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再別康橋》的讀解
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是一首經(jīng)典名作,也是他所有詩歌創(chuàng)作中被闡釋最多的一首詩歌,本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思想,試對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作一讀解。
首先,關(guān)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古語云“知人論世”,今人說使“鑒賞思維”與“創(chuàng)作思維”同步,也即了解或講解一篇作品必須要弄清它的特定時空背景及有關(guān)的人、事,詩歌更不例外。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詩人徐志摩感情生活里走過許多多才的女子,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韓湘眉,《再別康橋》這首詩仍沒有逃出情感的窠臼。
第一、在徐志摩歐洲留學的康橋時期,結(jié)識并熱戀上了“人艷如花”的林徽因,為此他付出了和發(fā)妻離婚,并放棄即將到手的博士學位的代價,仍然以失敗而告終。這種失敗留下了很深的后遺癥——心理學上叫“禁果效應(yīng)”,即我們常說的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林徽因就當仁不讓地成了徐志摩“此生唯一的紅顏,永遠可以如初見時那般美好”[1](p114)。于是,徐志摩為她寫了無數(shù)的好詩,如《偶然》、《沙揚娜拉》以及這首《再別康橋》;“禁果效應(yīng)”應(yīng)該也在林徽因的生命中起到了些許作用,因為“論才華、論情感,徐志摩無疑勝過梁思成”[1](p58);因為林徽因和梁思成婚后的情感是那樣的波瀾不驚,如一杯白開水沒有幾多值得令人品嘗的滋味;因為她在徐志摩去世的次年就寫下的那首悼亡詩(或情詩)《別丟掉》;更因為林徽因在生命彌留之際最想見的人竟然是張幼儀,所以張幼儀認為林徽因“即使嫁給了梁思成,也一直愛徐志摩?!盵1](p199)
第二、幸運的是,在徐志摩因為愛情身心俱疲、萬念俱灰的時刻,京城名媛陸小曼適時出現(xiàn),她雖然已是有夫之婦,但是家庭生活并不如意。兩人于是歷經(jīng)磨難終成眷屬。這份婚姻和愛情,想來雙方都是滿意的,徐志摩為此寫了很多詩歌,如《雪花的快樂》、《春的投生》等,他直言自己和林徽因的感情是“追落日,你碰破了腦袋都追不著”[2](p86),而自己和陸小曼的感情則是“迎朝日,只要你認定方向,伸著手膀迎上去,遲早一輪旭紅的朝日會得涌入你的懷中的”[2](p86)。徐志摩終于從失去林徽因的苦痛中得以抽身,實現(xiàn)了自身情感的軟著陸;陸小曼也直言自己和徐志摩在一起的日子是,“入了天國,踏進了樂園”[2](p100)。不過,兩人的幸福是短暫的,徐志摩甚至被這份過程大于結(jié)果的苦戀折磨了一生:陸小曼生活奢侈、出手闊綽、吸煙成癮,使徐志摩經(jīng)常入不敷出,有時甚至要四處告貸;繼而鬧得滿城風雨的陸小曼和翁瑞午之間的曖昧情事又使徐志摩在精神上備受折磨;加上婚后徐志摩事業(yè)上又諸事不順……可以想見徐志摩1928年出國前的情緒有多糟糕!——他不得不暫時離開以擺脫惡劣的心境,同時仍希望“利用這次短暫的分別讓陸小曼能有所覺悟?!盵2](p119)正是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康橋搖身變成徐志摩往昔一切美好生活的代名詞——一般來說,對往昔美好事物的懷念動力往往來源于現(xiàn)實的痛苦,顯示生活越是痛苦,往昔便越是美好,《再別康橋》簡直就是徐志摩的《失樂園》。
其次,關(guān)于詩歌當中的典型意象。詩歌是一種語言藝術(shù),最有效的解析方法必然是讓詩歌分析回歸到語言本身。那么能幫助我們打開詩歌之門的金鑰匙就是詩歌當中的意象?!对賱e康橋》當中的典型意象有青荇、云彩、夕陽、彩虹等,我們作一簡單分析。
1、“青荇”?!扒嘬簟庇衷弧败舨恕?,古籍描述為“根生水底,莖如釵股,上青下白,葉紫赤,圓莖寸余,浮在水面” [3](p5)。但徐志摩詩中的“青荇”卻是根葉皆生長于水下而不是“浮在水面”;由于康河水深將近四尺(見徐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幾乎是荇菜莖長的四十倍,遠遠超過了荇菜莖長“寸余”,生于淺水的生物性要求。由此可見,康河中的荇菜恐非實有。由這首詩歌從初次發(fā)表到最后收入詩集時惟一的改動,就是把“軟泥生的青荇”變更為“軟泥上的青荇”來看,“青荇”這一意象的使用是經(jīng)過了詩人反復推敲和深思熟慮的,絕不是一個隨意“作偽”的意象。由“青荇”的文化內(nèi)涵可知:第一,“荇菜”意象出自《詩經(jīng)·關(guān)雎》,是一個與愛情相關(guān)的符碼;第二,《詩經(jīng)·關(guān)雎》和普通戀歌不同,它是對“后妃之德”的歌贊。詩中的君子指文王,淑女指大姒(文王妃)[4](p2)。而令徐志摩熱戀(或單戀)一生的女友林徽音的名字則恰恰是其“祖父林孝恂從詩經(jīng)《大雅·思齊》里采了‘大姒嗣徽音,則斯百男’的句意” [1](p13)所取,直到后來為了避免與當時一男性作者林徽音混淆,才于1934年更名為林徽因——而徐志摩去世的時間則是1931年11月19,即徐志摩生前林徽因的名字一直是林徽音——徐志摩用康河沒有的“荇菜”巧妙地暗示了他和林徽因的康河之戀。
2、“云彩”、“彩虹”和“夢”。在我國民間流傳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據(jù)說祝英臺出嫁途中經(jīng)過梁山伯的墳墓,縱身跳入,身上的一條彩帶被人扯下升天化為彩虹。而徐志摩詩中這條有情人難成眷侶的愛情悲劇的化身“彩虹”卻又不幸被“揉碎”,更添凄美;“云”的意象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多用來表現(xiàn)飄忽無奈、不可把握的離情……“云”也是一個體現(xiàn)詩人風格的獨特意象,他曾說自己喜歡看云彩在明凈的藍天上浮游變幻?;蛟S,我們可以用這句“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以及“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寄李之問》)的詩句來體會志摩詩中“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心境。
這首詩歌寫盡了詩人的懷戀和悲傷,但通篇卻沒有使我們感到頹廢和墮落,想來應(yīng)該是
詩人還有希望在,聯(lián)想到詩人旅歐3月,給陸曉曼的書信竟有百封,可以看出,徐志摩的理智在告訴自己,即便生活中自己得到的僅僅是一只甜檸檬,那也是自己最好的最應(yīng)珍惜的所有,告別過去,告別虛幻,珍視現(xiàn)在,珍視所有,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從這首詩歌當中真正應(yīng)該體悟到的真諦!
參考文獻
[1] 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傳》,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
[2] 央北:《徐志摩詩傳:當愛已成往事》,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3] 朱熹:《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9。
欄目分類
- 壯族非遺文化融入高職美術(shù)教育的路徑探索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shè)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與當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的視角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yīng)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