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實踐探索—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實用文書與公文處理”課程為例
一、堅持發(fā)展理念,更新教學模式,滲透“思政”元素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授課模式具有知識系統(tǒng)性強、教學效率較高等特點,但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存在嚴重缺陷。因此,將不同教學方式如何有機結合,讓學生掌握方法、培養(yǎng)能力,也了解了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這是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筆者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嘗試將“思政”元素沉浸性融入教學中,積極探索通識課程的育人內涵,實現文化鑄魂育人。
在通識課程《實用文書與公文處理》教學中,筆者結合熱點時事的公文潤物細無聲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的通知》中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緬懷與悼念;在案例剖析中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構筑牢固的思想防線:由周恩來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說開去……;在“榮譽體系”案例剖析中結合本?!罢\信考試”承諾書的撰寫傳統(tǒng),進行了有儀式感的“誠信考試諾言”活動,并用鏡頭記錄與見證美好而莊嚴的大學時光!在擬寫《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教學中開展如何讓人們吃上放心奶的“頭腦風暴”;開展“三分鐘演講,向陽生活”的活動;制作簡報或撰寫通訊:抗疫,在行動;寫給抗疫工作者的一封信……;課堂討論主題:假如我能穿越;從“外交天團”發(fā)言中,我發(fā)現了/意識到了/學習到了……厲害了,我的國!以此來喚醒學生的生命生涯意識與國民主人翁責任感,以勵其志,育彰其行。
在“四個回歸”主旨下,筆者采用研討、案例、互動、實踐等教學模式來促動“課程思政”有活力、接地氣,從專業(yè)知識后面的人文故事著手,講科學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家國情懷、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與責任等,注重改善學生的態(tài)度與學習行為、激活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發(fā)展獨立個性,實現價值引領、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統(tǒng)一,最終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聚焦課堂內外,加強過程與能力考核,實現學生學業(yè)合理的“增負提效”。
通識課程實行綜合考核,加強過程管理與考核。采用筆試、口試、答辯、測驗、論文、報告等多形式,平時測試、作業(yè)測評、課外閱讀、社會實踐等多階段,作品、課堂實訓、課堂討論、社會調查、競賽等多類型考核方式,過程考核成績占總評成績比例≥30%。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拓展其深度與廣度。筆者對《實用文書與公文處理》考核中占比最多的作業(yè)“開動腦筋”,力爭有效鞏固與穩(wěn)步提升相結合,列出多種作業(yè)形式;學生根據專業(yè)特點與興趣愛好自主“點餐”!
比如參加了挑戰(zhàn)杯、互聯(lián)網+、演講(辯論)比賽或戲劇表演等,或參加校報、學生會等多次撰寫、處理文書活動的,請就其過程,寫下不少于300字的總結:開始存在什么困難,如何克服,發(fā)現了哪些技能或能力;發(fā)現了什么、認識到什么、明白了什么,接下來有何打算……此作業(yè)既體現了學科的綜合性、實用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重復性作業(yè)的壓力、同時可以從不同視角促動學生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比如開展“大二視角撰寫大四簡歷”及模擬面試活動來促動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比如在學習名片與請柬內容時開展“假如,今天是十年同學會”的會務活動;在學習悼詞、墓志銘等內容時通過“假如今天參加自己的追悼會……撰寫自己的墓志銘……”等活動以終為始來喚醒學生的生命生涯意識;在“序和跋”內容時,開展“撰寫人生這本書”活動,以“生命線”為線索,有效“整理”過去并“思考”未來!
把學習落到實處。針對公文處理一章進行角色扮演與視頻拍攝。創(chuàng)設場景(學生自己編寫劇本,教師指導),學生扮演角色拍攝,體驗公文處理的類真實情境,使學生樂學并明晰公文處理流程;針對調查報告的學習是讓學生組建小組團隊,選定題目,進行問卷調研,撰寫報告,小組匯報,教師點評。根據小組提交分工名單給定個人成績,還可提交調查計劃、某次會議記錄/會議紀要(配參會照片)、團隊LOGO圖(隊名、隊歌或口號、團隊意向圖或標識等)、團隊角色及個人體悟、團隊成長經驗等;此作業(yè)最耗時耗力,收獲也最大!比如立足校園的餐飲調查、周邊環(huán)境治理等調研已反饋給學校,其中食堂整改、增設飲水機、修建校外天橋等意見已逐步落實!很多以作業(yè)為藍本的挑戰(zhàn)杯作品已參賽并獲獎!
綜上,課程思政建設,不是“去知識化”,是優(yōu)化課程設置、修訂教材、完善課堂設計、加強管理考核等,是深挖課程“思政”元素、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品行與品味,“全課程育人”理念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