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適應問題應對措施
當外界環(huán)境變化時,個體會通過調節(jié)自身應對方式以適應環(huán)境和生活的變化需求,有研究表明,個體適應能力越強,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高校新生作為特殊群體,正值個體發(fā)展階段的斷乳期,若出現適應問題,將會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1],而出現適應問題的新生群體更容易產生空虛、焦慮、抑郁、孤獨等適應不良的負性情緒,導致人際關系沖突、學習問題和情緒情感等問題,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一新生適應問題主要影響因素
(一)環(huán)境變化
大一新生剛入學時,由于理想中對于大學生活的期待與現實情況有偏差,一系列落差可能會引發(fā)心理困擾,導致心理危機的產生[2]。生活環(huán)境變化是大一新生首先面臨的改變,大部分學生在大學從未離開家庭來到新的陌生環(huán)境獨立生活,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和家庭的保護之下,生活內容和方式較為單一,大部分從未遭受過大的生活挫折,許多學生在大學入學初期無法快速融入校園環(huán)境,無法接受由家庭的中心角色向校園的普通學生角色的轉變,更有些學生自理能力欠缺,獨自生活能力較差,可能會無法適應大學生活,導致大一新生因此容易出現新生適應不良等問題。
(二)學習問題
學習問題也是新生入學后容易產生的適應問題。一些學生對于大學的學習方式無法適應,由于高中主要是以被動接受基礎文化知識為主,學習時間和方法較為固定,而大學學習則更多是主動去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時間分配,更注重全面的素質培養(yǎng),更加考驗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容易讓其產生對學習方式方法不能適應而產生挫折,學習動機不足,產生迷??仗摰男睦?,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進而產生學習緊張、焦慮和學習壓力等問題。
(三)個人情緒問題
大一新生的個人情緒波動也會影響其適應能力。部分新生由于之前缺乏生活歷練,缺乏獨立思考,同時在新環(huán)境中面臨人際交往的挑戰(zhàn),可能會有人際關系緊張等矛盾問題,容易讓新生出現情緒波動,這些種種原因都可能會導致其產生人際關系失調問題和恐慌、焦慮等情緒。
二、大一新生適應問題應對措施
(一)個人角度
首先是正確評價自己。辯證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會接納自身,接受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異客觀面對,對于產生的問題換一個角度辯證看待,正確看待自身,將注意力放在如何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逐步改正缺點上,更能讓大學新生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
第二是改變學習方式方法,培養(yǎng)時間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大一新生對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應有初步的了解和思考,并根據自身規(guī)劃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轉變以往被動學習的方式,正確面對學習壓力,積極主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合理制定學習計劃。
第三是進行角色轉變,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適應大學環(huán)境,熟悉校園,積極主動開展人際交往,擴大自己的人際圈,學會從他人角度理解問題,避免出現人際交往方面的矛盾。社會支持理論曾指出,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都渴望被其他人理解、尊重和支持,因此社會支持中適當的人際交往能夠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3],大學新生獲得的社會支持資源越多,他的適應能力就會越強,更好保持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協(xié)調和穩(wěn)定。同時新生還要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培養(yǎng)自身興趣愛好,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學校角度
學校需要重視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學??梢葬槍Υ髮W新生容易產生的適應性問題,開展形式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工作,例如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工具,例如微信、微博等方式定期推送提升適應能力知識文章,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
其次是重視心理委員的培養(yǎng)。在新生班級中設置心理委員并對其定期進行心理知識培訓,通過朋輩互助的方式提高新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從而提升新生的適應能力。
第三是有針對性對新生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有研究指出,對于新生開展適應性團體輔導,能夠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時能夠促進新生內部的群體氛圍,提高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讓新生在新的班級和宿舍群體中找到歸屬感,幫助其更好的認識自我和情緒調節(jié),改善人際交往問題,從而提高新生的適應能力[4]。
第四是舉辦形式多樣的培訓和講座,對于學生比較關注的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學習方法等問題開展主題講座,為新生提供提高適應能力的可操作方法,通過多種方式改善大一新生由于適應不良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三、結語
大一新生初入大學校園,離開原有熟悉環(huán)境,其社會角色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對于新生來說既是機會,又是挑戰(zhàn),因此會有部分學生出現心理適應問題。提高大學新生入學后的適應能力,需要采取多方面舉措來對大學新生進行信息引導、宣傳和教育,同時激發(fā)學生個體的主體能動性,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和心理韌性,更好融入大學校園生活。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