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化學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但是課堂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能讓學生更主動、更高效、更富有個性的學習。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試想,當化學教師剛剛走進教室,學生們便如臨大敵、戰(zhàn)戰(zhàn)兢兢,那么這樣的課堂,學生是無法順利的融入到化學世界。比如,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在講分子和原子一節(jié)內(nèi)容時會先從外出游玩拍照把美好收進照片,引出如果我們把身邊事物放大又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在一步步的放大中展示出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再講授分子的基本特征,并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列舉生活實例,其他同學說出其對應的分子基本特征,在學生的自主問答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入地理解,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應充分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上。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上,引導學生的思維過程上,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引導者,建立一個平等交往與對話的空間,一個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美好歷程,這樣的課堂里,學生能夠從被動的記憶者轉變?yōu)橹R的積極探究者。
二、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初中化學的教學內(nèi)容,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比如在講到高錳酸鉀制氧氣這一節(jié)時,我會先以“我給家人做道菜”為例分析整個做菜的流程:選材、做法、廚具、過程、品嘗、提出意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類比做菜說出需要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藥品、原理、裝置、步驟、檢驗、注意事項等方面的知識。在學生討論探究和教師補充完善后,讓學生上臺演示這個實驗,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提示輔助下完成實驗,既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了實驗過程又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式回顧,對實驗細節(jié)有更深刻的理解。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點,把生活的體驗帶入課堂,充分利用教材與生活及身邊的事件等實踐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到學習化學就是體驗生活,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
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現(xiàn)在的中考壓力下,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比較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解答問題時,很容易站在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就產(chǎn)生了師生之間思維上的“不平等”。處于同一個學齡階段的學生,無論在思維廣度,還是思維深度上都更加接近,因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通過合作學習互解疑難。教師可以在習題課上引導學生以討論、爭論、組內(nèi)研究、組間合作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學習,再根據(jù)各組討論情況適當獎懲,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提升學習熱情和集體榮譽感。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更容易暴露出學生學習新知識上共性的思維障礙,讓教師在講解時更有針對性,所以培養(yǎng)學生們內(nèi)部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至關重要。
四、以教師的“無為”造就學生“有為”
古人云:“學貴自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所謂無思則無惑,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如何引領學生的思路,循序漸進的讓學生產(chǎn)生問題再解決困惑?如在講授水的凈化的內(nèi)容時,向學生拋出“假如你是魯濱遜流落到荒島,那么你如何在自然界中獲得潔凈的水來飲用呢?”,在學生說出沉淀、過濾等方法后,繼續(xù)提問那你現(xiàn)在得到的水是干凈的水了么?它還可能含有那些雜質呢?學生說出色素、異味、細菌等,教師追問:那我們該如何除掉這些雜質呢?在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提出閱讀課本內(nèi)容討論總結出水的凈化方法有哪些,分別除去了哪類雜質,并對他們的凈水級別進行排序。在各小組分塊展示討論成果后,教師進行適當補充和點評。播放實驗室過濾操作實驗視頻,并針對該實驗提出幾點常見問題,讓學生討論總結并展示結果。這種貌似教師“無為”教學方式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花更大的精力,把“講什么?”“怎么講?”“怎么在教學中巧妙的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在思索中學習”,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之后提出新的問題,充分融入到課堂。在學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見解及困惑在解決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以自主學習為基礎學會交往互動,提高課堂的參與性,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是學生求知過程中的啟發(fā)者和引導者,我們要隨時給學生以鼓勵和指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傳授,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不斷優(yōu)化教師的主導作用,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輕松快樂學習知識。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