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淺析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藝術

作者:田沙來源:《魅力中國》日期:2021-05-07人氣:4577

黔西南州貞豐的苗族,屬于黔東方言支系,稱為“黑族”,即黑苗,黔西南州的黑苗分別分布在貞豐、興仁、安龍縣,據(jù)悉約有六萬多的人口,他們的服飾都相對統(tǒng)一,有些只是在某部位或者是頭飾上有所區(qū)別。考查中據(jù)當?shù)剌^年長的苗族老人口述得知,當?shù)氐拿缱宕蠖喽际窃谇宄』实?、或嘉慶及咸豐、同治年間飽受戰(zhàn)亂之苦,即300年前由黔東南黃平遷徙而來,到現(xiàn)在有將近十代人的歷史,古老的服裝樣式保留到了現(xiàn)在,隨著時代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其服飾也不斷發(fā)生著變化。

一、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構造

苗族的服飾自古以來基本采用的是原材料,通過親自紡布、織造、染色和刺繡的純手工來制作的,整套服飾制作程序紛繁復雜,包括盛裝和常裝、男子服飾和婦女服飾,尤以頗為華麗出眾的婦女服飾,彰顯了苗族婦女的勞動與智慧。婦女盛裝分為上裝,下裝,頭飾,銀飾等。從款式構造上看,黔東方言的婦女服飾構造分為上裝、下裝、頭飾和銀飾。上裝是無領的交叉的無扣短衣,并且于背后系花帶,下裝則穿的是百褶裙。

(一)上裝

貞豐黑苗服飾有很多種款式。常裝,尤其是老年裝樸素簡單,沒有銀飾裝飾;年輕上裝則為綴滿銀片、銀泡、銀花的大領胸前交叉式“烏擺”或鑲嵌了精致花邊的右衽上衣,外罩有的是綢緞繡花,有的是挑花圍裙,整體五彩斑斕,看上去非常喜慶。上衣的衣襟、衣背和衣袖為裝飾部位,衣片,衣袖和胸圍等繡有龍鳳、花紋,還有幾何圖案。原本普普通通的面料經(jīng)過挑花、繡花的藝術加工而變得格外的璀璨奪目。

(二)下裝

貞豐苗族服飾中女式的盛裝一般下裝為百褶裙,裙擺用深藍色或?qū)毸{色、紫色花邊裝飾,裙擺下邊繡著孔藍四葉草圖案,象征著幸運;前圍腰繡挑花圖案,后圍腰主要以素色為主,并束以織花腰帶。穿著時前系挑花長圍腰,腰系花帶,年輕少婦色彩稍艷,老年色彩深,色彩以黑色底藍繡,顯得雍容華貴。走動時,隨風擺動的裙擺,上面的銀色裝飾在陽光下熠熠發(fā)光,搖曳生姿,楚楚動人。

(三)頭飾

貞豐黑苗女性的頭包帕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層是帶有灑須(線穗)的墨綠色土布;內(nèi)層為對三角形展開的可翻蓋的繡花布,上表層繡有花紋,翻面層為藍色布。不同年齡段的頭帕有一定區(qū)別,年長的婦女簡單些,少女的頭包帕則在下沿中間和邊緣都綴上銀泡花。銀耳墜是黔西南苗族銀飾中常見的飾品,有老式和新式的區(qū)別,耳飾上雕各種圖案。當?shù)匾恍┹^年長的婦女,耳朵戴大銀耳環(huán),她們的耳洞被拉得很長,這是由于銀耳墜太重和苗族祖先以耳長為美的緣故。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變化,以前紛繁復雜的大耳環(huán)掛在了頭包帕的內(nèi)側(cè)而不再戴于耳朵上。

(四)銀飾

銀飾是苗族婦女必不可少的裝飾品,苗族女性的最愛,素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苗族銀飾可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盛裝飾和童帽飾等。其銀飾的圖案樣式種類多,是一代代祖先的優(yōu)良傳承,由苗族專業(yè)的銀匠制作而成,獨具民族風格。銀飾種類有戒指,手鐲,銀鏈,耳環(huán)等。項圈,頭簪,凸凹有致、零星連結,手鐲或項圈制作非常講究。戴在頸部的5根花項圈也是銀質(zhì)打造,圖案以“龍鳳”為主題,大圈套小圈,掛滿胸前,呈盤圈狀。

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圖案樣式

貞豐黑苗的服飾圖案和樣式存在著個性化的特色,表現(xiàn)出極具生命力的創(chuàng)意,他們的服飾有常裝、盛裝之分,前者簡潔樸素、后者華麗莊重。服飾上豐富的圖案題材有苗族歷史人物和民間故事中的神靈、龍鳳,花草,蟲魚等,那些運用在服飾上的層次豐富的幾何圖形來自高度抽象概括了的物象。

在貞豐縣少數(shù)民族服飾中,苗族服飾的刺繡構圖講究嚴謹、對稱、協(xié)調(diào),其服飾圖案、樣式多姿多彩,其上繡以鳥獸及各種花紋圖案,構圖精細,大方美觀。服飾后背的幾何圖案是以藍色系為主的幾何圖形,外圍是不同顏色、細且長的條狀布料,兩袖的花紋圖案與后背相同,苗族服飾的各種圖案是苗族對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景物的濃縮和升華,反映了苗族同胞古往今來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雖然現(xiàn)代化服飾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依然傳承著老一輩族群的樣式,并在這一基礎上不斷地嘗試用圖案組合和色彩搭配以創(chuàng)新和豐富服飾文化,這體現(xiàn)了她們對祖先文化的認同和強烈的群體意識。

三、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的色彩特點

貞豐苗族服飾的色彩整體艷麗豐富,雖然在衣料顏色上主要偏重于藍、青、黑、紫等顏色,(黑苗用黑紫布料做底)。但在色彩表現(xiàn)上,婦女們善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來追求濃郁的色彩和服飾厚重的艷麗感。故而,使得這些對比強烈的顏色不但不會突兀,反而有種華麗莊重感。

苗族人民一直以來都有以服飾紋飾特征和色彩特點等來劃分年齡的傳統(tǒng),例如未成年人的穿著大方隨意,無太多約束;成年(青壯年)的穿著就顯得精致、莊重而有儀式感;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時期日益減少的飾品,讓她們的穿戴顯得素凈淳樸。年輕人服飾色彩鮮艷;而老年服飾花色淡而紋飾簡單,多以黑底藍繡。這似乎是苗族人們約定俗成的社會管理規(guī)則,從一定意義上,這些特殊的民族符號體現(xiàn)著他們的社會認同、強烈的團體特征和民族性格。

四、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的文化內(nèi)涵

苗族的服飾文化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其服飾的構造、不同顏色和紋飾特點,不僅用來識別種族支系,還有劃分性別、年齡和身份的作用。其中的圖案樣式,也是為了緬懷歷史和祖先的遷徙過程,據(jù)說苗族服飾的后背上融合了現(xiàn)代元素的幾何圖案代表古時城市,而江河則是用各種色彩的條紋狀圖案代表,各種花草蟲魚則代表的是田園。其中苗族服飾上的彩色蝴蝶是根據(jù)“蝴蝶媽媽楓葉歌“的故事來繡的,縱觀苗族的頭飾與上衣,都離不開”蝴蝶媽媽“這個故事,更少不了蝴蝶這一元素,還有一些特殊苗族符號,這些元素,都體現(xiàn)出苗族人對生活的直視和他們堅韌而多彩的精神世界。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苗族同胞這種獨特的審美感受來自于他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之中,黔西南苗族和各地苗族一樣大多居住在高山峽谷地段.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有著特殊的感情。貞豐黑苗的豐富的服飾文化中就飽含了這些特殊環(huán)境造就的情感因素。

五、結論

不同支系的苗族,由于生存的地域環(huán)境不同,服飾文化藝術有所不同。黔西南貞豐黑苗服飾因為當?shù)亟?jīng)濟、文化、交通等都相對封閉,變化不是很大。相較其他支系苗族,當?shù)睾诿绶椀膱D案元素較少,運用最為廣泛的要數(shù)經(jīng)過高度概括變形了的幾何圖形,各種鳥獸蟲魚、花紋等。其服飾藝術充分展現(xiàn)了黑苗同胞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技藝、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造力,既很好的傳承了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體現(xiàn)了他們對祖先的緬懷、對英雄人物的敬重和對子孫繁衍的祈福,她們將這些民族心理與文化素質(zhì),和對自然物象的感悟與理解糅合一體,巧奪天工地運用在服飾藝術上,成為一種特殊的民族符號,使其服飾藝術在多個民族中溢彩流光。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