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融情于屋,抒情以物,解讀項脊軒志

作者:王樹君來源:《文學(xué)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氣:2705

一、解讀文章背景

要做到很好的解讀一篇古文,一定要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寫作背景,這是很重要的,解讀《項脊軒志》同樣也是如此。首先,從歸有光的出身說起。歸有光出生在明朝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墒遣⒉皇撬械臅汩T第都是富裕、衣食無憂的,而歸有光所出生的書香之家便是這么一個貧寒的讀書世家,雖然家里幾代人多讀書,卻多是落第之人,很少有出仕為官的,其父也是一個窮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歸有光自小發(fā)奮讀書,立志“學(xué)得文武藝,賣于帝王家”【1】。可當(dāng)時科舉黑暗,很重視門閥出身,科舉舞弊也十分嚴(yán)重,歸有光雖發(fā)奮讀書,卻屢屢落第,直至其三十五歲才得以中舉人。在中舉之后,命途依舊坎坷,連番多次參加會試,卻連連名落孫山,直到第九次參加會試時,才中了進(jìn)士,而當(dāng)時,歸有光已年至六十。

歸有光幼年喪母,中年喪妻。幼年、中年親人的離去在他本來就坎坷的科舉仕途命運上更加了一層霜,而親情的喪失對歸有光的打擊更為殘酷。面對人生的困頓、磨難,每人的應(yīng)對方式都不一樣,或許,歸有光沒有屈原那灑在汨羅江里的悲憤,也沒有杜甫樣的憂心忡忡。不怨天,不尤人的褪去了自己一身的怨氣和不平,回歸到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像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農(nóng),訴說著自己回憶里的點點滴滴,正是這樣一個人,寫出的《項脊軒志》才能在平淡中至情至性,才能在文中無一處抒情,而又處處抒情,讓幾百年來的讀者都能從中讀出那份親情的感動【2】。

二、解讀《項脊軒志》

文章的第一句“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就指明了項脊軒是一所陋室,這和劉禹錫的“陋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歸有光極善于把情感融會在文章樸實的記事和對景物的描寫中,歸有光的其它散文中也多能體現(xiàn)出這個特點,他善于記述生活中瑣碎的事情,在《項脊軒志》中尤其如此。如“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向北,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或許初讀來,你會覺得這能是一篇散文大家寫出的文章么?根本就像一個普通的老農(nóng)在和你拉家?!?】。但是,再多讀幾遍,就能體會出其中特殊的韻味。歸有光對老屋的記憶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瑣碎,可這正是溫情的所在之處,親情、溫情不會出現(xiàn)在轟轟烈烈之中,只存在于這些點點滴滴的瑣碎中,歸有光正因為深刻懂得這一點,才能在這簡單的幾句話中就把自己對老屋的記憶和感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歸有光寫到的“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向北,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焙孟窬拖駳w有光對屋子的抱怨,其實不然,可以想象,若沒有深刻的記憶,沒有深厚的感情,歸有光怎么可能對老屋的回憶如此清晰。

而后歸有光對這所老屋子進(jìn)行了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在歸有光對老屋精心的修葺后,一個破舊的老屋竟然能“珊珊可愛”起來,其對老屋的感情和用心可見一斑。雖然這段對“項脊軒”的描寫很短,僅百余字而已,卻已經(jīng)特別生動形象的將一座老屋子的樣子描繪在了我們眼前,直至現(xiàn)在,我們讀來,都能想象出那座老屋子的情貌,想象的出歸有光修葺老屋子的情形和老屋子修葺后的“珊珊可愛”。除去作者的文筆功底不說,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歸有光在這段記敘中所融入的自己的感情。正因為有這些溫情的記憶,才能返璞歸真,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引經(jīng)據(jù)典,把敘述的文字,把對老屋情貌的記憶都回歸到自然的樸實中去,而越是這樣,才越讓人能從這段文字的樸實中體會出那些溫情,因為溫情本來就是樸實的【4】。

“項脊軒”是一座百年老屋,里面不但承載著歸有光的記憶,也承載著其家族百年來的興衰。在這里原本住著歸有光一大家的人,后來叔叔伯伯們各自分了家,把這座百年老屋分割成了好幾個院落,“東犬西吠”,分家后連狗都把原來的一家人當(dāng)成了兩家人而吠叫,從此一點便可看出其家庭的變故和衰落已至于斯。那個熱熱鬧鬧的大家庭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不再常往來的各個小院落、小屋子,而“項脊軒”便是其中的一間,也是歸有光的住所。歸有光在這所屋子里刻苦讀書,也享受溫情。有悲有喜,“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那份安然自得,那份溫情的享受和埋頭詩書的情趣。悲的是幼年喪母的痛苦、家道衰落,叔父分家的凄涼、科舉坎坷的不忿和對自己前途的憂心。其實不管是悲是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所老屋承載了歸有光的記憶里的感情,他把對“項脊軒”的情感記憶都融在了這所老屋子里,屋子里所有的陳設(shè),所有的樹木花草都飽含著他記憶里情感的點點滴滴【5】。所以,在這之中,悲喜就已經(jīng)不再重要起來,或者說已經(jīng)沒有區(qū)別了,因為不管是悲還是喜都是歸有光的感情,在這所屋子里,都是他的回憶。

如果說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對屋子的記敘描寫讓讀者體會出的是那其中的溫情,那么其對人物的描寫就是讓讀者深深感動,甚至潸然淚下了。歸有光幼年喪母,和祖母一起生活,其家世代讀書應(yīng)試科舉,卻鮮有中第,更鮮有入仕為官,所以家境貧寒,而作為讀書人的幼年歸有光便承載了家庭大多數(shù)的期待,尤其是祖母,更為如此,他的祖母對他期盼很高,希望他能高中,以光耀門楣,甚至把他家祖上的“象笏”也就是古代官員上朝時用以紀(jì)錄文字的東西給了他,對他說“他日汝當(dāng)用之?!碑?dāng)然,祖母對他除了有期盼,更給了他難得的親情【6】。已經(jīng)講到過,歸有光幼年喪母,對母愛的感受不深,甚至對母親的記憶還來自于乳娘的講述,但是這并不妨礙歸有光對母親的思念和對母愛的眷戀。“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歸有光對母愛的描述僅僅如此,可是卻已經(jīng)足夠了,其實從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雖然已經(jīng)時隔幾百年,我們這再讀到這里時,依舊深深的被打動了,母愛,用不著過多的去描繪,或許每個人都母愛的感受都不一樣,但歸有光已經(jīng)道出了其中最本質(zhì)、最原始的母愛?!皟汉??欲食乎?”多少讀者,每每讀到這里,都會情不自已,甚至流下淚水。除了祖母和母親,給歸有光親情的另一個人就是他家的乳母了,乳母是他祖母的婢女,“乳二世”,和他家感情很深,雖沒有血緣關(guān)系,卻形同一家人,歸有光缺失的一部分母愛,也由乳母替代【7】。而這個乳母也“常居于此”,所以歸有光在“項脊軒”里寄托的親情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和這個“老嫗”有關(guān)的。而我認(rèn)為,這解讀《項脊軒志》這篇文章中,“老嫗”和“大母”是兩個非常關(guān)鍵的人物,已經(jīng)提到過的是,歸有光的不幸和命途多舛沒有讓他悲憤憂忡,他的文風(fēng)反而更加樸素平和,文中最為感念的也是老屋的溫情和親情的溫暖。正是因為有了“老嫗”和“大母”這兩個親人對歸有光的照料和撫慰,才讓他得以感受到親情的美好,才讓他得以在“項脊軒”刻苦讀書卻又安然自得。甚至可以這么理解,不是《項脊軒志》塑造了“老嫗”和“大母”這兩個人物,正是這兩個人對歸有光的親情才讓他寫出了《項脊軒志》這篇文學(xué)史上的名篇【8】。

三、建立在情上的《項脊軒志》

解讀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解讀方式,而解讀《項脊軒志》我認(rèn)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情”去解讀。何為用“情”呢?就是把我們自己帶入到文章中去,帶入到歸有光中去。因為,這不僅是他的感情,這種親情和溫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绊椉管帯币膊粌H僅是歸有光的項脊軒,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項脊軒”,如果沒有感情的去解讀這篇文章,就會味同嚼蠟,絲毫讀不出這篇文章的真正內(nèi)涵和妙處。所以,要很好的解讀《項脊軒志》,從頭至尾,都要把自己的感情帶入到其中去。歸有光極善于以物抒情,《項脊軒志》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在文學(xué)史上的很多作品,都有以物抒情的方式,《項脊軒志》能夠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并且備受推崇,就在于他把這種親情和溫情完全融入到了這些生活中身邊的瑣事中去,而正是這樣才更加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因為我們對親情和溫情的感知也正是在這些生活的瑣事中。甚至讀起這篇文章來,已經(jīng)不再是單單的一篇文章,而是一份樸素卻厚重的感情。


本文來源:《文學(xué)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