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浪花”——《大學書法》教學的實踐與體悟
一、書法教學的核心使命
如把中華五千年薪火相傳的傳統(tǒng)文化,喻作奔流不息的哺育中華民族崛起繁洐的長河,其中較“活潑有趣”并極具表現(xiàn)張力的“浪花”,那就是中國書法。歷經千年歲月更迭,中國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和精神載體,在不斷的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繼承,從而造就了世界民族文字符號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承載基因和表現(xiàn)形式。2015年,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書贈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善若水”條幅,就是中國書法。
書法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歷史、美學諸方面。大學生學習書法,能夠增長知識,收到知識與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從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激發(fā)愛國熱情。接受書法教育的學生能培養(yǎng)自己的協(xié)調和自控能力,為學習其他學科,掌握其他技能打下一個良好基礎,亦即書法這顆閃耀著傳統(tǒng)文化光輝的明星在素質教育的天宇中璀璨依然。
既如此,如何在極為有限的學時讓大學生(特別是零基礎的學生)對該門課程有所“頓悟”,讓學生在書法藝術殿堂外徘徊后能略窺門徑進而入門并終身不斷深造,或對書法具備基本的審美觀。自古至今,始終有一個命題纏繞著書法教育者與書法學習者,以毛筆為工具書寫漢字的書法教育,最為核心的使命是什么?是書寫技能還是書法藝術審美?還是其他什么內容?
先關注古代書法教育的“核心使命”。書法的“高等教育”可追溯到古代的“書學”,自西晉始。就開設的課程而言,唐代書學開設《孝經》和《論語》,宋代書學開設《論語》和《孟子》,唐宋兩代書學都開設了有關文字學的課程。就文字學課程,唐代書學開設了《石體三經書》、《字林》、《三蒼》,宋代書學開設了《字說》《博雅》??梢姇ㄊ飞蠈ψ謱W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字學教育是書學教育最為主要的內容。高校的書法教育核心不應離開文化傳承,在提高受教育者書寫技能的同時,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高雅的書法審美蘊含其中,讓書法教育成為傳承文脈的重要方式,使大學生明白書法最根本的支撐力是自身的審美境界與文化素養(yǎng)。
二、書寫的教學模式
面對浩如煙海的優(yōu)秀法帖,教學目標應該是能夠體現(xiàn)將漢字書寫提升到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如此,行之有效的教學思路是要注重教育學生“入古”,直接向歷代名家學習,這樣學習目標才會高遠,書藝才有更大的拓展空間,碑帖齊下,用碑強骨,用帖養(yǎng)氣;同時注重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提倡閱讀中國古文,所謂三分讀,兩分看,一分寫。
能否很好的解讀法帖,直接決定著學習的成效。但要注意選帖,不能盲目,要學會辨別高低雅俗,切勿隨大流,落入俗套。
筆者主張習字不妨從趙字入門。
首先,元代的趙孟頫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大家,博學胸闊,字含其美,篆、隸、行、草、楷諸書冠絕一時。其次,承上啟下。趙孟頫一生遍學晉唐名家書法,特別是二王的書法,憑借超人的天賦創(chuàng)造出遒勁蘊藉的個人書法風格,楷書被后人尊稱為趙體,把書法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趙體書法之風骨、氣韻、厚美,是值得后人追慕的。作為書法通識教育的職業(yè)院校,法帖選擇趙字,因其法度全而易上手,因其風韻古而顯高雅,自是一條學書的坦途。這就提出了新的問題:如何理解用筆的“千古不易”?
三、“千古不易”的筆法教學
書法藝術的技法核心當是筆法,古人對此多有描述。唐褚遂良語:用筆當如印印泥。何謂如印印泥?早于褚遂良一百三十年的南朝的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巧言切狀,如印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介”。劉勰是在講文辭,是指不加雕刻削刮,而詳盡地造出細微之形。褚遂良引用于談筆法,是說筆法的比喻義。
現(xiàn)在的書法教材講“永字八法”: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豎為弩,用力也;鉤為趯,跳貌,與躍同;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fā);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捺為磔,筆鋒開張也。筆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采取以永字八法為線索,結合筆陣圖,歐陽詢八法內容講授筆法,耗時較多,效果不太理想。現(xiàn)結合趙孟頫《三門記》等字帖用“截”、 “拽”二字講筆法,感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現(xiàn)略加表述。
截、拽源于唐書法家李華之《二字訣》:“夫六藝中,此為難事(即書法為難事,筆者注)…予有二字之訣,至神之方,所謂截拽也”。簡言之,《二字訣》用“截”概括起筆與收筆,包含有轉、折的含義;用“拽”字形象的說明行筆。筆畫的起筆,極為重要,古人認為逆起筆最易得勢,須藏鋒,應欲左先右,欲下先上。
接著用筆畫的起收筆分類,將筆畫分類為“頓起頓收式”、“頓起頓收式”、“頓起尖收式”、“尖起頓收式”、“尖起尖收式”,加上微縮式(如點)、組合式(如折)、映帶式三種變化。這樣講授,短時間易讓學習者入門,收到學生學有所獲的教學效果。
綜上,隨著師生書法學習實踐的不斷深入,教學相長,師生對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就會越強,對書法的老辣之美、剛健之美、豐滿圓潤之美等等的鑒賞能力也會發(fā)生質的飛躍。面臨知識結構全面,無太大學業(yè)壓力,身體與精力也是人生最好的練書法時光的大學生,如教師能從核心使命出發(fā),多思多想,就能開設并上好既有提高書寫水平及藝術審美的實際需要,也有抽象的文化精神塑造作用的高校通識類書法課程。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