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山水”之間——高考文言文復習策略淺析

作者:司赟璋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8-23人氣:1476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我想借用這一說法,談談高考文言文復習策略,先說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學生高考文言文復習的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實所謂的“山水”就是指學生在高考文言文復習初始階段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以及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和文言翻譯等。在高考文言文復習初始階段,學生沒有將中學階段所有的課本文言知識前后對照,梳理整合,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他們只能就題論題,沒有辦法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體系,這就是所謂的復習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舉例來說,在《鴻門宴》一文中, “謝”字的用法有以下三種:一是“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其中的“謝”字是謝罪之意;二是“乃令張良留謝”,其中的“謝”字是辭別之意;三是“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其中的“謝”字是道謝之意。對于這樣的一詞多義,即便是出現(xiàn)在同一篇課文內,如果沒有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結合具體的語境,學生還是就字論字,不能形成有效的比對,正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學生高考文言文復習的第一階段,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務必使學生將中學階段的所有文言知識前后對照,梳理整合,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對所學課本知識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體系。在完成這一階段的課本文言知識整合之后,就進入到文言文復習的第二階段,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
所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是指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文言復習過程中,雖然在前一階段完成了課本文言知識的整合,但是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識遷移,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文言復習過程中,雖然在第二階段完成了課本文言知識的整合,但是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識遷移,處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比如,在《荊軻刺秦王》一文中,“函封之”的“函”字是用盒子,是名詞作狀語;在《伶官傳序》一文中,“函梁君臣之首” 的“函”字是裝,是名詞作動詞。學生不能辨明名詞作狀語和名詞作動詞的區(qū)別,因此必須使學生明白,判斷文言文名詞作狀語的關鍵是看活用的加點字后面有沒有動詞,如果有,那么加點字(一般是名詞)就是修飾動詞的狀語,如上文所舉“函封之”的加點“函”字后面有動詞“封”字,因此可以判定“函”字是名詞作狀語;而判斷文言文名詞作動詞的關鍵也是看活用的加點字后面有沒有動詞,如果沒有,那么加點字(一般是名詞)就直接充當動詞,如上文所舉“函梁君臣之首” 的“函”字后面沒有動詞,因此可以判定“函”字是名詞作動詞。
在文言文復習的第三階段,即“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在完成課本文言知識的整合的基礎上,對知識形成了有效的知識遷移。比如在《荊軻刺秦王》一文中,“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是名詞作動詞,譯為“穿白衣戴白帽”。而在課外文言文《南史•卷十五》一文中,“道濟乃命軍士悉甲,身白服輿,徐出外圍。魏軍懼有伏,不敢逼,乃歸”中的“身白服輿”譯為“(檀道濟)親自穿白色的衣服乘車”,但在學生的翻譯中,因為考慮到檀道濟唱了一出“空城計”突圍,所以學生雖然知道“白服”是名詞作動詞,但在翻譯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翻譯成了“士兵們脫下了白色的衣服”。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是學生基于自身理解,認為既然要唱“空城計”,因而士兵必須脫下了白色的衣服。出錯的學生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白服”之前的“身”是名詞作狀語,譯為“親身”,省略的主語是“檀道
濟”,更何況,“白服”之后的“輿”字和“白服”一樣,亦是名詞作動詞,譯為“乘車”,在軍隊中,能乘車的自然不會是士兵,而是將領。綜合以上因素,“身白服輿”的只能是檀道濟而非士兵,他這樣做的目的,應該有二,其一是迷惑敵人,以利突圍;其二是鼓舞士氣,穩(wěn)定軍心。正如上文所述,在這一階段,學生在完成課本文言知識的整合的基礎上,對知識形成了有效的知識遷移,而且必須是正遷移,這樣才能做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以上三個階段是筆者對于高考文言文復習策略的淺薄之見,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同仁不吝指出,以期我的更正和進步。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