牢房和不間斷的說話、無休止的思考。進入司法程序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際上可以說幾乎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但讀者并不會感到索然無味,因為在那些說話和思考、審訊與審判中,第一部中看似無關緊要的諸多細節(jié)被重新喚醒,并決定性地影響了案件的判決。為媽媽守靈時抽的一支煙、喝的一杯咖啡,都會影響到評審團的內(nèi)心傾向,甚至成為斷定默而索心靈冷漠而殘忍的證據(jù)。

    小說雖然使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但卻表現(xiàn)出一種異常冷靜的敘述風格,在瑣碎的細節(jié)交代和清晰的心理描寫中,我們幾乎感受不到主人公默爾索的情感色彩和內(nèi)心波動。相反,我們不斷獲得這樣一種暗示:默而索從未融入他所置身的生活世界,正是這種深刻的隔閡與斷裂,使得默而索看上去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在生活,卻始終在生活之外。這也正是小說的標題“局外人”的內(nèi)涵所在。盡管小說中也多次寫到了默而索的情緒感受,尤其是在第二部分,在神甫的一再糾纏之下,他甚至怒不可遏、破口大罵,但這種情緒依然充滿了理性色彩。當這些情緒被“我”一層一層加以辨析并展示之后,主人公“我”似乎也成了整個事件的旁觀者。

    在閱讀《局外人》的最初幾頁時,那種事無巨細、絮絮叨叨的白描風格或許會另一些讀者望而卻步。通過默而索的目光,我們注意到了大量細節(jié),但在具體描述時,小說又保持了相當?shù)目酥啤_M而,耐著性子讀下去的讀者會逐漸進入默而索的生活世界,事無巨細恰好說明在這個世界里并沒有哪一樣東西會顯示出其價值上的優(yōu)越性,描述上的克制則暗示出默而索與周圍事物之間的距離與隔閡。默而索盡管生活于這個世界,但是他對這個世界、對他的生活卻并沒有熱情。盡管如此,我們不能說默而索是一個消極悲觀的人,不能說他對生活存有敵意,說到底這個世界與他無關,“怎樣都行”。

    毫無疑問,不論是語言風格還是故事結構,《局外人》都進行了精心的構思。這些敘述元素在情節(jié)的演進中渾然一體,生動地呈現(xiàn)出一個“局外人”的生存處境,小說試圖探討的深刻主題也隨之凸顯出來。

   二、小說的主題 

    小說一開始就拋給讀者一個尖銳的問題:面對親人的去世,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悲傷,是否一定要流淚?這個問題看似有點多余,如果不加以深思,大多數(shù)人不會予以否認。然而小說中默而索卻認為:“毫無疑問,我很愛媽媽,但是這不說明任何問題。所有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盼望過他們所愛的人死去?!雹谟H人去世,悲傷流淚是自然的人性表現(xiàn);如果不悲傷,是否表明就沒有愛,是否就是“逆人性而動”?反過來說,如果本來并不悲傷,卻表現(xiàn)得很痛苦,是否符合人性、能否看作虛偽?圍繞著默而索的日常生活,類似的處境和沖突不斷展現(xiàn)出來。面對瑪麗,默而索認為談論是否相愛毫無意義,結婚并非大事,為什么結婚也無關緊要。面對萊蒙,默而索認為“沒有任何理由不跟他說話”,“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做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面對老板讓他去巴黎工作的提議,默而索表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改變我的生活”,“生活是無法改變的”??偠灾瑢τ谝粋€正常人來說至關重要的親情、愛情、友情和事業(yè)等,在默而索那里都變了性質,通常用來界定和描述這些人生大事的語匯,在默而索的世界中徹底失效。而這些語匯,通常閃耀著人性的光芒,表現(xiàn)為一些鏗鏘有力、神圣嚴肅的字眼,比如“至死不渝”“??菔癄€”的愛情、“奮發(fā)圖強”“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等。

    從默而索個人的生活層面,《局外人》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在大多數(shù)人認可和接受的語匯、觀念和規(guī)范面前,一個人是否可以作出其他的選擇?在人類文明的規(guī)約之下,一個人在何種意義上享有自由,并成為他“自己”?通過小說中的一些細節(jié),我們能看出默而索是一個坦率真誠、性情溫和、隨遇而安的人,他尊奉自己的直覺行事,從不僭越當下的處境去進行事態(tài)上的籌劃、邏輯上的推理和道德上的評判。當然,小說也從未向我們暗示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由。相反,通過意外殺人這一情節(jié),小說進一步展示了“局外人”的尷尬處境。

    默而索開槍殺人完全是一場意外,在通向這一悲劇的路途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路口,在哪個路口改變方向都會扭轉事件的進程。比如,默而索之所以返回海灘并再次遇到那個阿拉伯人,僅僅是因為“一想到費力爬臺階和還要跟那兩個女人說話,就泄氣了”③,如果當時他沒有這令人泄氣的一念之差,悲劇就會避免。這類“如果”甚至可以返回到一天晚上下班后,默而索想回家自己煮土豆,倘若不是這樣,他就不會在樓道里碰到萊蒙,就有可能避免卷入萊蒙報復情人的行動中,從而避免了隨后與萊蒙的進一步交往,在海灘意外殺死萊蒙的仇敵就不會發(fā)生。無疑,在這陰差陽錯的故事發(fā)展中,我們看到了殺人事件的悲劇色彩,然而這悲劇并未引起任何憐憫之心、崇高之感。與《哈姆雷特》之類的經(jīng)典悲劇相比,默而索悲劇命運的前奏過于平?,嵥?,又因為參與了萊蒙報復情婦的行動而顯得低俗,因為那種種不值一提的情緒波動而顯得諧謔。最關鍵的是,導致默而索扣動扳機的是酷熱的天氣、刺眼的陽光。此前小說中多次寫到默而索對酷熱和陽光的感受,已經(jīng)作了大量鋪墊,以至我們完全能夠理解默而索開槍一剎那不由自主、無法控制的處境:“滾燙的刀尖穿過我的睫毛,挖著我的痛苦的眼睛。就在這時,一切都搖晃了。大海呼出一口沉悶而熾熱的氣息。我覺得天門洞開,向下傾瀉著大火。我全身都繃緊了,手緊緊握住槍……”④

    但是,法官、檢察官和陪審團不會相信上述種種,他們更愿意從默而索的行為中看到蓄意謀殺而不是那些隱秘的意外,更愿意相信默而索本性殘忍而非太陽刺眼,他們在默而索埋葬媽媽、幫助萊蒙寫信報復情婦、在海灘上單獨返回殺人之間看到了邏輯的一貫性,因為“發(fā)現(xiàn)”并“審判”一個沒有靈魂的、殘忍之極的人而獲得了強烈的精神快感和道德優(yōu)越感。與其說這顯示了個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和渺小,不如說我們看到了世界的虛無和生存的荒誕。個體無論采取何種立場,似乎都無法避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陷阱,都難以擺脫生存的種種不確定性。代表正義的法律,則宛如一只專斷而冷血的怪獸,吞噬著個體微弱的辯護聲以及捉摸不定的生存際遇。而“局外”之所以為“局外”,正是基于“局內(nèi)”的限定,局外人的一舉一動終究逃脫不了被解釋進而被規(guī)訓的宿命。

    然而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者,加繆并未讓默而索在等待死刑時沉陷于恐怖的絕望中?!拔覍ψ约河邪盐铡瓕ξ业纳湍羌磳⒌絹淼乃劳鲇邪盐??!雹荨懊鎸χ錆M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整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敞開了心扉?!雹弈髟谛≌f的最后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超越,他以絕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擁抱真實的自己和世界,哪怕是即將到來的斬首示眾,哪怕是這個世界的“動人的冷漠”。在這一決絕的精神行動中,世界的荒誕似乎被消解,默而索的悲劇也升華為西緒福斯神話意義上的真正的悲劇。小說這一“光明的尾巴”反映出加繆捍衛(wèi)人類尊嚴、崇尚人類激情的基本立場,但小說中展示的人類生存的荒誕處境,卻值得我們繼續(xù)思考。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加繆:《局外人》,郭宏安譯,見《加繆文集》,譯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12頁,第514頁,第511頁,第512頁,第546頁,第547頁。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