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臺灣同性題材影片的突破:超越同性語境 ——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為例

作者:賈珊來源:《視聽》日期:2020-03-02人氣:4360

電影是社會生活的藝術式的表達與呈現(xiàn),臺灣同志題材電影的出現(xiàn)也是臺灣同志追求平權運動的影像化映射。自1986年臺灣導演虞戡平拍攝的《孽子》開始,同志題材逐漸出現(xiàn)。該題材影片與臺灣青春片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說是臺灣愛情文藝片在表達特殊情感經(jīng)驗的基礎上的一種演變。在臺灣新電影運動中確立了一種重要的敘事主題——個人或是自我主體的成長經(jīng)驗,創(chuàng)作者去探索自我個體的社會特征,這種社會特征受社會,文化,媒體的影響很大,有一定的探索價值。并且在當時政治的局勢之下,臺灣民眾面對的最大的問題便是身份認同的問題,同志題材影片也將民眾對自我身份的認同的困惑和懷疑、焦慮埋藏在故事背后。臺灣同志題材影片與青春片并駕齊驅(qū),成為臺灣電影走出低估的先鋒力量。

隨著臺灣同志電影的逐漸發(fā)展,無論是影片題材上或是影片的主題內(nèi)涵的表達中都使觀眾感受到視角及心理接受上的疲軟和乏味狀態(tài),同志題材影片的創(chuàng)作動力明顯不足。臺灣電影創(chuàng)作者亟待改變這樣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為該題材影片開拓新的創(chuàng)作空間。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是臺灣導演徐譽庭創(chuàng)作的一部現(xiàn)實題材的電影,影片關照同性戀群體,以一個同妻家庭中人們所經(jīng)歷的情感的掙扎、撕裂的背叛、靈魂的寬恕為縮影,去探討倫理與道德,同性與異性,真愛與家庭的關系,去展現(xiàn)在華人社會中同志文化與東方傳統(tǒng)思想的碰撞。影片以劉三蓮和宋正遠的二子宋呈希的視角展開敘述,新穎的敘述視角讓故事及情感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電影通過精湛的蒙太奇的使用和宋呈希的獨白,講述了:同妻劉三蓮得知自己丈夫宋正遠是同性戀,并且宋正遠死后保險受益人是高裕杰后的崩潰抽離;宋正遠和高裕杰之間的真摯的同性真愛;宋呈希在迷惘和叛逆之下尋找父親背叛家庭的真相。影片不再走老套的“以愛之名”的溫情路線,而是由一場保險金所引發(fā)的鬧劇為開端帶我們走進故事,走進他們的生活。影片更注重詮釋同性戀情感狀態(tài)對家庭的影響,在主題的表達上已經(jīng)超越了同性的語境,尋愛和釋恨,探討人性的善良和救贖。

一、兒童視角下的語境突破

電影從宋呈希的獨白出發(fā),穿插充滿孩子情緒的涂鴉,導演這種新穎的嘗試,將影片營造出一種輕喜劇的氛圍,不僅可以完成對社會同志議題探討的任務,而且試著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放下對同志文化固有的偏見與批判,用理解與寬恕給每個人的靈魂找一個出口。故事從宋正遠去世的第95天開始,劉三蓮帶著宋呈希來到高裕杰的家討要宋正遠的保險金,這是電影的主線,故事以此為時間節(jié)點,切碎故事的順序,用插敘讓大量碎片化的片段構成完整的情感故事。宋呈希來到高裕杰的家,在和高裕杰的相處之中,宋呈希感受到高裕杰放蕩不羈的背后的溫情,親眼看到為了給父親治病還不上高利貸而被打,在父親去世的第100天高裕杰努力完成他和宋正遠的話劇夢想。宋正遠和高裕杰親密的畫面,總是充滿他糟亂的涂鴉,他也有他心中的掙扎與困惑,導演用這種方式來反思,同性者形婚行為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

二、被形婚的釋恨與救贖

潑辣毒舌又視財如命,敏感脆弱又卑微隱忍。導演向觀眾呈現(xiàn)劉三蓮這個人物時,巧妙而又高明。作為沒有得到過同性戀丈夫的真愛并且被丈夫拋棄的同妻,明明她才是最值得憐憫的受害者,然而影片卻費了很大的力氣去“誤導”觀眾,通過展現(xiàn)劉三蓮的種種負面行為去貶低她的形象,從而憐憫高裕杰,使同性之間的感情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陀^地看,劉三蓮其實是一個極具傳統(tǒng)東方特點的女性,她努力承擔著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戀后,依舊想要極力挽救這個家庭,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她愿意委曲求全。表面貪財為了保險金的庸俗婦人終于在心理醫(yī)生面前,心理防線崩塌了,其實她最在意的,是她深愛過的男人竟然從來沒有愛過她。導演對劉三蓮有個細節(jié)的處理,她三次經(jīng)過神靈廟前,第一次她生氣的直跺腳,第二次她虔誠的跪拜,希望還有一絲轉(zhuǎn)機,第三次,在現(xiàn)實的打擊之下她哭著控訴命運的不公,她問菩薩她到底是什么命,一個好人怎么要承受這樣的“不公”。導演用特寫鏡頭正面拍攝她崩潰的神情,劉三蓮努力扮演著堅強,卻在一瞬間精神垮塌。電影像是打太極一樣迂回的去闡述現(xiàn)實問題:異性戀不理解同性戀,同性戀在社會的輿論壓力之下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家庭的壓力之下選擇形婚、騙婚,然而無愛的家庭必然對異性戀者進行傷害和反噬,最終造成悲劇。對與錯之間,傷害與被傷害之間,值得我們?nèi)ダ斫夂退伎?。電影把愛情、家庭、倫理、金錢放在一起,使這些表象的東西糾纏撕扯,讓發(fā)自人心底的善意和良知,去觸動我們。

三、同志題材的堅守關照

高裕杰和宋正遠的同性愛情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情感。兩個人的愛情的敘述是由阿杰的回憶完成的,不得不說,每一次插敘時的時空轉(zhuǎn)換,導演都設計的極為巧妙,合理的調(diào)度安排使阿杰在回憶與現(xiàn)實之間徘徊。兩個男人的情感展現(xiàn)多是在阿杰家那個密閉的空間完成的,凌亂的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都還有著宋正遠的痕跡,阿杰還保留著宋正遠生前看過的書,穿過的衣服,會在突然睡醒時發(fā)瘋一樣跑去買宋正遠最愛吃的小籠包并送到他曾住過的病床前,才猛然清醒,意識到最愛的人已經(jīng)不在了。這些細節(jié)足以見證阿杰將宋正遠愛到自己的血肉里骨子里。他的心連帶著他身體的每一根神經(jīng),都在他永遠的失去宋正遠之后撕心裂肺般的痛著。而宋正遠也因為對阿杰的愛,在他生命為數(shù)不多的日子里,拋棄家庭,和他最愛的人在一起。導演在表現(xiàn)他們愛情的很多細節(jié)上處理的極為睿智。阿杰在宋正遠死后的第一百天拼盡全力完成宋正遠的話劇夢想,也是一個最溫柔的愛情隱喻。同性戀作為電影的一個敏感母題,并不是導演用來賣座的噱頭,而是導演想通過這樣一個糾結、諷刺、而又尖銳的故事,將那顆被社會輿論和傳統(tǒng)思想按壓著的頭顱抬起來,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分真實的感情。

首觀影片,電影畫面除了極具臺灣風格之外,對于色彩的應用不禁讓我想起了王家衛(wèi)導演的《春光乍泄》,兩部電影題材相似,色彩風格如出一轍,也許導演正是利用這種方式向王家衛(wèi)導演致敬。對于宋正遠,導演一直沒有過多的正面拍攝,畢竟他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然而導演不想把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集中在個體身上,導演想表現(xiàn)的是一個群像,是形婚造成傷害的社會問題,所以對宋正遠的模糊化處理也是影片的最好安排。

原諒與寬恕,才是電影真正想表達的。影片的末尾,當話劇結束時,最怕兒子是同性戀的高裕杰的年邁母親捧著一束鮮花走進來,她接受了自己的兒子是個同性戀的事實;劉三蓮看到拼命在舞臺上演出的阿杰,聯(lián)想阿杰為宋正遠所做的種種,也在一瞬間明白理解了這份感情,并且和兒子宋呈希達成和解。導演刻意削弱了父權,通過柔軟的母性傳達諒解與寬容。導演一改以往同性電影的陰郁風格,開拓一種超越同性語境的表達方式,借笑中帶淚的輕喜劇的形式,用一種委婉平和的方式完成了倫理與道德,同性與異性,真愛與家庭的議題的和解。


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xf/9501.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